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如何拒绝别人」、「如何XXXX」(一时没想不出来,请补充)并称敏感内向者的人生三大难题。
表达需要很难,部分是因为如果我们的需要从未被认真对待,我们自己也不太好意思当回事了。部分是因为我们担心如果表达了需要而被别人拒绝,可能会起冲突。更多是一种奇怪的羞耻感,好像我们表达的不是需要,是原罪似的。羞耻程度取决于这种需要在别人眼里会有多正当。
为了不让大家想歪,我来举个例子:比如朋友问你借了五万块钱,过了约定时间没还,你喝了一瓶二锅头壮胆以后,还是会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但如果朋友借了你两百块钱,你就会纠结要不要去要回来。去要吧,这么点钱,会不会显得自己小气?不去要吧,可心里明明放不下。再来一瓶二锅头吧,借出去的钱没拿回来,又损失两百块酒钱。
所以说,表达需要,最难的,是表达这种难以言说的「小需要」。
我有个小朋友,叫小A吧,最近就遇到了这种「小需要」的烦恼。他毕业没多久,人挺宅,平时在家打打游戏做做饭,很少社交活动。前段时间有个大学同学从外地来杭州找他玩,住在他家。第一天,他很开心,买了菜亲自下厨。两人相谈甚欢,中间还喝了点小酒。吃喝完了,麻烦的问题来了:该洗碗了。
我觉得任何现代家庭都应该装一个洗碗机,来解决「谁洗碗」这种烦恼。我家没装因为我老婆心疼钱所以包了。小A也没装,但他心里是有规矩的。虽然还没女朋友,他已经把这个规矩当成了未来家规:一个人做饭,另一个人洗碗。
可朋友远道而来,他当然不好意思让他遵循这个规定。所以当朋友(假装)要洗碗的时候,他很客气地说:
「没关系没关系,我来洗。」
朋友也很热心,说:
「好,那明天我来洗。」
第二天他去公司上班去了,朋友在家玩。晚上买了菜回来,照例做饭,两人又喝了点小酒。吃完饭想歇歇,正等着朋友洗碗,朋友把碗一推,说「辛苦了」,到沙发上葛优躺去了。
于是小A就遇到了这「小需要」的烦恼。该不该跟朋友说呢?「我上了一天班,你也玩了一天了,虽然你是客人,一点家务不干可不行。再说了,明明你昨天说了要洗的啊!」
小A越想越气。去洗碗吧,不甘心,跟朋友说吧,又小题大做了。他坐在桌子旁,等着朋友自己觉悟。奈何朋友的「悟性」实在有些低,等了大半天,都没动静。
有时候,我们会把别人没看到自己的需要,等同于别人拒绝了这个需要。对于这种拒绝,我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牙还牙,去他家吃饭,让他洗碗。可这实施起来太麻烦。另一种做法,就是把这些「拒绝」的举动记到一本黑账上,黑账多了,这人自然就会被列入「不可交往」名单。而这人还被蒙在鼓里。
所以小A一边洗碗一边想:
「这人素质太差了,这么不会体谅人。如果是我,我可绝对不会这样!」
你当然不会这么想。你最会察言观色了嘛。可是,如果这样的帐多了,你就会发现,周围可交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就算是同样敏感的人,他们的敏感点也不一定能对上啊。有时候,这些不善表达需要的人会觉得自己冤:明明自己性格温和,善解人意,人畜无害,人际交往中处处吃亏,应该大受欢迎才对,怎么反而孤独了呢?他们没想到,发生在内心的让人心烦意乱的复杂账目早晚会找到一劳永逸的方法:远离人群。不跟人发生关系,就不会有什么难以表达的「小需要」了,自然也会有什么小黑账了。
但小A还是为这件事苦恼。他最苦恼倒不是朋友怎么不体谅,而是这么简单的事自己居然怎么说不出口。他来跟我请教该怎么表达需要。我问他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他会怎么表达。他憋了半天,红着脸说:
「喂,你怎么不洗碗啊?不是说好了你洗吗?」
这当然也是表达需要,但表达的主要是想跟对方吵架的需要。我总觉得,当我们在这样表达需要时,我们其实没有呈现完整的对话。完整的对话应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