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付费用户的增长得益于版权制度的完善。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当下,音乐、游戏、影视等娱乐行业发展迅猛,产值逐渐增高。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娱乐行业的版权保护问题也日益得到从业者的重视。
在中国,随着版权环境的好转,音乐产业走上了正版付费道路。在美国,影视行业早已不仅仅关注票房收入,更是把授权视为重中之重。除了这些,版权还会对娱乐行业产生哪些影响?在日前由美国专利商标局、美国洛约拉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美娱乐法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对此进行探讨。
对于音乐行业而言,2016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国际唱片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2017年,音乐行业全球市场增长了接近6%,与过去20年几乎负增长的趋势相比,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成绩。
而中国音乐市场增长尤其强劲,2015年中国音乐行业上涨60%,2016年增长了20%,增长率惊人。
对于推动音乐市场强势上升的原因,国际唱片业协会亚太地区总监ANGKT认为,主要来自于正版付费用户的增长。
“去年,正版付费、订阅音乐流媒体播放量超过了1亿,这也是首次跨过1亿大关。”他认为,这是音乐市场回归增长的主要原因。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付费用户的增长得益于版权制度的完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总干事、法律顾问刘平介绍说,在国内,音乐产业在2011年之前几乎处于全民免费使用阶段,网络音乐基本都是免费的,权利人无论是词曲作者还是唱片公司都拿不到任何收入。经过权利人持续不懈的努力,2011年中国音乐开始探索正版化之路,通过广告付费分成解决音乐付费的问题。2015年,国家版权局“剑网”行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铲除网络非法授权的音乐传播以及鼓励正版音乐在网上的传播,
在“剑网”行动的推动下,一举从根本上荡涤了中国音乐的运行环境:非法免费提供音乐的网站大幅度减少,使得做正版音乐的企业有机会建立正版音乐的运营模式。“我们现在的网络音乐终于可以实现正版收费。”刘平说。
近年来,不管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投资的大型音乐网站,还是独立的小型音乐网站,基本上都在走广告分成+会员制结合的正版化道路。百度法务总经理谭俊认为,这两种模式实现了音乐权利人收入的多样化,在这两种模式之下,国内音乐正版化之路也进一步完善。
今年年初,中国音著协经过长时间的谈判与美国迪士尼(上海)签署了关于背景音乐使用的付费一揽子协议,该协议成功解决了迪士尼音乐合法使用及付费问题。刘平认为,这件事不仅体现了中国音著协对于音乐产业的保护,也是中美著作权保护合作方面的基础工程,通过基础工程的建设、具体业务拓展交流,可以为中美双方在著作权保护领域提供更多的共同语言,也为中国著作权保护整体水平提高提供一个新鲜的现实注脚。
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网游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过千亿元的市场,也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纠纷。在论坛上,与会嘉宾也对当下网游行业中应该注意的著作权问题进行了探讨。
美国洛杉矶洛约拉大学教授宋海燕通过上海壮游《奇迹MU》诉广州硕星《奇迹神话》案件,对“电子游戏产生的画面是不是类电影作品”进行了探讨。她认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判决的思路与1983年美国第七巡回法院一起案件的判决思路大同小异。当时第七巡回法院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电子游戏产生的画面,应该怎样定性。最终第七巡回法院认为,按照美国版权法第101条中对于视听作品的定义,视听作品基本概念是系列图像,从来没有要求图像必须是一致的。所以在那个案件中,认为电子游戏产生的画面是一个视听作品。
34年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也有了类似的判决,认为电影游戏产生的画面可以视为类电影作品,她认为,这将有利于网络游戏著作权的保护。
在网游发展的同时,一边玩网游一边进行直播的现象频频出现。那么,网络游戏直播是否侵犯了网游作品的著作权?网游直播著作权又有哪些边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明认为,网络直播出现以后,使得网游作品传播市场里出现一个新的市场,即直播市场。这个直播市场和原作品市场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因此不能天然地认为网游作品作者可以控制下游的直播市场,这个天然延伸性是没有的。并且,因为网游直播不一定会给网游作品著作权带来损失,因此著作权人不可以禁止直播。
同时,他还提出,判断网游直播著作权的边界时需要考虑对原作品的合理使用。对于合理使用的一个重要判断就是,直播行为人是否触及了网游著作权人的利益,而且是不合理的触及。
如果直播的行为使得著作权人的市场被替代,使得著作权人显著失去市场利益,就有可能构成侵权。
随着网游市场的壮大,多个游戏公司共同开发一个游戏的情况也并不罕见,那么,游戏著作权应该归谁所有?著作权共有人应该如何行使权利?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海宁以韩国游戏公司娱美德和中国盛大共有的游戏《传奇》为例,提醒游戏从业者,尽管技术创新总是给产业带来很多机遇,但也应在作品诞生之初就把未来的著作权开发等各种情况设想周全,
“一开始游戏作品仅涉及到PC端游戏,到后来网页游戏,现在手机游戏,未来可能在眼镜上、头盔上进行开发,共有权利人怎么协商利益分配,怎么行使权利,这个很重要,也值得我们去注意”。
作为娱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业在近年来发展迅猛。NBC环球中国区副总裁曹丽萍结合她在环球影业多年的经验表示,影视公司应该首先制作或采购有著作权的作品,因为有了著作权之后,授权才是一门大生意。
据了解,环球影业制作了很多大受欢迎的商业影片,比如《侏罗纪世界》、《谍影重重》、《速度与激情》系列、《神偷奶爸》系列等。2016年环球影业收购了梦工厂,又增加了《功夫熊猫》《马达加斯加》等IP,这些收购使环球影业的版权库更加丰富。
有了知名作品之后,环球影业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让这些IP进行最大程度的商业化,争取更大的收益。“从商业角度来说,我们不能仅靠影片上映的收入,因为这是远远不够的。”曹丽萍说。
在授权时,环球影业首先考虑的是通过电视台和在线影视网站授权电影和电视剧,包括国内的爱奇艺、优酷等。尤其在渠道方面,为了确保这类业务的利润,环球影业通常会在影片上映后争取最短的时间内推出DVD光碟和在视频网上授权,如果时间越拖越长,很多盗版就会出现,因此要把授权的期间减到最短,而且公司的反盗版部门要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和各地执法部门、网站合作。
除了这些在线授权业务,环球影业也会在一些消费品、电子产品授权IP,包括传统的游戏、玩具、服装、配件和学生用品,甚至发展到珠宝、信用卡、航空。比如去年,梦工厂授权了海南航空,开发了飞往北美的功夫熊猫航班,这为环球影业赚取了更多的授权金。
除了消费品和电玩方面外,环球影业还有一些现场娱乐演出,这也是授权的一部分,比如小黄人话剧、小黄人音乐剧或者功夫熊猫的话剧和音乐剧等等。同时,主题公园也是环球影业授权的重要一部分,据了解,环球影业将在北京通州成立一个新的主题公园,投资总额215亿元,估计于2020—2021年竣工。
“影视授权与开发其实是一个循环体系。通过这些授权的业务可以提高和保持影片IP的知名度,令我们有机会再拍这些系列的续集。
我们不是为了授权而授权,提高了知名度之后我们可以继续拍续集,续集又给我们制造更好、更新的一些版权,进而我们又再继续授权。
”曹丽萍表示,通过这个循环的过程,影视行业才能越来越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