专栏名称: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经济学术圈是经济研究平台,于2014年10月9日成立。平台主要为读者推送经典经济学术论文,发布“香樟经济学论坛”、“CEC Workshop"和学术研讨会等相关公告。希望平台能够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贡献微薄之力,感谢您的关注!
51好读  ›  专栏  ›  香樟经济学术圈

【香樟推文3418】中美技术脱钩

香樟经济学术圈  · 公众号  ·  · 2025-01-13 07:30

正文

图片来源:文言一心

文章来源:Han, P., Jiang, W. and Mei, D., 2024. Mapping U.S.–China Technology Decoupling: Policies,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cience.

原文链接:

https://pubsonline.informs.org/doi/abs/10.1287/mnsc.2022.02057

01

前言


得益于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技术融合,中国不断加速与世界先进科技创新水平的追赶脚步。但近年来,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措施不断加码,中美之间的技术脱钩现象逐渐显现。作者依托专利数据构建了对技术脱钩和依赖的刻画指标,描述了中美技术脱钩和依赖的时间演变,评估了技术脱钩对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两国政府政策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从2000年到2021年,中美技术系统的整合度总体提升,但中国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在2009年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脱钩一方面促使中国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创新产出,另一方则导致企业面临资源浪费和效率下降的挑战。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SEI)政策旨在促进中国的技术创新和自给自足,但其效果并不如预期那样导致技术脱钩,反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技术融合;相反,美国的“实体清单”政策并未成功实现技术脱钩,反而促使中国在被制裁领域及其上游领域进行了更多的独立创新,提高了创新质量。


02

技术脱钩图景


文章的第一个任务是刻画中美两国技术脱钩图景,作者通过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的专利数据,首先定义了专利引用倾向:

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何方法推导出两个关键指标:

技术脱钩(Decoupling):

技术依赖(Dependence):

图4描述了2000年至2020年间,中美技术脱钩和中国对美国的技术依赖是如何演变的。整体来看,自2000年以来中美之间的技术脱钩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两国的技术系统逐渐融合,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合作的深化。中国对美国的技术依赖在2000-2009年间显著增加,但在2010年后逐渐减少,表明中国在技术上逐步实现了自给自足,减少了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在具体科技领域中(图5),中国对美国在制药、半导体、软件和智能手机领域的依赖程度最强,但其依赖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低依赖技术则大多聚集在新兴技术领域,如神经网络、云计算和自动驾驶汽车。


03

技术脱钩与企业表现


为评估技术脱钩对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作者设定如下模型:

其中 y i,j,t 为公司 i、技术类别 j、年份 t 的绩效指标,包括创新产出(ln(1+最终批准的专利申请数量))、创新质量(相对被引强度)、TFP、ROIC和托宾Q。核心自变量是脱钩,进行了2-3期的滞后处理。因变量在公司级别,关键自变量在技术类别,作者将公司与唯一的IPC组匹配,每组最多对应20项专利。其余协变量滞后一期。γ i 为企业固定效应,γ t 为年份固定效应。


表1和表3分别报告了技术脱钩对中美两国公司表现的回归结果。表1的第1列的估计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前一年的技术脱钩的增加将促进中国企业的专利产出,而这种影响大多在两年后消失。作者提出了替代效应与互补效应,认为中国企业的替代效应强于互补效应,企业在脱钩的环境下加大了自主创新的力度,试图通过自主研发来弥补技术缺口;创新质量的系数不显著说明了创新产出的繁荣并不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第3、4列的回归结果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生产力和市场估值受到了技术脱钩的负面影响,作者认为这是由于企业资源投入增加而产出效益降低,导致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


表3的结果则显示,脱钩对美国企业的任何维度表现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因为美国在大多数技术领域仍处于领先地位,能够更好地应对技术脱钩带来的挑战。


04

技术脱钩的相应政策评估


作者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SEI)政策和美国实体清单设立为代表研究了两国政策的影响,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了SEI政策和实体清单设立对两国技术脱钩和企业表现的影响。表4报告了SEI对中国技术依赖和脱钩的影响,结果显示,SEI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中国对美国的脱钩和依赖。


表5报告了SEI政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第4、5列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其推行确实使得企业有了更好的财务表现;但第1、2列的估计系数则显示,SEI政策分别使企业创新产出和质量下降14.0%和12.6%,反映出SEI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创新。

这种政策初衷与效果相违背的现象无独有偶,表7的Panel A关于美国实体清单设立对两国之间脱钩与依赖影响的回归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制裁反而减少了相关技术领域的脱钩。作者对此的解释是,中美两国强大的经济联系和人才流动促进了双方的技术交流,美国政府很难通过严厉的措施来进行根本性的阻碍。


表9的Panel A显示,美国的制裁使得相关中国企业创新产出下降12.4%,企业创新效率的下降占样本平均值的55.1%,这表明中国在将研发转化为专利技术时依赖美国的投入,而创新质量无明显变化;第3、4列则显示,美国的制裁与公司TFP下降2.3%和ROIC下降0.99个百分点相关,但受影响的公司估值并没有显著下降,这种估值弹性可能受益于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适应性反应。


表9的Panel B报告了制裁对上下游公司业绩影响的回归结果,受制裁的上游部门与创新产出、生产率、盈利能力和焦点公司的价值下降有关(在1%的水平上都很显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下游行业的所受影响却恰恰相反,不仅在生产力和盈利能力上得到提高,而还在探索性研究上投入了更多的研发资金,并在技术上取得了更多的突破。


05

结论


本文探讨了中美技术脱钩的动态演变及其对创新和企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基于专利数据开发了技术脱钩和依赖的测量方法,发现2000年至2021年间,中美技术系统总体趋向整合,但中国对美国的技术依赖在2009年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政策和制裁对技术脱钩的影响,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SEI)政策推动了技术整合和自主创新,但未显著提升企业生产率;而美国的制裁促使中国加强自主创新,同时对被制裁企业的盈利和生产效率造成负面影响。研究指出,尽管两国在技术领域日益竞争,全球化的技术整合趋势仍然难以逆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