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资家
投资家网(www.investorscn.com)是国内知名的资本与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聚集数百万优秀创业者、资深PE/VC、投资银行家、上市公司及实业高管、专家学者等,致力于构建起资本、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生态服务体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写材料搭框架填内容速查模板96个+常用词句2 ... ·  8 小时前  
出彩写作  ·  一个笔杆子的习惯里,藏着他的进步空间 ·  昨天  
出彩写作  ·  经验交流——文稿起草要做到“四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资家

又一美妆电商巨头,彻底凉凉

投资家  · 公众号  ·  · 2024-11-12 19:02

正文

作者 | 信瀚
来源 | 正商参阅(ID:zhengshangcanyue)


官网空空如也, APP 功能残缺不全……

近日,承载亿万少女美妆梦的 “中国第一美妆电商平台”聚美优品,在沉寂多年后,因一纸行政处罚重回公众视野。

据媒体报道,聚美优品的运营实体(北京科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 被开出 2 万元罚单。

问题直指其网站和 APP 系统老化、维护缺失,致使平台故障频发,用户评价功能名存实亡,几乎成为摆设。

曾几何时,聚美优品以其“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语风靡一时,让年轻人热血沸腾,成为美妆电商的标杆。然而,随着近日因系统老化和维护缺失被罚款,这个昔日巨头的辉煌已成往事, 聚美优品在电商江湖中的身影,也愈发模糊。

从假货风波到信任危机,从股价大跌到退市,聚美优品一步步走向衰落。如今,连官网和 APP 都无法正常使用,更是让人们对这家曾经的电商巨头感到失望。

01

聚美优品的崛起,堪称一段传奇。

2010 年,陈欧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联合戴雨森、刘辉等人共同创立了聚美优品的前身——团美网,专注于化妆品团购。

当时,电商江湖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定局,淘宝和京东等平台还没有形成垄断地位。陈欧敏锐地发现了化妆品市场的潜力,并利用团购模式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团美网很快升级为聚美优品,正式开启狂飙发展模式。

那时候的聚美优品,每天在网站推荐十几款热门化妆品,靠着正品口碑的评价快速出圈, 上线不到 5 个月,注册用户就突破 10 万人, 销售额随之暴增。到了 2010 10 月,聚美优品的月销售额已经突破了千万大关。

在聚美优品成立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销售额就惊人地突破了 5 亿大关。周年庆典上,公司更是 高调宣布签约韩庚作为代言人,让品牌的知名度火箭般蹿升。 但真正让聚美优品火遍大江南北的,是陈欧亲自挂帅,以创始人的身份成为品牌代言人,

2012 年,陈欧凭借那句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的广告语火爆出圈,那句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更是深入人心,将聚美优品推向了巅峰。

陈欧代言的广告爆火后,给他本人和聚美优品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短短几年期间,陈欧个人微博粉丝数量超过了 4000 万, 圈粉无数,成为很多爱美年轻人心目中的超级偶像。

最终凭借其年轻俊朗的形象和励志的营销方式,陈欧成为了当时的 “网红 CEO 并在互联网掀起了一阵 “陈欧体” 效仿风潮。

在广告的推动下,聚美优品的销售额迅速攀升。 2011 年,聚美优品销售额冲破了 10 亿大关,而到了 2013 年,销售额直接飙升至惊人的 60 亿。与此同时,聚美优品的市值也一路飙升,一度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美妆电商平台。

2014 年,陈欧意气风发,带领聚美优品一路狂飙突进,成功登陆纽交所, 市值一度高达 57.8 亿美元,成为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国 CEO

他当时的话题及流量效应,完全不输于现在的雷军和周鸿祎,风光无限。那是聚美优品的高光时刻,也是陈欧的巅峰。

只是,这辉煌如同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留下的只是一地的余烬和无尽的思考。

02

当假货风波席卷而来,信任危机成为压垮聚美优品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4 7 月,聚美优品遭遇了信任危机, 第三方商家售假的丑闻曝光 品牌形象遭受了致命打击,股价随之崩盘。

尽管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紧急关店、砍掉奢侈品业务,试图力挽狂澜, 但市场的信任已经破裂,假货的阴霾一直笼罩着聚美优品。

此后, 聚美优品的业绩一路下滑,财报数字触目惊心。

2015 年,尽管营收还维持在 73.4 亿元,但已是下坡路的开始。随后的每一年,数字都在无情地减少: 2016 年降至 62.8 亿元, 2017 年进一步缩水到 58.2 亿元, 到了 2018 年,营收仅剩 42.9 亿元,几乎腰斩。

利润的波动更是剧烈,从 2015 年的 1.8 亿元盈利,到 2016 年的 -1.3 亿元亏损,再到 2017 年的 -0.5 亿元赤字, 虽然 2018 年有所回升至 1.2 亿元盈利,但这样的盈利与之前的亏损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这些财报数据,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聚美优品在市场中的节节败退。

2016 年,公司提出了私有化计划,试图自救,但股价的低迷让它遭到了股东们的激烈反对。这场拉锯战一直持续到 2020 年,私有化才得以完成。

这一退,不仅是从资本市场的退场,更是从消费者心中的退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失望情绪如同巨浪,将聚美优品的品牌形象打得粉碎,一落千丈。

聚美优品的坠落,不单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结果,更是内部管理混乱和战略失策的直接产物。

2013 年,聚美优品曾高调宣称与国际美妆巨头达成合作,这一消息一度让市场和消费者为之振奋。但很快,兰蔻、娇兰、 DHC 等品牌纷纷站出来澄清,声称从未与聚美优品签订过任何合作协议。

这一反转,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不仅打碎了聚美优品的信誉,更彻底摧毁了消费者对其的信任。

这场信任危机,成为了聚美优品品牌形象崩塌的转折点,其影响深远而持久。

仅仅几年时间,聚美优品就 从巅峰跌落,股价暴跌,最终黯然退市。 陈欧的形象,从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企业家,变成了一个在商海中挣扎的普通人。

03

与此同时,聚美优品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也屡屡受挫。

陈欧,这位曾经的纽交所最年轻中国 CEO ,他的跨界之旅似乎总是与失败为伍。

2016 年,他大手笔投资母婴电商宝宝树, 结果宝宝树上市了,聚美优品却颗粒无收。 同年,他又推出空气净化器, 市场却冷眼旁观,投资打了水漂。

更糟糕的是,在影视领域,陈欧同样遭遇滑铁卢。

他投资的 《温暖的弦》更是惨败, 这部豆瓣评分 4.9 的都市职场剧,不仅没能温暖观众的心,反而让陈欧的跨界之路更加寒冷。

这场影视作品的惨败,不仅是对陈欧跨界能力的质疑,更是对聚美优品多元化战略的一次重击。市场的残酷反馈,迫使陈欧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布局。

而王思聪与陈欧的“吃翔”赌局,更是将这场“跨界大戏”推向了高潮。

这场赌局,起因于 王思聪对共享充电宝的前景嗤之以鼻,而陈欧却以 3 亿元收购街电,作为自己的筹码反击。

王思聪的质疑直截了当, 他在微博上公开表示, 如果共享充电宝能够成功,他愿意直播吃翔。 这种极端的表达方式,立刻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尽管街电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订单量在微信和支付宝上双双登顶 top1 ,但这一切并未能撼动外界对聚美优品“ 不务正业 的质疑。在公众眼中,聚美优品的这一成绩,似乎只是一场华丽的冒险,而非稳健的转型。

这场赌局,虽然简单粗暴,但它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却是深远而复杂的。 街电的成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陈欧的前瞻性,但同时也暴露了聚美优品在核心业务上的摇摆不定。

街电的成功,并没有让陈欧停下跨界的脚步。

他试图通过进军短剧行业来扭转局面 但在抖音平台上的“美丽剧场”账号 反响平平,点赞量却寥寥无几, 与他在微博上庞大的 3755 万粉丝群体形成鲜明对比。

从“我为自己代言”到“陈 7 块”,从纽交所最年轻的中国 CEO 到被网友嘲讽, 聚美优品的转型之路之所以步履蹒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源分散,难以集中力量突破。

从母婴电商到智能家居,再到共享充电宝和短剧,陈欧的每一次尝试都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恰恰相反, 这些四处开花的投资,反而成了聚美优品肩上的沉重包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