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瘟疫来袭,百业待兴。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使得短期内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如何评估疫情对各行业及经济的影响,政策又将如何应对以走出疫情,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2.此次疫情发生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各主要行业的债务负担普遍高于过往。
与非典时期只有少数行业严重受损不同,本次疫情对各行业的冲击鲜有先例。
除医药食品等少数行业之外,一季度多数行业收入将显著下滑,其中尤以服务业为甚。
3.尽管如此,国内新增肺炎确诊数量近日持续下降,疫情似呈收敛态势。
虽不时传出疫情反复的案例,但整体有序复工依然是大势所趋。
随着交通等掣肘逐步消除,各行业有望在3月中下旬之前基本回归复工常态。
不过,从复工到全面复产仍将有一过程。
4.展望未来,为实现发展目标,财政加码、货币配合及地产因城施策等值得期待。
由于核算方法等原因,一季度GDP下滑幅度或许没有生产端表现的那么剧烈。
需求回补带动下,第一、二产业或将相对较快修复,而中小企业居多的第三产业“疗伤”仍需时日。
一、引言
瘟疫来袭,百业待兴。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使短期内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
如何评估疫情对各行业及经济的影响,政策又将如何应对以走出疫情,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二、疫情冲击有多大?
此次疫情发生在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各主要行业的债务负担普遍高于过往。
与非典时期相比,目前各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整体明显上升。
尤其是前期去杠杆对广大中小企业的滞后影响尚未褪去,其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悬而未决,疫情冲击之下不少中小企业甚至面临能否继续经营的严峻挑战。
图1:
各行业债务压力今非昔比
来源:
WIND
回顾非典时期,只有餐饮旅游和交通运输等少数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其它行业并不明显。
但由于病毒传染性强、防控措施力度大,本次疫情对各行业的冲击鲜有先例。
除农业(尤其是养猪行业受益于猪价上涨),以及食品、医药等少数行业受冲击程度较小之外,一季度多数行业的营业收入将明显萎缩,其中尤以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业为甚。
图2:
行业所受冲击普遍强于非典时期
来源:
WIND,各行业协会及市场预测整理。
三、经济何时走出疫情?
国内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量近日持续下降,尤其是非湖北地区新增患者数量下降势头尤为明显,不少省市新增确诊数量已经零增长。
整体而言,目前全国疫情似呈收敛态势。
图3:
国内疫情似在退潮中
来源:
根据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医学专家及模型综合测算
虽然个别地区不时传出疫情的反复,但整体复工依然是大势所趋。
与基本民生相关的农业、食品和医药等行业在2月中下旬率先实现基本复工。
随着交通掣肘逐步消除,汽车、家电等行业在2月底前也能多数复工,房地产、旅游等服务行业有望在3月中下旬回归复工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复工不代表完全复产,实际经济活动的恢复仍有一渐进过程。
图4:
各行业何时复工?
来源:
根据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公告预测整理。
尽管疫情冲击剧烈并造成诸多领域停摆,但由于核算方法等原因,我国一季度GDP未必会呈现负增长。
当前我国多数部门采用收入法进行GDP核算,一季度疫情期间企业大都没有停发职工工资,这使得一季度最终核算的GDP下滑幅度或许没有生产端表现的那么剧烈。
展望未来
,为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所难免。
财政加码、货币配合以及地产因城施策调整等举措值得期待。
在需求回补等因素带动下,第一、二产业或将相对较快修复。
但在我国经济中占比过半的第三产业
仍需时日
进行
“疗伤”
,势必对整体经济带来拖累。
图5:
未来经济如何演绎?
来源:
WIND,笔者预测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的变化依然充满较强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当前海外疫情似呈现快速扩散态势。
甚至,不排除病毒反复或长期与人类共存的可能性。
这些都给宏观经济及政策应对带来挑战。
四、基本结论
一是
此次疫情发生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期,各主要行业的债务负担普遍高于过往。与非典时期只有少数行业严重受损不同,本次疫情对各行业的冲击鲜有先例。除医药食品等少数行业之外,一季度多数行业收入明显下滑,尤以服务业为甚。
二是
国内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近日持续下降,疫情似呈收敛态势。
虽不时传出疫情反复的案例,但整体有序复工依然是大势所趋。
随着交通等掣肘逐步消除,各行业有望在3月中下旬之前基本回归复工常态。
不过,从复工到全面复产或仍将有一过程。
三是
展望未来,为实现发展目标,财政加码、货币配合及地产因城施策等值得期待。
由于核算方法等原因,一季度GDP下滑幅度或许没有生产端表现的那么剧烈。
需求回补带动下,第一、二产业或将相对较快修复,而中小企业居多的第三产业“疗伤”仍需时日。
【作者】
伍戈: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任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
徐剑、高莉、文若愚:
长江证券研究员。
李宇航、窦子豪、李雅楠、骆桁、高童、杜欣泽、黄郅栋:
长江证券实习研究员。
近期研究:
1.
复工,还是防疫?,
2020年2月12日
2.
预见经济:
贰月
,2020年2月1日
3.
降成本中的利率
,2020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