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6年度中国大宗电商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大宗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13.36万亿元,同比增长20.14%。报告从政策、行业、资本、应用四个角度对2016年中国大宗电商产业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商业模式
目前,中国大宗电商行业商业模式按服务内容可分为:信息服务和在线交易模式两种。
信息服务模式
介绍:信息服务模式在B2B电商发展的优势在逐步消失,在线交易服务模式正快速分割大部分市场。未来信息服务模式将不再是主流模式,但也会作为基础性服务存在于B2B行业发展的每一阶段。
优势:平台拥有大量的采购商和供应商信息,盈利模式清晰。
劣势:信息真实性无法保证,影响信誉体系形成;难以形成用户沉淀及品牌效应,供需双方后续场景转移线下。
在线交易模式
介绍:在线交易平台模式主要通过在线商谈、在线签单、在线支付等方式进行全流程的交易及服务,通过平台完成订单、付款、发货、收货、评价等环节,实现交易闭环。
优势:全程在线化、能够为买卖双方节省成本;在线交易可以追踪数据,形成闭环。
劣势:投入成本高、在线交易系统搭建难、在线支付用户习惯难突破。
政策环境
1、大宗电商赋予制造业新动能,助力供给侧改革
2016年两会供给侧改革成为关键词,在这轮改革大潮中,大宗电商作为新经济的代表,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赋予新动能。例如2016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立行业在线采购、销售、服务平台。
“互联网+”遇到了“供给侧改革”推动了大宗电商发展。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而大宗电商可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效连接的特点,实现上下游供需的高效对接,帮助化解产能过剩、流通成本高等问题,成为助力供给侧改革的利器。
2、政策助力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促进大宗电商发展
2015年,国务院发布24条措施加快培育新供给新动力,鼓励传统产业设施装备智能化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其中数字化可能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亮点。
在产能过剩严重、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钢铁、化工、煤炭等传统大宗商品行业也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寻找新的改变和突破,国家政策的助力有力的促进行业更快发展。
行业环境
1、传统大宗商品行业不景气借电商谋发展
近年来,大宗商品行业持续不景气。以钢铁为例,中国经济放缓,钢材需求大幅下滑,全球大宗商品陷入了暴跌模式。而在化工、布料等大宗领域,也同样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行业不景气促使传统企业加快转型电商力度,例如宝武集团推出“欧冶云商”、五矿发展推出“五阿哥”等,使得大宗电商平台发展迅猛。
电商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等特点,为大宗商品企业提供了新的营销/交易渠道。大宗电商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便捷安全的交易平台,实现了在线支付和物流与金融等服务,微观上便利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效率,宏观上通过电子商务的产业集群效应,推进了产业链发展。
2、B2B电商迎来2.0时代:大宗商品崛起
传统大宗商品B2B综合交易平台,行业称之为B2B 1.0时代,如阿里巴巴、慧聪网等,以信息陈列展示为主。而如今B2B进入2.0时代,需在交易流程上做整体把控,对接从供应商到需求商全流程的服务,从而进一步延伸了互联网在全产业链的渗透,借此大宗商品领域率先崛起。
近年来由于整个行业进入到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B2B实现重新崛起。而未来的B2B将深入介入交易,不靠广告费生存,深度介入支付、交易、金融、物流等环节提供综合服务。
资本环境
大宗电商平台迅速崛起,成各路资本热捧“新宠”。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宗电商市场共发生了78起投融资事件,金额总计52.66亿元,其中在前十大融资案例中,金额最高的为美菜获D轮2亿美元、最低的为链尚网的B轮1500万美元。
2016年,国内大宗电商依然火热,政策支持、资本发力,而在产能过剩严重、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钢铁、化工、煤炭等传统大宗商品行业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寻找新的改变和突破。在过去的一年,大宗电商备受产业资本和风投资本的青睐。
伴随着“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不断渗透,大宗商品电商平台近年来可谓异军突起,成为各路资本热捧的“新宠”,站在了资本的风口。引来的不只是风投圈的关注,更有大量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多路资本纷至沓来,从钢铁、塑化、农副等领域不断蔓延。
应用环境
大宗商品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家市场转变
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电商平台具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只有买方市场电商才有发展空间,供不应求的卖方时代,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高额利润,成本控制、提高效率此时不过是“多赚和少赚”,到了供给过剩的买方市场,则关于“生死存亡”。
在过去,大宗商品只是一个手段,作为一个标准的卖方市场,大宗商品电商并未受到互联网的关注。从2012年开始,所有的大宗商品领域全部进入到产能过剩的时代,在产能过剩的时代里面,就从一个卖方市场转型到了买方市场。
随着电商模式逐渐成熟,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现代物流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和商业模式创新,大宗商品领域得到新动力。在率先“下水”的钢铁电商示范效应下,国内石油化工、煤炭、有色等大宗商品电商迅速扩张。
但在应用环境上,大宗电商平台普遍面临两大问题。
一是企业传统消费理念制约。大宗商品作为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其购销环节的磨合伴随着企业成长的全过程,产业供应链上的每家企业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模式,对口企业、合同条款、利益分配、支付方式、物流选择、品质保障各环节,都有固定的合作方和利益共享机制,要打破传统格局,改变消费理念,需要外部大环境的变迁。
二是推广模式的更新升级。消费品电子商务的市场推广具有极强的羊群效应,但大宗商品电子商务的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
据中国B2B电子商务网企业数据库监测显示,近两年中国B2B电商垂直领域快速崛起,正在“撬动”中国具备万亿市场规模相对“封闭”的领域。
目前在B2B市场包括综合类的阿里巴巴、生意宝、环球资源、慧聪网、焦点科技、环球市场、金泉网、中国网库等;钢铁类的上海钢联、中钢网、钢之家、钢宝股份、找钢网等;服纺类的中国服装网、环球鞋网、网上轻纺城、搜布等;化塑类的找塑料网、环球塑化网、奇化网、快塑网、找化工网、化塑汇等;农业类的小农女、美菜、有菜、链菜、云农场等;旅游类的票管家、旅游圈、真旅网等;快消类的易酒批、品尚汇、进货宝、掌合天下等;医药类的珍诚医药、商康网、药给力等;印包类的中国包装网、七彩云、阳光印网等;IC元器件类的华强电子网、维库电子网、亿采网等。
附《2016年度中国大宗电商发展报告》全文
延伸阅读
产业互联网将成中国经济最大蓝海,有望出现垂直领域的“BAT”
千乘资本熊伟
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区别
消费互联网
是面对个人终端的,解决的是衣食住行。
产业互联网
不仅是企业内部互联网化,而是通过在研发、生产、交易、流通和融资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从而达到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更是产业链互联网化,打通上下游,站在产业角度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消费互联网的特征是赢家通吃一家独大,而产业互联网的特征是细分领域比较垂直。
在我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中,互联网产业出现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他们在搜索、电商和社交领域都崭露头角,同时他们也代表消费互联网已达到顶峰状态。
然而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看,消费互联网市场已趋于稳定与饱和,而对实体资源有充分把控能力的企业仍有很大探索空间,他们正开始尝试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创造全新的价值经济,进而推动互联网行业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
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界定,大概分为两派的,一指现在德国引领的工业4.0,物联网相关;二指与传统消费互联网相对的产业互联网,也就是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改造。
我们主要讲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改造。
在市场需求疲软的现状下,制造业一方面苦于订单,一方面盲目的降低成本,降低库存,其状况不仅不能缓解症状,反倒令企业运营雪上加霜,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广州一在建电厂作业平台坍塌事件等,可见一斑。
尽管低价中标、以次充好的工业服务,企业运营救火式的运营现状,使得整个B2B产业处于无极(混沌,无序)的状态。
“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使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造成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
之前一篇《别让曹德旺跑了》刷爆朋友圈。
曹德旺去年底接受了采访,谈制造业回流美国到底靠不靠谱,“土地基本不要钱;能源、电价是中国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蓝领是中国8倍,白领是中国的2倍多;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跟美国比的话,比它高35%”。
曹德旺用自己的玻璃厂算了一笔中美办厂的成本账。尽管劳动生产率还是中国高,但中国的企业利润却不及美国,计划在美投资10亿美元的曹德旺认为,在美办厂利润比中国高,并指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在于人工工资、运输成本以及税收较高。
曹德旺并没有危言耸听。制造业的转移像水流一样,永远会流向成本更低的地方。2008年之后,由于企业成本增长、劳动力结构变化,台资、港资企业开始陆续从东莞转移产能。转移到越南、泰国、印度等国家。
甚至人有苦笑道,辛辛苦苦一辈子,不如在资本市场讲个小故事。
熊伟先生认为,首先不用过于担忧中国制造业外流,因为外流的都是中低端的产能,留下来的制造业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机会,以及物联网快速发展的东风,将收获带来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红利。
过去5年,传统行业B2B异军突起,出现了找钢网,科通芯城,中农网,实现了交易线上化。
未来10年,产业互联网深耕细作,将颠覆传统价值创造,出现垂直细分领域的BAT。
平台战略
平台化的业务价值定义是连接供方和需方。
消费互联网是“互联网+”,是基于虚拟的互联网创业,更多是决策逻辑简单、标准化的服务,容易形成寡头,一旦形成平台是千亿、万亿级的,这种残酷的创业法则撕杀到最后,就是赢家通吃、一家独大,比如社交现在就剩腾讯,出行现在就是滴滴。
产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很难做到赢家通吃,2B的小平台不容易形成寡头,一是细分领域比较垂直;二是选择合作平台的决策因素更多、决策机制相对复杂,比如商务关系的公关、人脉资源的整合,促使B端选择倾向不同,每一个领域都可能会诞生一个小巨人。
经济学的原理是从分散到集中,一开始的创新都是分散的,当一个垂直细分的B2B平台做成功后,就会横向延伸形成生态,但能延伸多大要看这个平台的实力。
1) 互联网定制倒逼供应链优化
C2B颠覆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开创互联网定制模式。C2B模式实现的根本在于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定制式敏捷供应链。C2B模式下的敏捷供应链对市场变化及用户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比传统模式平均高近10倍。
C2F是从用户需求角度倒逼供应链优化,让传统工业时代的批量化生产,走向个性化、定制化、柔性化供应链为核心。C2F实现的是每个生产线上每个工位生产的产品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智能生产能力。
2) 供应链金融
数据金融提升金融供给端效率,供应链价值挖掘空间巨大,春晓资本何文认为,“在B2B平台+SaaS管理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国内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始终不足。通过企业运营数据挖掘,帮助企业授信,最终提供金融服务很有意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不适合产业互联网时代。
苹果改变了整个智能手机的生态,后来的中华酷联,现在的VIVO、华为、小米和苹果一起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一个手机就解决人跟人的连接(社交)、人跟信息的连接(门户、搜索、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人跟物的连接(电商),手机信息化、智能化的解决消费互联网的瓶颈。
很多创业者,特别是85后这些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不需要懂太多技术,但对手机的应用理解更契合,初期两三个人一个工作室,做个创意小游戏或移动互联网产品有上千万甚至上亿的流水。
而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批下海的人,也不需要懂太多技术,通过资源匮乏、信息不对称、只要有点资源、有点能力,敢闯敢拼就能赚得不少银两。那里更多是贸易的形态,所以很多销售型的领导创业容易成功。
消费互联网创业团队三宝:腾迅的产品+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就能拿到高估值。
产业互联网创业团队三宝:懂传统产业技术+懂供应链管理+懂互联网技术,才能笑得出来。
举个例子,ERP是工业时代软件的支撑核心,是金字塔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自上而下的控制型指令,信息化管理需达到降本提效的目的,但封闭的管理很少与供应商、客户交互,在这个产业互联网时代就不适用了,上面讲了C2F的供应链优化必须建立在用户充分沟通及供应商的充分配合上,这个信息化的管理就不能仅限于内部流程优化,所以这个团队,必须有人很懂产业的技术、生产流程、IT技术、供应链管理,门槛之高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会玩创意、懂用户心理就可以进入的行业。
而且,转型过程中的新旧组织变革,传统和互联网人才基因和文化的融合,也是一个难题。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崛起,企业本身已处于数字化经济。数字化的结果就是数据,数据是整个产业互联网的核心,用新兴的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运作效率和产业价值。
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是产品的提升,二是营销模式的转型,三是用户连接的运营,还有就是用数据优化、迭代创新决策。
需要思考的是,传统制造业如何利用IT系统管理流程环节、互联网技术建立新的用户连接、如何建立由大数据驱动的产业链模式、制造业上云的路径和切入点、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转型策略、传统产业如何用大数据为自己赋能?
银行的本质是金融中介,是一个交易平台,通过撮合存款方和借款方的双向交易赚取信息不对称的借贷利息,更是一个封闭的金融体系,当产业互联网的大数据实现信息化后,当政策允许是不是可以申请一个“产业银行”,B2B在里面可以完成借贷,不需要再跪求银行。
前2年臭名远扬的P2P出现问题,是因为基础设施不够、即时全封闭的数据不存在,导致很多人有虚假信息,而产业互联网的建设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想象空间巨大。
虽然,互联网在产业领域的拓展尚属于初步阶段,但是市场巨大。
巨大的市场需求,造就了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无限机遇。未来20年,消费互联网的增长将逐渐放缓,产业互联网将异军突起,创造下一个辉煌。
国外的B2B和B2C的市值是1:1的,如SAP、Saleforce、Oracle、Wordkey都是非常知名的B2B企业,而中国上市公司阿里、百度、腾讯、京东、小米都是B2C的,中国的B2B市场蕴含巨大的商业机会!
第一个坑:唯技术论、概念化
中国很多工厂还没有实现工业3.0,甚至工业2.0都没有达到,就拼命鼓吹工业4.0。
1.0 电气化、机械化;2.0 是自动化;3.0叫信息化;4.0才叫智能化。
工业4.0是德国引入的一个概念,德国是高端制造者;而工业互联网是美国人提出的东西,美国有很多高科技的酷炫技术,但美国产品很多都傻大粗笨,还不如日本的精美细致。
不是高大上的技术都好用,立足于当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二个坑:盲目求快
B2B的时间不像B2C,你快我一天或者快我几个月,你就永远快。
B2B是一个深耕细作,漫长的演进过程,短期通吃不了,切勿盲目追求快。
不要用移动互联网的脑袋思考产业互联网的未来。
第三个坑:太嫩不要玩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进入门槛极高的行业,没有过硬的翅膀,站在风口上也飞不起来。
对团队的技术要求很高、对资源要求很高、对资金要求也很高。
更多福利,进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