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早参》周一到周五更新,
点击收听更多内容,
下载中信书院APP更佳。
职场人压力都比较大,不管是精神上的压力,还是身体上的劳累。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压力和焦虑这个问题。
在人的一生中,完全没压力的时间非常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导致压力的事件往往是些小事。堵车迟到,工作演讲,一次小小的争执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使我们产生巨大的焦虑和痛苦。
美国新生物学的领军人物布鲁斯·利普顿认为,压力源自错误的内在信念。例如,当相信你所处的环境会置你于死地时,你会感受到更强烈的压力。
不过,心理学博士亚历克斯·洛伊德在他的新书《如果记忆能修复》中却认为,压力的根源不是信念,而是比信念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们的记忆。
每一种信念都是我们对某个问题的累积记忆的一种解释,而消极记忆占的比重非常大。
因此,即使我们对某个问题有99段积极或中性的记忆,如果在一次经历中有消极的记忆,我们仍然很容易对这个问题产生消极的信念,从而形成压力。
我们会觉得无力影响或者改变自己的状况,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摆脱这种压力,直到尝试变成一种折磨,于是我们自暴自弃,无助感随之而来。
压力大,不只是每个人经常挂在口头的抱怨,也存在着真正的危险。
当我们很努力也一直达不到某个很高的目标时,如果我们调整不了沮丧萎靡的心情,继续做无用的投入,无止境地消耗自己又不肯放弃目标,压力就会升级成抑郁。而压力的极端后果,可能是猝死或自杀。
那么如何自我调整,来给自己解解压呢?
有一本新书叫《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就解答了这个问题,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
他在书中总结了几个方法:
一、自我调节
• 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你难过的时候,尝试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方面。
• 心烦意乱时进行渐进式放松:打断自己烦乱的想法,这样就不会失控。
• 设定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来降低痛苦:比如,如果你因为某个同事的行为而烦躁,与其回避他,不如设定一个目标,不去关注他的个人特质,而是和他一起做一个你们可以合作的小项目。
• 确定最佳清醒时间:关注自己的生物钟,在最清醒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
• 善待自己:压力过大的人会严厉地批评自己,并认为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他们自己。不要只关注自己的不足,要客观地肯定自己的优势。
二、创造“更好的自己”
“更好的自己”是通过想象并努力实现个人目标。
在塑造“更好的自己”的过程中,选择一些你认为现实的、相关的、你能坚持一段时间的活动。
一次挫折或一次严峻的挑战可能会阻碍你的进步。提醒自己,最终的评判者是你自己。只要你全力以赴,一个“更好的自己” 就会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