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到肿瘤这个词都很害怕,肿瘤病人的治疗很重要,同时护理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是肿瘤的一般护理常规,不知道的朋友们可以了解下哦!
1.评估治疗环境是否安静整洁。 2.静脉输液是否通畅有无外渗,各种治疗是否到位。 3.评估患者的血象、各脏器功能;患者口腔、肛周黏膜及全身皮肤情况;患者的呕吐及大小便情况,及其他各种化疗不良反应情况。
【护理措施】 1.化疗期间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放松、分散注意力,减轻化疗不适。 2.限制探视,如有呼吸道感染和感染性疾病者禁止入病房。 3.病房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每周两次紫外线空气消毒。 4.输液时加强巡视,严防药液外渗,如有外渗应立即处理。 5.做好口腔护理。剧烈呕吐时及时汇报医生,并严密观察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情况。做好肛周护理。如有腹泻及便秘及时处理。 6.白细胞低于1*109/L的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
【健康教育】 1.化疗期间输液处如有疼痛或不适及时告知。 2.化疗期间饮水2000ml/天以上。饮食上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 3.保持口腔清洁。起床后、临睡前刷牙;每次进食后或呕吐后用嗽口液含嗽2~3分钟。如有口腔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肛周清洁,如有便秘、腹泻及时告知医护人员。4.严格遵守探视陪护制度,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 第二节 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和药物外渗
【观察要点】 1. 评估易引起药物外渗的原因。 (1)药物因素: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2)血管因素:血管脆性增加、血管阻塞增加。 (3)操作因素:穿刺技术不熟练、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 (4)患者因素:营养状况、患者合作程度、患者血液状态。 2. 评估使用化疗药物的刺激性 (1)发疱性化疗药物: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宾、丝裂霉素、多柔比星(阿霉素)、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等。 (2)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莫司丁(卡氮芥)、达卡巴嗪(氮烯迷咪胺)、依托泊苷(足叶乙甙)等。 (3)无刺激性化疗药物: 无明显发疱或无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博莱霉素、氟尿嘧啶、顺铂等。
【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 (1)加强人员培训,避免外渗的发生重在预防。 (2)选择合适的静脉。根据药物选择静脉:发疱性、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禁选手、足背小血管,最佳的血管选择是深静脉置管,必须使用外周血管时的顺序是:前臂→手背。长期化疗的患者,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者,宜选择下肢静脉输液。 (3)建立静脉通路。先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确保静脉通畅后,方可输注化疗药物,药物使用的前10~15分钟要认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