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是蓝色的,
宁静而又深邃,朴素而永恒,
经过了岁月的传承、沉淀,
虽寻常却真实有力量。
▲
制作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史称“药斑布”或“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蓝印花布由纯手工制成,花布上的纹样图案,千变万化,一般都来自于民间,寄托了百姓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
这张蓝印花被很特别,上面写着幸福,团结
在江苏南通地区,从小孩出生开始,蓝印花布就陪伴着ta的一生。从小孩的襁褓、防虫的肚兜、到结婚成家的被子,可以说蓝印花布上记载了一个人的一生的点点滴滴。如今这门传统手艺已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惜如今浮躁时代,手艺继承人越来越少。
▲
蓝印花被寓意新生
而有一个团队,则在努力发掘这些美好的造物和传统的技艺,并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好好留存并推动这些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这个团队正是“生活在左”,她们的品牌理念就是希望践行“不可复制的手工”,让大家感受到匠心的真诚与离心最近的生活喜悦。为此【生活在左】团队特意寻访,找到一位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吴元新教授。
| 吴元新·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
▲
吴元新与他痴爱一生的蓝印花布
吴元新,江苏南通人,现任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也是南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
▲
制作蓝印花布的材料和工具
他17岁进了蓝印花布染厂,痴迷上蓝印花布这门古老手工印染品,开始收集研究设计蓝印花布纹样,人称“蓝痴”,倾其所有建起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40年来,他一直竭尽全力保护和传承蓝印花布艺术,终打造出一个梦想中的“蓝白世界”。这份蓝色的爱已成一生的信仰。
|致敬手工:热爱与坚守
▲
代表幸福美满的蓝印花被
心怀对传统手艺的敬佩,【生活在左】团队寻访浙江东阳,江苏南通两地,找寻蓝印花布背后感人故事,并将其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寻迹过程中,团队与吴元新教授相谈甚欢,彼此对不可复制的手工都有相同的执着,渴望这些美好的技艺能传承下去,如此美丽的造物应该得到善待和尊重。可惜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凡事都讲究高效率的今天,像吴老这样安安静静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了,那些愿意花时间、用双手去打磨制作一件艺术品的心态显得弥足珍贵。
▲
生活在左2017 “蓝染”系列新品
因此,团队希望,通过【生活在左】的视角,让有温度、有情怀的传统手工艺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如同吴元新教授的誓言:上下求索,痴心不改;弘扬传统,此生无憾。团队希望能好好珍惜这些美丽的造物,传承这项美丽的技艺,也传承这份手艺人的良心和匠心。
人活在世上,
要在地球上划一道痕,
留点对后人有用的东西。
——冯骥才先生
手是心的牵引,
由心出发,以手造物,
在左随心,将生活与理想放在离心最近、
离生命最真实的地方。
用不可复制的手工,
创造不可复制的真诚与喜悦。
——生活在左
一针一线,一烙一染,不可复制的手工,都带着手艺人的温暖和祝福。那一张张蓝印花被,就是一个个人的一辈子,就是身边寻常的幸福。【生活在左】团队历时几个月,寻访浙江东阳,江苏南通两地,倾听那以物寄情脉脉流传的故事,珍藏一家一户的关于蓝印花布感动,静静记录下那被子传承的岁月静好,和那由手工带来安定人心的力量。3月24日,【生活在左】团队拍摄的蓝印花布匠心视频《寻迹·蓝染》将于生活在左各平台首发,邀君共赏,敬请期待!
▽ ▽ ▽
戳
阅读原文
,进入
生活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