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综合百万网友投票情况和专家意见
评选出2024年度
“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央企十大热搜”
“央企海外十大精彩瞬间”
其中,中国中铁
8项
入选
彰显了开路先锋的卓越风采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在利马总统府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钱凯港开港仪式。
由
中铁十局
承建的秘鲁钱凯多功能港口隧道和连接道路系统工程是秘鲁钱凯港的交通咽喉,工程包括一座长1.84公里的钱凯隧道以及约5.26公里的立交桥和连接道路,是钱凯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控制性工程。
钱凯港开港后,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将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将为秘鲁创造逾8000个直接就业机会。
2024年6月30日,历经七年建设,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参与规划建设的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该工程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通车后,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中铁隧道局
承建了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全岛陆域面积34.38万平方米,相当于48个国际标准足球场。中铁隧道局建设团队相继攻克了海域深厚软基超深超宽基坑集群工程施工阶段防渗止水及回填均匀控制难题,破解了深基坑施工抵近构造物小变形世界难题。
深中通道箱梁架设运输线路长、穿越航道多,且取梁、运梁、移梁及架梁均需特定潮位方可进行施工,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架梁施工中,
中铁大桥局
采用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单体船型结构、全电力推进的海上架梁施工专用起重船“天一号”,最大起吊重量为3600吨,无需辅助船舶,即可独立完成取梁、运梁和架梁工作。
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山桥、中铁宝桥
承制了深中通道G05合同段和G04合同段钢箱梁制造任务。
中铁大桥院
全过程参与了跨海桥梁的方案研究,勘察设计了包括长1170米的中山大桥在内的6.8公里的桥梁工程,并对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世界首例全水下枢纽互通——深圳机场互通立交以及东、西人工岛等复杂工程进行施工监理。
中铁六院
参建的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长6845米,是世界首例特长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被国际隧道协会评为“全球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50项标志性工程”。
2024年2月7日,
中铁建工集团
承建的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习近平总书记致信表示热烈祝贺,向广大极地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的新春祝福。
中国南极秦岭站是中国第三个常年考察站,新时代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常年考察站,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
2023年11月1日
,中铁建工集团94名建设者
随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
踏上了第20次远征南极的旅程,
毅然承担了南极秦岭站的建设任务。
在南极大陆的茫茫冰原上,
中国中铁建设者战风雪、斗极寒,
以超凡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
全力以赴推进考察站建设,
仅用不到60天
顺利完成了秦岭站阶段性建设任务,
创造了短暂窗口期快速施工的奇迹。
中铁建工集团
负责秦岭站主体站房建设,建筑面积达到5244平方米,建成后将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可满足度夏考察人员80人、越冬考察人员30人的工作生活需求。
中铁隧道局
承建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项目属中俄东线全线的“咽喉”工程、东线南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既是俄气输送至上海的必经通道,又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沿海天然气管道过江的唯一通道。
工程以盾构隧道形式穿越长江,隧道最深处距离江面超过60米,是目前世界油气领域单向盾构掘进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口径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油气管道穿江盾构工程,同时也是国内首个长距离、独头掘进最长的水下隧道。
中俄东线全线贯通后,每年可输送俄罗斯天然气380亿立方米,与燃煤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84万吨,对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量,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由
中铁二局和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
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研发团队还为该架桥机配套研制了千吨级四车液驱模块式运梁车,运梁车配备隧道内、外自动导航驾驶系统。运用全断面扫描寻中技术和基于北斗差分定位技术,自动识别隧道断面和线路信息,自动判断、自动纠偏,精度可控制在50毫米以内,真正赋予运梁车自动驾驶的能力。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设备的安全性,而且有效降低了现场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4年7月5日,湖南省华容县团洲垸团北村附近的洞庭湖大堤被肆虐的洪水撕开,决口迅速扩大,险情发生后,中央企业立即部署、迅速集结,星夜启程驰援一线,全力做好抗洪抢险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10日,
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中铁五局贵阳队
火速集结100余名队员,以及指挥车、排水抢险车、运兵车、冲锋舟等专业救援设备200余台套,分别从昆明和贵阳基地出发,跨越千里、星夜奔赴湖南岳阳华容县,执行排涝抢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