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不要太尊重你的孩子 ·  3 天前  
ONE文艺生活  ·  已造谣,莫辜负 ...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仪式感 ·  5 天前  
青年文摘  ·  名家笔下的冬天,迷了眼,暖了心!|青听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注孤生”白敬亭:“怼人”和“尬聊”界的一股泥石流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8-04 11:58

正文

▲《夏至未至》中的白敬亭


《夏至未至》中的陆之昂,是白敬亭第四次演高中生了。


三年前,《匆匆那年》的乔燃一角,为长相清秀的白敬亭带来了“国民校草”的头衔,也为他带来了更多青春校园题材的片约。


《旋风少女》中集学霸与暖男于一身的初原师兄,《谁的青春不迷茫》中不服传统教育管束的“学渣”高翔,都将白敬亭身上不同画风的少年感,调动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这三部作品中,白敬亭却从来没有机会诠释一名少年的“长大成人”。


直到《夏至未至》白敬亭一路把陆之昂从男孩演成了男人,“国民校草”总算迎来了“成人礼”。


《匆匆那年》的男孩

在《夏至未至》中长大了


选择出演《夏至未至》中的陆之昂,是白敬亭被团队说服后的结果。因为演了很多中学生,所以他非常抗拒青春题材。


《夏至未至》中的陆之昂本是个活泼的大男孩,母亲意外离世后,他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却更有担当的男人,最终为了替兄弟打抱不平,不仅毁了容,还锒铛入狱。


富有层次感的陆之昂,让白敬亭心动了。陆之昂在后半部剧中的境遇和性格的转变,的确赋予了白敬亭一定的表演空间。


▲《夏至未至》剧照


《夏至未至》首播当晚,因为“少年感要爆出屏幕了”,“白敬亭”和“夏至未至陆之昂”双双上了热搜。随后登上热搜的还有“白敬亭、肌肉”。


因为在剧中秀出了肱二头肌,白敬亭在健身房晒肌肉的照片被网友们迅速挖了出来——很man很爷们儿的一面,如他所愿,正在慢慢被大家看到。


当然白敬亭更希望大家看到的是剧中他的变化。其中他最得意的就是,陆之昂在书店看到傅小司的书崩溃的重场戏。拍摄之前,白敬亭一直憋着一口气,也做了很多功课。


直到实拍中,他放下一切包袱号啕大哭,那一刻他心里的大石头才彻底放下。在《夏至未至》中塑造角色的目标,他自认已经圆满达成。


当然,遗憾还是有的,比如,他希望剧中陆之昂的毁容特效妆能够更脏更惨一些,相比偶像包袱,他还是希望角色更真实。


▲《夏至未至》剧照


现实中即将迎来24岁生日的白敬亭,正迫切地想告别之前“本色演出”的标签,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被当作一个可以演绎复杂情绪的严肃的演员对待。


责任感,是他人生进阶的最大动力


白敬亭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录音系。大三时,他发现自己就读的专业有点冷门,不好就业。面对起早贪黑地开出租车为他赚学费的父亲,他很自责,开始为自己谋划新的人生。


参加《匆匆那年》的试镜成为他人生最大的转机。第一轮试镜,没有任何表演底子的他,把台词念得一塌糊涂。但片方考虑到他充满“少年感”的外形气质很难得,又给了他一次机会。不想让推荐人失望,白敬亭进步神速,最后竟然赢得了男二号的角色。


在成长过程中,白敬亭的技能养成和进阶,大约都是这个模式,如果不是兴趣驱动,他的责任感就会成为最大的动力。


比如,他考到钢琴业余十级资格证,但他并不以自己的钢琴天赋为傲,只是当父母东借西凑一万块钱买下“天价”钢琴时,他决心坚持学下去,不能让父母失望。


▲白敬亭弹钢琴


初中时,白敬亭沉迷体育和游戏,成绩很差。父母到处托关系找学校,想到父母“求爷爷告奶奶”的样子,他的自尊受到了打击,从此便一心扑在学习上。以全校倒数第二考进高中的白敬亭,最终以文科班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收入慢慢增多以后,为了报答父母,他许下了两个愿望:买车、买房。尤其是买房对他来说意义重大。身为北京人全家人却一直只能在怀柔租房子住,“不能装修,不能有感情”,这一直是他的心结。


买房的愿望终于在2016年达成了。拿到房门钥匙时,白敬亭正在剧组拍戏,父母不停地发微信给他,告诉他这房子有多好。那一刻,白敬亭特别自豪。



赚钱确实会让人产生成就感。但是在白敬亭的收入能满足自己和父母的日常生活后,他并不迷恋于此。


“他的三观真的很正。平时不抽烟也不喝酒,爱好特别阳光,就是喜欢打球,最不济就是打打游戏。”在经纪人眼里,白敬亭的纯朴,正是因为他的父母为他营造了非常健康的成长环境,不会给他灌注人穷志短的观念,也不会过度骄纵他,给予他空间去做自己的选择。


入行以来,白敬亭拒绝了很多大公司的合约。拍摄《谁的青春不迷茫》时,他在自己商业价值增值的最佳时机,推掉了所有的商演邀约,封闭拍摄了三个月。


▲《谁的青春不迷茫》中,白敬亭干净的眼神


“仅仅为了钱拍戏,我觉得我做不出来。”那段时间,白敬亭看了韩国电影《素媛》,了解到这部电影促使韩国提高了对儿童性侵犯犯罪的量刑标准,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他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即使不再是为了父母,在对待演戏这件事情上,白敬亭内心也深埋着一份与他年龄不符的责任感。他不愿轻易接自己不喜欢的角色,也不想上综艺节目博人气,好好演戏是他唯一的愿望。


但是在经纪人眼里,白敬亭过于“理想化”了。对于他的定位,经纪人曾和他产生很长一段时间的分歧。现实是,市面上好的剧本不多,就算有,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气,也未必能够争取到。慢慢意识到这点后,白敬亭才懂得,要做出一些妥协。


注孤生、高智商与怼人高手


这两年,白敬亭开始接触综艺节目。注孤生、高智商、爱怼人的段子手等迥异于原先“暖男”的人设,成为白敬亭的新标签。


白敬亭容易害羞的性格、匮乏的恋爱经历,被真人秀的“剪刀”竞相放大。


比如节目里,面对一直“撩”他的女艺人鬼鬼,白敬亭总是一副嫌弃脸。“鬼姐姐总是很刻意地跟我搭话,浪费我的时间……”如此的不解风情让粉丝担心这情商要“注孤生”了!


▲《明星大侦探》第二季最后一期,“鬼白”CP一起走红毯


事实上,白敬亭腼腆而慢热,综艺感并不强。他对于用人设换人气的意愿,也同样并不强烈。


《明星大侦探》让白敬亭因为“高智商”圈粉,也完全出乎他自己的预料。这档节目素来以“烧脑”著称,考验人的逻辑推理能力。高中时白敬亭的数学成绩就特别好,解环环相扣的方程式对他来说一点都不痛苦,反而是种乐趣。


▲《明星大侦探》中的白敬亭


此外,很多粉丝还发现白敬亭简直是“怼人”和“尬聊”界的一股泥石流。面对媒体和粉丝的“套路”,他从来都是拒绝的——


“你与陆之昂有哪些异同?”“他姓陆我姓白。”


“如果有个能预知未来的水晶球,你最想知道什么呢?”“我最想知道我多少岁脱发。”


“如果有机会想变成什么动物?”“我不想当动物,当人挺好的。”


不过,白敬亭表示他并非不尊重他人,只是“我的表达方式就是这样,如果我真的有感而发,我愿意去表达,但是如果没有的话,你不能强制性要求我按着你的套路出牌。这点我不太能接受。”


在推崇人情世故的娱乐圈,“八面玲珑”四个字,可能永远与他无缘。


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作为艺人,他可以强迫自己学着更主动、更开放、更自信,但底线是用自己的方式获得尊重和喜爱,并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做出自己都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事情。



青年文摘·彩版

摘自腾讯娱乐“娱乐生鲜”栏目

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2017年第15期《青年文摘·彩版》抢鲜看,8月6日全国上市,购买纸刊请询各地邮政报刊亭,订阅邮发代号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