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评的照片原片)
(被点评的照片作者自己制作后)
...........................................
作者提问
徐老师您好!您的摄影讲评我非常喜欢,有时忙没空看,等闲下来的时候也要补看前几天的内容,几乎篇篇不落,觉得对自己的启发太大了。前几天秋凉阳光依旧明媚,田间地头一片金黄,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特别容易打动人。我抓拍到的这张照片自我感觉还可以,尝试了后期制作,觉得还没有达到让自己满意的效果,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请教老师该如何改进呢?
...........................................
徐晓刚讲评
制作后比原图更简洁,主体更突出,但解决不了的问题是画面主体瞬间依然平淡,感染力不足。年轻的农妇在收割,这是一件很正常、很平常的事情,不是难能可贵的事,观者凭什么会记住这一瞬间呢?再看农妇周围的陪体元素,秩序感、形式感不强,还不够赏心悦目,也没有合适的陪体与主体共同表现主题,所以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怎么拍才行啊?先看看下面这幅佳作。
《六月 娘亲收获》 马杰 摄
主题瞬间的内容是白发老人在收割麦子,我们虽然看不见人物的五官,但清晰地看到了白发。年纪很大依然劳作于承载着生活与希望的土地上,意味深长,我们能看到人的精神,人对土地的情感,整体感染力十足。再看除了人物之外的元素,很简洁,高低起伏的麦浪也很有韵律感。内容、形式都好。
可是如果我们只看到了原图的这位农妇,没有其他有趣味或意味的人物瞬间了,怎么办?就不能拍了吗?不是。我们可以用形式的元素或其他陪体来烘托主题。参见下面的佳作:
《丰收在即》 李晓潭 摄
创新的仰视视角给我们带来了陌生感,农民的形象也更显高大,画面中利用了阳光、稻穗,共同表达主题,很简洁,没有更多杂乱的元素。
被点评的原图也可以尝试变换视角,与天空的中太阳、云朵、或者飞鸟结合起来,拍出新的感觉。也可以尝试平视或俯视视角,与其他陪体结合起来,比如小动物,比如小孩子等,画面感觉就会完全不同了。
..........................................
徐晓刚总结
没有好的主体瞬间,就要有好的技法,或者好的陪体做帮手。有好的主体瞬间再有好技法、好的陪体,自然是更好。总之,要找到一个让人记得住你照片的理由,挖掘出一个闪光之处。
到位的前期,也需要合适的后期控制,纪实类作品也不例外。
如要系统学习有意思、好操作的后期技法,欢迎关注我的新课
《后期18般武艺》
。
认真学,最多一个月,您将有重大突破。
重要消息:
高清视频教材《后期18般武艺》来了!
我用录屏视频讲了《后期18般武艺》,共18大节,30小节,使用软件为Photoshop 和其自带的Camera Raw插件,适用于Photoshop CC 2018、2019、2020以及各种早期版本,包含几百种后期技法,30多个典型调图案例,这样每个制作步骤都能看清,品质为高清视频,可以直接邮件发给读者观看,观看时间不限,次数不限。
课程内容细致,即使零基础,只要一步步模仿,也可学会。还有读者微信群,用来交流,互动,答疑。如有兴趣,欢迎关注!另外还提供案例的所有素材,可供模仿、练习。希望爱后期的读者都成为后期高手!
下面是徐晓刚微信二维码:
想了解《后期18般武艺》
的朋友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加好友、留言。
其他后期制作前后的对比图
(原图)
(徐晓刚制作后)
(原图)
(
徐晓刚制作后
)
(原图)
(
徐晓刚制作后
)
(原图)
(徐晓刚制作后)
(原图)
(徐晓刚制作后)
(原图)
(徐晓刚制作后)
(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