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底线思维
深度资讯体验,独家解读分析,政治经济学者每日提供深度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政事儿  ·  中方:敦促美日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  2 天前  
政事儿  ·  坚守智驾品质,共筑安全出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底线思维

为了论证“优势在美”,《外交事务》这篇文章也是拼了

底线思维  · 公众号  · 政治  · 2025-02-13 11:02

正文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毛克疾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


最近《外交事务(FA)》刊发了名为《知彼知己:正确认识中国挑战》的大文章,作者Jude Blanchette是兰德公司的中国项目总监,Ryan Hass是奥巴马时期国安会中国方向负责人,都是美国对华研究的权威人士。
之所以这篇文章极其有趣,就是因为它真的很着急,感觉都快哭了。此文开宗明义大声疾呼,美国不要慌、不要乱,优势还很大、中国目前还没赢,千万别泄气,对华斗争要坚决到底……
这种文章不发则罢,一经刊发反而“此地无银三百两”,本身就释放出一个重大信号:很多美国人最近才第一次开始严肃思考美国对华战略竞争彻底败北的恐怖终局……
为了论证“优势在美”,作者先打了一套“中国崩溃论”,不过成分还是老配方——房地产低迷、地方债暴雷、人口萎缩、通货紧缩,还不忘说几句中国“政治僵化”“社会躺平”。一通输出以后,作者又开始搞对比:美国市场繁荣、AI制霸,还可以吸引全球人才、资金,政治制度还能自我纠错……
真的,我费劲巴拉想找点新说法、新观点,搞半天居然愣是没有找到任何有趣之处:中国还是那些弱点、劣势,而美国还是那些优势、长处,简直恒古不变。
归根到底,美国优势和中国劣势,他们都说的很透、很全了,但美国劣势和中国优势呢?就算知道也不会多说、不敢多说——这些中国专家,有些人是真无知,更多人是装无知,但表现出的结果都一样。
看见中国一个领域一个领域追上来、吞下去、消化掉,美国这些中国专家陷入尴尬两难:如果承认中国具有内生优势,那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政治上万万不可接受;但如果选择做鸵鸟,对中国成就完全视而不见,这种讳疾忌医、文过饰非就是自降智商,使最后失败更加不可收拾。
他们大多不愿意正视中国取得的成绩,更不愿意正视全中国这些成绩背后的体制机制因素。所以,一看到中国成就,他们就会习惯性重复“知识产权偷窃”“政府补贴”“市场扭曲”“低人权优势”……
其实,中美这些老生常谈的优缺点,美国老百姓、战略界、金融资本早就纳入了考量,已经完全factor in或price in。然而,那些美国不愿正视的部分怎么办?如果这些“中国惊喜”被纳入考量,应该做价多少才合适?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一个月内,六代机、小红书对账、Deepseek都产生了前所未见但又相似的炸裂效果,因为按照美国兜售的认识脚本,这些好东西根本不可能诞生在中国——中国不配!
点击查看大图
中美之间的心态,大概是这样式儿的
最后,中国发展成就瓜熟蒂落,直到再没有人能够否认的时候,就势所必然地开启新一轮社会观念的认知重塑、地缘战略的博弈重估、机场市场的价值重估——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最近帮中国说话的老外数量突然暴增;日本、印度、韩国对华态度忽然软化;连疲软多年的中概股、港股也已经蠢蠢欲动。毕竟,中国成就实在太耀眼了,装瞎自动失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