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常青藤爸爸
本公众号由耶鲁毕业、在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工作多年的奶爸创立,旨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推荐优质教育资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贵妇面霜自由的感觉真好!专柜价5折到手,怎么 ... ·  17 小时前  
三个妈妈六个娃  ·  蛇年第一天,大家一起来这接好运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常青藤爸爸

6个能让假期延长的方法,好玩又有用!

常青藤爸爸  · 公众号  · 育儿  · 2025-02-03 18:05

正文



常爸说:

是不是觉得好不容易放个长假,得把日子排得满满当当才安心?其实未必!


假期的意义是什么?


除了跟家人团圆外,更应该“允许自己浪费假期,尽情玩耍”,充分放松身心,让疲惫清零。


虽然此时此刻,假期余额已不足,但也来得及抓住这短暂时光,在最后好好“浪费浪费”!


作者 | 黎响

编辑 | 陈沉沉



01
好好“浪费”你的假期


假期,是让身体和心灵休息最好的的时间,但可惜,总是会有一些朋友依然无法放松。


他们往往是平时忙惯,喜欢充实的生活的人;

或者是紧锣密鼓要准备考研、升学的同学们。


“现在不抓紧时间进修,就是浪费时间!”


但我要说,假期,就是要浪费时间


在书籍《五种时间》里面,作者王潇就对人的时间分成几大类:


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看时间、好玩时间、心流时间


这个概念好的地方在于,她告诉我们原来时间也像是不同的银行账户一样,有一些是用来支付日常开销的,有些是用来消费娱乐的,有些是用来自我提升的。


而春节,就是好玩好看时间(杜绝偷偷赚钱,缺钱人士除外)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娱乐的时候,专心娱乐。


大量的研究表明:适当的休闲能帮助人们恢复状态,获得更多持续工作的力量。


正所谓,好好玩,才能好好工作。


在春节期间,不妨跟自己约法三章:撒开来玩!什么事情,回去再说!


02
用「新的方式」,做「老的事情」


假期里,你完全有理由和有资本去体验一些全新的东西。


但这并不代表一定要去看新电影,报班学新技能。


其实有更简单、低成本的做法——用你不习惯的方式,做你熟悉的事。


因为这样做,能在不经意间练练脑子。


平时开车去一个地方时,大家都按着导航开车,或者走最熟悉的捷径,但是大脑很快就会觉得无聊,将它转化为本能反应。


哈佛脑神经科学家认为,要训练大脑,你需要选择一样新的任务。


这些任务必须要有适当的挑战性、复杂度——


可以是全新的事情,又或者是对熟悉事情的陌生化处理


如果你平常都是走这条路,假期不妨换一条路走走。


Jim Kwik曾为马斯克、漫威演员等做过大脑发展的教练,在他的书《无限可能》中,他也提到一个很有效刺激大脑生成新的脑神经,提高专注度的方法是:


用另一只手刷牙。


如果是右撇子,那么用左手刷牙。


一开始,你可能会发现怎么拿牙刷都会有点困难,更别说准确地刷到你想刷的地方。


这样别扭的操作可能会持续5-10分钟,但在这个过程中,大脑重新激活,不断分析和控制左手的肌肉,肌肉也得到全新的刺激。


这个过程还有很多好处,例如:


1、大脑会完全被刷牙这件事占据了,没有空间想别的事情,也就进入了正念状态


2、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你能两只手都刷牙了,也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习惯


3、这么一个小小的习惯就像是滚雪球效应里面初始的小雪球,能让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一些事情,获得正面刺激,增加他们的自信,让我们准备好接受下一个更难的挑战,形成更大更好的习惯。


类似的操作还有:

用非惯用手写字、煮饭;


做算数的时候不要掏出手机,试试早就荒废的纸笔计算;


看着一个路牌,尝试把它翻译成英文……


我亲身体会到这样的美好之处。


在加拿大读硕士期间我锻炼出了左右手同时做笔记的习惯——右手负责记课堂笔记,左手负责记老师讲课时里面我觉得特别好的语句。


这对我的英语写作和口语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在课堂上专注了很多。


这些小小的行为看起来很浪费时间,没有效率,但别忘了第一个建议——


假期就是可以来浪费的,别怪责自己做傻事,重新熟悉这生活的每一分吧!


03
试试完整地看完一本书


你有多久没有完整地看过一本纸质书了?


尽管我们的信息接收量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倍,也从不同的语音、视频平台了解了很多的新闻和书本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


人的专注力,正在被严重损害;

人的连续感、完整感,被打断了。


《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表明,智能手机、社交媒体正在加速信息和注意力的碎片化,热门话题、热搜人物短期反复地粉墨登场,占据我们的眼球和注意力。


简单来说,我们看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内在却越来越破碎,也越来越容易感到空虚。


你有没有发现:


以前手机还没有发达的时候,自己能够捧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


后来时间碎片化了之后,大多数的阅读都来源于公众号这样的5000字以内的短篇;


再后来,连公众号几千字的文章都看不下去了,只能接受几百字的阅读,或者是搭配在视频下方通俗易懂的字幕和总结。


内容的设计越发短平快,牺牲的是「系统性」、「完整感」。


平时可以说是我们上班上学压力大,空闲时间不多,那么放假就是一个很好的时间,测试一下自己的阅读能力还是否在线。


想想有哪本书你一直想看,但买了没有翻开的?


找个舒服的空间美美地阅读,享受,一页一页翻书阅读的感觉,品尝一杯好茶、好咖啡,跟你喜欢的作者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触碰。


如果你想,还可以记录自己看书后的「自由联想」。


读书感受的意义,不在于要超越谁,而在于重建联结、体验完整感


04
试试禁食,哪怕就一天


每年春节,总有的人不敢上称,有的人早就吃腻了,吃什么都没有感觉了。


节假日短期的大吃大喝,确实会让人们的饮食习惯出现紊乱。


不妨试一下在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找一天不出门,在家里面试试禁食。


禁食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仪式,也有不同的做法。


主要的表现,是在一段时间内有规律地禁止进食,例如:


一天之内只喝水不吃饭;

限制一天中吃饭的时间;

或者适当降低你应摄入的卡路里,让身体进入饥饿的状态。


通过减少摄入,人体的血糖水平会相对降低,身体的脂肪就会释放存储的糖分,转化为能量,从而燃烧掉多余的脂肪。


大量研究证明,禁食能够降血压、降胰岛素抵抗和不好的胆固醇水平,甚至能够提升记忆力水平。


当然,如果身体已有相关疾病的,要在医生的诊断下尝试。


这种禁食的状态并不是单纯为了减肥,更多的是让身体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都市人经常大鱼大肉,吃进去的热量大于身体需要的,自然会产生冗余,让体态不好,精神也受到影响。


短期的禁食,相当于给身体做一次快速的修复。


禁食还有一个好处,当自己饿了一天之后,吃上饭了,会发现更加好吃,更能感受到食物本身的味道(亲测有效)


这就像苦尽甘来,没有苦,就很难体会到甜的幸福。


05
找个人聊聊天


当今社会中,普遍性的孤独是一个越来越难以忽视的问题。


人们在大城市、小隔间里面生活,没有了熟悉人的纠葛,获得了自由,但也也失去了与社区、宗族间的那种归属感。


回到家里面,每天迎来送往一批批的陌生的亲戚,来来去去都是那些不痛不痒的话题:


赚多少钱、买房了没有、结婚生孩子、孩子上学……彼此既尴尬又约束。


与其让这些时光停留在表面,我更建议春节的时候,找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好好聊一下。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研究,讲的就是我们可能高估了陌生人的冷漠,更低估了我们从中能获得的益处。


有另一项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的文章提到,人们低估自己的有趣度和聊天对象的吸引力,高估了陌生聊天的尴尬


更重要的是,即使聊天对象是陌生人,也能产生很强的情绪联系感


最近网上有很多攻略,教年轻人如何一句话噎死亲戚,其实就反映的是人们普遍不愿意开启陌生聊天,因而所有人就都浮于表面,问些无关痛痒的问题。


其实,孤独的不止我们自己一个人,公司隔壁部门的前辈,乡下那位每年都见到、但始终叫不出名字的亲戚,说不定也有难以察觉的孤独感。


他们可能也渴望着有人能跟自己聊聊,有着精彩的生命故事,和对你有着足够的好奇心。


过年,无论你是回家还是留守,我也建议你找到身边那个触手可及的陌生人,尝试开启一次不同以往的聊天吧。


如何开启一个话题?这里可以参考《巨人的方法》一书的作者费里斯的做法。


他曾在人生迷茫时,给世界上最出名的企业家和知名人士写邮件请教,并获得了其中300多人的真挚回复。


费里斯安排问题的方法是由浅入深,先从不关紧要的问题开始,这样方便陌生人发挥。例如:

有什么100美元以内的产品给你惊喜感?


再到深刻一些问题:


有没有你发自内心感恩的失败? 


你的人生准则、信念是什么,它们如何改变你的生活?

……


06
回顾自己的2024,但要使劲夸夸自己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是每年的常规操作了。


但我想提醒的是,这次的自我总结,不要像工作年报那样去讲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明年要学习的地方。


今年做的自我回顾,不妨大胆放飞一点——


只看做成了什么、进步在哪里,和有什么特别记忆深刻的收获。


中国人都太谦虚了,得试试给自己创造自恋的时刻。


回家过年的经历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亲戚们聚在一起的时候特别喜欢互相比较:


就算你是985硕士,同辈里面总有一些海外博士;


就算你收入不错,但家族里总会有大老板;


就算一个人活得很好,也很难逃过家长们的“单身羞辱”……


就算内心比较强打,但在这轮番的比较和捧一踩一之中,我们或许也会感到受伤。


所以才要给自己构筑一个自我疗愈的屏障,抵抗这可能不太美好的一年,以及不会嘴下留情的亲戚们。


具体要怎么做呢?


在《可爱的诅咒》一书中,作者提到过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治疗技巧——


写“一日三好”日记。


当一个阶段结束,你要回顾你做过的事情,特别是:


1、你做了什么好的事情?

2、你有什么自我的突破?

3、让你感到能力变强的事件是什么?


“一日三好“日记通过自我提示,让我们关注自己的优势和乐观的性格,而不是缺陷和弱点,形成有益的思维习惯,对抗缠绕我们的自卑感。


很多人接受这样的日记训练之后,表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会有所提升,也找回了自尊感。


“一日三好”日记的记录方法也是有讲究的,简单记录自己做了什么还不够!


更关键的是要思考:这些事情背后,反映了自己的哪些优良的


这样的美好的事情、印象深刻的突破越多越好。


在写的时候,尝试不要去管大脑里面的那个「挑剔的小人儿」,先一股脑全部都写出来。


曾奇峰老师说:越不要脸的人,心理越健康


所以,面对辛苦了一年的自己,你不妨自恋一些。


 最后 


春节是全年为数不多的长假,好好跟太久没见的亲人和朋友聊一聊,完全放松地进入休息的状态。


无论2024年有多困难,它随着你的年终总结已经告一段了。


2025年将要开始,就像你锻炼的那些小小的新技能、新习惯那样,给你的2025年开一个好头,攒一波正向动力吧。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