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天下实验室
人生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实验 |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看天下实验室

高考前的冲刺,该如何加速?

看天下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24-05-31 20:30

正文



@视觉中国 图


不要期待超常发挥,不要担心发挥失常,平时多努力,提升均值才是王道。

撰文 |  和渊

编辑 |  沈佳音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马上就要高考了,有的同学担心地问我,和老师,我一模、二模没考好,我高考还能考好吗?我给你举个例子,我爱人一模考试只考了500分左右(他平时挺优秀的,一模发挥失常),但最后仍旧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在是一名很优秀的医生。


回归均值理论是由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提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某次考试考得特别差或者特别好,下次考试的成绩大概率会回到你平时的水平。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高考最终成绩就是他平时学习的水平,所以,不要期待超常发挥,不要担心发挥失常,平时多努力,提升均值才是王道。

正确看待考试:

考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高考前,会有很多次练兵。练兵的目的有几个:首先,查漏补缺,提供反馈。考试相当于“学习体检”。通过考试,能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我们提供反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其次,练习“准确率+速度+心态”。通过反复的模拟考试,我们可以逐渐适应高考的节奏和题型,提高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完成答卷的能力。同时,模拟考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考试经验,避免在正式考试中出现因紧张而导致的失误。


但是,很多同学会被一次次“成绩”的好坏影响心情,产生恐惧、担心、焦虑、愤怒等情绪,这就背离了考试的目的和意义。


我在给学生讲科学实验的时候,经常会提到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什么是常量。自变量可能是考试的科目、考试的内容、题目的难度、题目的灵活度等等,因变量就是你的成绩。而在这千变万化的考试中,“你”是常量,你是唯一的确定性。你的确定性影响着最终成绩、影响着事物的发展,所以,不要让担心、恐惧、害怕等情绪包裹自己,影响了自己的确定性,我们能做的是不让任何外部因素对我们产生影响。我给大家三个思维框架:


底线思维:

如果我真的考砸了,最坏的结果我是不是能接受?

过程思维:

高考是人生中很重要的经历,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尽人事、听天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长线思维: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高考固然重要,但在人生的大风大浪面前,都不算什么。持续奋斗才是人生的底色,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永远努力,终究会取得辉煌。


《看天下》杂志618活动来啦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考前做什么:建立命题人思维



考试前时间很紧张,感觉这也没做完、那也没复习到,怎么办?


记住“二八定律”。高考的考点都是高频考点,每年就考那些,从不会避讳。所以,如果你已经复习到了80%的内容,那基本上就没问题了。剩下20%的内容,如果没复习到位,也就随它去吧,不用要求完美,不要求全责备。再说了,我们用了高中三年去学习这些知识,临大考前这段时间内,知识方面的提升已经比较小了。


那应该做什么呢?考前最高效的方法是做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同学说,老师,这些题目老师平时都已经在训练中给我们做过了,答案都记住了,做它还管什么用呢?非常管用!


考试中,学生、命题人和评卷人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三角关系。作为考生,夹在命题人和评卷人中间,我们需要学会“取悦阅卷人”,把卷子答得整洁、干净、漂亮,尽最大可能拿到高分;更需要学会“揣摩命题人意图”,根据命题人出的题目,理解题目背后要考察我们的核心素养。


所以,高考题目值得做很多遍,每一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你之前做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是不是会做这道题目。所以,考前最后阶段,你要认真去分析每一道高考题目,理解命题人的思路,思考每道题目背后的考点,去揣摩为什么这么出题,我把这个叫做建立命题人思维。


如何建立命题人思维?我推荐“参考答案学习法”,要分析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之间的差距,且在平时多练习和模仿,让自己的答案写得更像参考答案。大家不要鄙视这种做法,所有的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你把高考当成一场游戏,熟悉答案就是熟悉通关法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才能游刃有余。


关于参考答案学习法,我给大家三个工具、四个步骤。



三个工具:答案结构、采分点、知识点


答案结构。 答案结构就是答案的骨架,是把整个答案串联起来的结构,比如,是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结构还是对照式结构。我们要学习答案的结构,才能知道自己如何组织答案,这样写出来的答案才能逻辑清楚、论述严谨,这样也能避免我们在考场上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尴尬境地。


采分点。 阅卷老师基本上是结合采分点给分的,这些采分点通常是一些关键词、关键步骤、关键论点等,所以,一定要琢磨答案中哪些地方是采分点,结合采分点才不会漏答。


知识点。 最后还要问自己,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是不是自己复习范围内的考点,对应书上什么部分,有什么前后联系的地方一起考到了?高质量的答案往往会带有很多“学科术语”,如果你的答案写出来,给人感觉很不专业,那阅卷老师可能觉得你是“业余选手”,一定不会给你高分。


四个步骤:答、比、修、答


第一步:自己思考,写出答案。


第一次拿到题目后,不要直接看参考答案,一定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直接作答。要展现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不要怕错,一定要对自己诚实,这样才有提升的空间。


第二步:认真比对,找出区别。


自己做完后,再翻看参考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写得怎么样,哪些是自己想到的,哪些是没有想到的,哪些地方和参考答案表达有区别,为什么有这些区别,尤其要关注“结构”“采分点”和“关键词”,这一步的目的是找出自己的问题。如果有一些地方判断不准确,可以去问问有经验的老师,他们会帮你详细解答。


第三步,修改答案,记住要点。


找出自己的问题后,就再次把参考答案放在一边,根据自己对答案的理解,逐项认真修正,直到改到与参考答案一致为止。改完后,你要认真看参考答案和自己写的答案,确保自己下次做同类型的题目时能写下与参考答案一致的答案。


第四步,收起答案,再次作答。


过一周左右,你快遗忘的时候,把这个题目或者同样类型的题目拿出来再做一遍,看下你写出的答案是不是与参考答案一致。因为你上次能写出答案,可能是短期记忆,但是我们需要让“答题结构”“采分点”“关键词”等信息在脑海中形成长期记忆。如果这次还能写出,那说明真正掌握了;如果不能,说明你还需要把这四个步骤再重复一个循环。


所有补成满分的试卷,我在考试后都会给学生再次打成满分,因为我相信他再考一次类似的题目,肯定能拿满分。而没有补成满分的同学,可能下次还是自己这样的水平,不会有提高。


《看天下》杂志618活动来啦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