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才宝宝育儿
专业儿童心理专家坐阵,帮助爸妈解决育儿难题。孩子的早期教育、性格培养、智力启蒙、营养健康等知识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还有原创好听的夏天姐姐讲故事,和你一起养育出健康、快乐、阳光的聪明宝宝!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小小常学成语丨画龙点睛 ·  16 小时前  
丁香妈妈  ·  宝宝脸上常见的 5 种疙瘩,教你有效应对 ·  2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6个能让假期延长的方法,好玩又有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才宝宝育儿

九月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大换血,老师家长必须这样做!

天才宝宝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8-09 12:00

正文

来源|小学生阅读指南(ID:xxsydzn)


来自教育部最新要求: 今年9月起,中小学将统一换教材!


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 “一纲多本”的时代正式终结。 从起始年级开始,全国小学和初中将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如此规定,首先受影响的便是学校教学——不仅要面临40%的全新教学内容,教材中更有一项近乎专为教学设定,那便是: 要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


“这是考虑到目前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 ,负责编写教材的总主编 温儒敏 解释道。


应对新教材,教师 和家长 无需过分担忧, 大家可以一起来了解以下的内容。


1


首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部编本教材?


所谓 "部编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 ,除了语文,还有德育和历史。


拿现有的语文教材来说,目前编写出版还是 "一纲多本",小学有12种版本,初中有8种版本。


"部编本"教材力图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起到示范作用,促进教材编写质量的提升。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部编本教材以语文学科为例,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


据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介绍,之所以要编 “部编本”,是因为现有的一纲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想起到示范作用。



2


部编本教材是怎么编写出来的?


主要有哪些人员参与编写?


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



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

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

三是人教社的编辑。



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 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


教材编写经过哪些程序?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多了,而 以往教材编制都由出版社来实施,最多也就一两年。

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 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 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 14轮评审 ,还 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 ,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



3


部编本教材有哪些变化?


1、打破传统的 学拼音再学汉字


以语文科目为例,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安排了 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和4个课文单元。


与以往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先学拼音再学汉字不同的是,此次统编语文教材打破传统, 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天地人"、"口耳目"、"金木水火土"等一些常用字之后,再进行13个课时的汉语拼音系统学习。



"绘本书籍、电视、广告牌、父母的帮助,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们可能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很多字了。在一定的语文基础上,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从而使拼音与识字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编排教材是符合规律的。"



溧水区第三小学语文教师 张婉秋 表示, 先学生字并不意味着拼音的学习就不重要了



"汉语拼音是基础,学会拼音才会拼读,孩子们才可以离开大人的帮助自主地去读书。所以在学习拼音之前学的生字量不会太大,最多也就一个单元。"



2 传统篇目增多


语文教材不仅书本大了一圈,由原来的 16开本变为A4大小,传统文化的篇目也也大大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 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 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3、 倡导亲子阅读


新教材对家长提出最大的“要求”莫过于“和大人一起读”栏目, 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教育中来。


这种编排不仅有利于能很好地推动全民阅读,还非常利于为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但这一栏目的效果还要看家长的配合度。


4 、侧重阅读


综合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 “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未来,对于语文的学习,老师们或会注重课程方面的整合和改变,将会引导孩子们进行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更符合对孩子全面能力的培养目标。


5 、要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


新编语文力图让 “教读”“自读” ,加上 “课外导读” ,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 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像研读阅读课文那样来研读推荐名著。


要把个人的阅读偏好搁置起来,用心阅读、欣赏每一本推荐名著,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发现名著的魅力;还要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适当的课时,从时间上保证、落实名著导读。


4


"部编本"教材将在2019年全覆盖


除了江苏之外, "部编版"教材使用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上海、武汉、成都、佛山、合肥等多个城市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将用 "部编本"语文新教材代替原来的"本土版"语文教材,而广州、杭州、西安等地从去年起就应经开始采用"部编本"教材。


据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 马敏 介绍,义务教育包括了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及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研究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实行统一编写、统一审查,将在 2019年实现全覆盖。



"目前,八年级历史教材已经通过审定。专家正在对八年级语文、道德与法治教材进行审定,9月以前审完。下一步将成立高中教材编写组,对高中教材进行编写。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在遴选专家,成立语文、历史、地理等10个科目的专家委员会,未来将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对大学、中学、小学教材进行编写、指导。"




5


家长该怎么做呢?


1、在7月至9月份的暑假过渡期间,不妨 让孩子先和这些变化接触一下 ,可以从网上各大书店、本地的新华书店、图书馆借一些或者买一些相关的书籍。事先缓冲一下,可以避免开学后面对新课本不知多措的慌乱。


2、家长可以 适当的让孩子把这些古诗词、经典著作,每天读起来, 先从声音上对这些古文音律、对仗、韵律美的认可,习惯养好了,读的多了,达到背诵的地步,开学后便会先行一步。


3、 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 习惯需要培养,习惯之后潜意识里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以后的读书、学习就像每天呼吸一样自然,岂不是好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