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周的推文“关于骨质疏松与钙、维生素
D
的简要清单”推出后,后台就接到了很多提问和咨询,看来钙和维生素
D
的问题还是有很多迷惑之处,而且此中以关于维生素
D
的疑惑居多,因此罗列下来形成清单,供大家参考。
1.
维生素
D
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对于钙和磷的吸收,并减少肾脏对于钙和磷的丢失,骨骼中维生素
D
一方面有助于骨的矿化,还能促进钙从骨骼中游离出来进入血液,维持血钙的正常。
2.
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发现人体很多组织细胞上都有维生素
D
的受体,而且还能活化这些组织细胞周围的维生素
D
,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免疫调节、抗细胞突变等作用,但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所以想单纯通过补充维生素
D
来起到提高免疫力、防止心血管事件以及抗肿瘤等作用的愿望是美好的,事实是无效的。
3.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
D
非常少,主要在蘑菇、蛋黄、某些富含脂肪的深海鱼类中才有一些,仅仅通过吃这些食物来满足人体一天正常维生素
D
的需要是完全达不到目的的。
4.
人体正常每天维生素
D
的补充来源还是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激活皮肤中的维生素
D
前体物质后而来,一般一个成人一天在充足阳光下接受双上肢以及胸背部这样大小的皮肤面积照射后即可产生一天所需要的维生素
D
。
5.
我们平时常说的维生素
D
常见到有如下这
3
种别名:维生素
D2
、维生素
D3
和活性维生素
D
。这三种分别是不同的物质,但是进入人体后都可以起到维生素
D
的作用。
6.
维生素
D2
主要来自于植物中,如蘑菇、麦角等;维生素
D3
主要来自于蛋黄、深海鱼类以及人体皮肤自身的活化后生成。这两种维生素
D
都是脂溶性的,进入人体后可以长期存储在人体肝脏、脂肪等组织中而缓慢且长期起作用,可以把人体内的维生素
D2
或
D3
理解为维生素
D
的储存仓库。
7.
活性维生素
D
是指维生素
D2
和
D3
进入人体后经过肝脏和肾脏的转化后所形成的水溶性的物质,它可以直接与人体细胞内的维生素
D
受体相结合而起作用,可以把活性维生素
D
理解为维生素
D
的受体激动剂。
8.
平时我们把阿法骨化醇和骨化三醇这两种药物称为活性维生素
D
,其中骨化三醇可以直接与维生素
D
受体结合而起作用,阿法骨化醇则需要经过体内肝脏的转化后才能与维生素
D
受体结合。
9.
从药物作用曲线来看,骨化三醇具有快速起效快速失效的类似于山峰样的作用曲线,而阿法骨化醇则具有缓慢起效平缓维持的类似于平台样的作用曲线,一般市场价格阿法骨化醇比骨化三醇便宜,而且导致一过性高尿钙和尿路结石的概率也是阿法骨化醇要低。
10.
人体维生素
D
是否充足可以通过检查空腹血清
25
羟维生素
D
(
25OHVD
)来获知。目前业界公认如果
25OHVD
≥
30 ng/mL
(
75nmol/L
)提示体内维生素
D
充足,而
25OHVD
≤
20 ng/mL
(
50nmol/L
)提示体内维生素
D
缺乏,在这两者之间则提示体内维生素
D
不足。
11.
对于具有维生素
D
不足危险因素的人群:阳光照射不足、食物来源明显稀缺、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女性、胃肠道疾病导致维生素
D
吸收有问题、肝肾慢性疾病的患者都应该推荐予以维生素
D3
的药物补充。
12.
补充维生素
D3
的药物人们通常用“鱼肝油”来称呼,但实际上被称为“鱼肝油”的膳食补充剂有一些并不含有维生素
D3
,而是含
DHA
、
EPA
等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所以购买和服用维生素
D3
一定要看清药盒上标明的成分标签。
13.
目前膳食营养指南推荐成人每天补充的维生素
D3
各个国家并不一致,但是归纳总结中位数来看,平均对于中国成人每天应摄入维生素
D3
推荐
1000-1200U
,扣除食物和不充足阳光照射中来的维生素
D3
,我国成人推荐每天通过药丸来补充
800-1000U
维生素
D3
,对于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老年人群更要强调补充维生素
D3
药丸。
14.
活性维生素
D
与维生素
D3
之间并没有任何剂量换算关系,因此指南中也并未将活性维生素
D
列入每天基础补充的范畴,而将其列入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来推荐,目前国内常用活性维生素
D
的每天用量是
0.25
μ
g-0.5
μ
g
。
苹果用户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