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宏观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发布国信宏观研究团队原创报告,专注宏观经济研究及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内容涵盖中国经济、海外经济、外汇、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方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宏观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国信策略】美国贸易壁垒和再通胀前景下的资配策略

宏观大类资产配置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24 11: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事项


根据商务部官方网站,美国时间12月23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针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301调查。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此前,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时间2024年11月25日,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5%关税,并妄言将对来自中国进口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

评论

美墨加自贸协议的历程

美国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关税,体现了特朗普长期以来的单边主义倾向,符合其在上一任期的思维定式。在其上一任期内,特朗普以保护国内钢铝产业、防止就业岗位流失为由,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借此推动了美墨加协定(USMCA)的谈判达成,并迫使墨西哥加强对非法移民问题的管控。本次加征关税也并非毫无预兆,特朗普在2023年的一次采访中就提出了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普遍关税的建议。此外,他曾在电视采访中表示,美国在贸易上被墨西哥、加拿大和欧盟占据好处,声称将重新谈判。同时,加拿大内部也出现对墨西哥的质疑,甚至呼吁与美国撇开墨西哥单独达成双边贸易协定。由此可见,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三国以利益结成的所谓“美墨加协定”并不牢靠,本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手段目的在于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施压,迫使两国在2026年《美墨加协定》(USMCA)重审中做出妥协。



美国关税加征的内部通胀效应

长期奉行“美国优先”和单边主义的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加征将对美国产生不利影响。 本轮加征关税涉及的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是美国前三大进口来源国和出口来源国,占据了美国43%的总进口和41%的总出口,关税加征必将给美国消费品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效应。同样,在美国双边贸易关系承压的语境下,受到美国单边主义影响的市场也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这会给美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所谓“制造业回流”计划的展开。



衡量美国加征关税向国内通胀的传递,可以沿着“关税-进口品价格指数(IPI)-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路径进行。 在“关税-进口品价格指数(IPI)”的传导中,需要首先明确的是不同进口品对IPI的影响权重是不同的,按照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披露,可以将“以2021年价格衡量的2023年进口额”作为IPI的加权因子,本文主要在HS2位码层面上加权计算。关税向IPI的传导在国家间是不同的,因为美国对不同国家的进口结构有所差异,计算得出,美国每对新兴市场加征10%的关税,会引发其IPI上升1.4%;美国每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10%的关税,会引发其IPI上升2.8%。主要的差异原因在于,美国从墨西哥、加拿大两国中进口了更多的高权重商品,这些商品对IPI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进口品价格指数(IPI)-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传导中,本文采取回归分析发现美国面临再通胀压力。 一方面,在供应链传递的过程中,进口品价格上涨多引发整体价格的上升,这种影响难以拆解,而回归分析有利于考虑进口品价格对国内消费价格的整体影响;另一方面,本文采用滚动四年的回归系数衡量影响因子,与美国总统任期、海外经济周期性因素有关。研究发现,美国IPI向CPI的传递系数变化较大,第一轮显著上升期发生在2018年,自美国对海外加征关税后,进口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第二轮显著上升期发生在2021年,我国率先从疫情扰动中复苏,美国对我国供应链依赖越来越强。



测算来看,中性情景下关税的加征可提升美国国内通胀2.68个百分点。 在关税到价格的完全传递假设下,本轮关税加征可能释放高达8.9%的通胀效应,约为当前美国CPI同比增速的三倍多。在中性假设情形下,美国加征关税可能会引发墨西哥、加拿大等国主动降低产品价格,此时关税对进口价格的传递约为30%,此时关税造成的通胀效应约为2.68%,几乎与当前美国CPI同比增速相当。而在乐观预测情形中,美国关税加征对进口价格的传递在10%左右,此时关税造成的通胀效应约为0.89%。本轮加征关税可以参照2018年贸易摩擦情形,在三轮关税加征的影响下,美国CPI同比增速一路上升至2022年6月的9.1%,远远超出其2%的通胀中性目标,这体现了进口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供应链整体价格水平的巨大影响。



实际情形中,考虑美元升值的“对冲效应”

据第一轮贸易摩擦经验,美国加征关税与美元升值往往同步发生。 一方面,这体现出美国试图通过“恶意操纵”汇率来管控国内通胀。通过恶意操纵汇率,美国进口品价格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小,国内通胀水平得以控制。但从另一方面看,美元升值似乎与加征关税的目标有所冲突:加征关税限制了对美国的出口,但美元升值却有利于非美经济体对美出口,两者在贸易诉求中有些矛盾。 本文认为,这恰恰体现了美国与其他非美经济体博弈重心的变化 ,一方面,阻碍贸易的手段从关税向非关税壁垒演变: 美国的关税行为更多表现为信号作用,其真正阻碍贸易的行为体现在非关税壁垒中,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无法被美元升值所对冲,如所谓的“实体清单”、原产地规则界定、进口配额实施、反倾销,以及在清关过程中针对新兴市场商品的过度审查和特殊对待等等; 另一方面,从出口贸易的阻拦转变为“出海”模式的阻挡: 纵观日本在1980s的对外战略演变,广场协议后日元被动升值,日本积极鼓励企业出海和资产的全球化布局,成功“突围”,当下新兴市场实体企业“出海”征程正如火如荼,而美国刻意操纵美元升值,其意图不乏限制新兴市场企业“出海”的龌龊目的。



美国通过恶意操纵汇率,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关税带来的“通胀”效应。 2018-2020年间,美元兑人民币从6.3上行至7.2,美元升值幅度最高达到15%,这抵消了进口品关税带来的通胀效应。数据表明,在美元相对升值的情况下,美国自我国的进口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行。以2018-2020年的区间相关性测度,10%的美元升值大概对应了美国自我国进口价格的2%降幅,结合前文的中性预测结果(美国我我国加征60%的关税后,其进口价格指数涨幅为2.56%),可以近乎完全抵消加征关税的“通胀”效应。相较而言,美国通胀在2018-2020的升值区间中表现平稳,却在2021年美元贬值区间中开始上行,美元的相对高位为其通胀稳定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再通胀”隐忧下的资产配置方向

在美国对外进口品关税高企引发的“再通胀”隐忧中,美国或将进一步放缓降息节奏。(1)美债收益率或在2025年内预计维持高位,利率中枢或整体上移;(2)美股或将维持上行趋势,但波动性会加剧。在维持高位的利率中枢下,美股分母端存在一定利空因素;而从分子端看,一方面美国经济韧性较强,企业盈利表现有望持续改善,另一方面贸易限制政策会影响美国供应链稳定,通胀呈现从PPI向CPI的链式传导模式;(3)对于商品而言,黄金有望在海外地缘的“常态化”博弈中继续走高,原油在OPEC+减产周期内温和上涨,铜价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而上行,但在美联储降息放缓和全球供应链“碎片化”冲击中也会受到一定的负向冲击。特别地,本轮冲击向全球市场传递的两条路径值得关注:第一,全球贸易摩擦带来的共同福利损失;第二,美联储降息放缓对全球货币宽松的限制。(4)对国内资产而言,虽然外部冲击对股市表现在情绪和估值上可能会有一定拖累,但货币和财政政策双重发力,促进消费和内需改善政策逐步落地,在根本上提振股市盈利中枢,逆周期调节工具对外部压力能进行很好平滑对冲,因此A股前景仍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

(1)美国经济步入再通胀风险;

(2)特朗普竞选承诺兑现的不确定性;

(3)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再升级。


分析师:王   开   SAC执业资格证书  编码:S0980521030001

联系人:郭兰滨





策略专题系列

系列报告简介:旨在构建策略专题研究框架,如宏观环境对股市走势产生的影响、政策对股市走势产生的影响、股市流动性、股市估值等跟踪。

【国信策略】碳足迹管理体系加速落地 -2024-04-10
【国信策略】上游资源品行业景气上行,下游消费行业景气度整体回落 -2024-03-19

【国信策略】回购效应与经验规律 -2024-03-16
【国信策略】关注新质生产力、开创产业发展新篇章 -2024-03-05
【国信策略】从高景气到高成长,再到高分红逻辑 -2024-02-26

【国信策略】股债跷跷板升级,北向流入加快 -2024-02-04

中观比较系列

系列报告简介:旨在构建中观行业研究框架,对行业超额收益跟踪,如供应链与能源价格对各行业影响、贸易豁免与行业景气外溢等进行系统研究。

【国信策略】拥抱成长,甄选新质资产 -2024-03-11
【国信策略】攻守兼备的投资利器 -2024-03-03
【国信策略】下游消费行业景气度提振,上游资源品行业库存定位分化 -2024-02-25
【国信策略】全球产业链重塑中挖掘优势产业 -2024-01-31
【国信策略】“出海”行业筛选与景气传递 -2024-01-30

【国信策略】银发经济再思考:老龄化对投资的影响 -2024-01-27
【国信策略】资本周期框架配置行业实践 -2024-01-13

【国信策略】下游消费行业景气下行,制造业库存上升 2024-01-12

【国信策略】股债跷跷板、高频切换与主题投资 -2024-01-04
【国信策略】各区域优势产业链投资地图 -2023-12-22

资产配置系列

系列报告简介:旨在构建资产配置研究框架,对资产配置策略、经济数据与政策信号、降准/降息于资产价格走势影响、货币与信用、全球价值链重构等进行系统研究。

【国信策略】资源品行情能持续多久 -2024-04-11
【国信策略】资配体系近四年演绎的回眸和思考 -2024-03-15
【国信策略】日股低迷期间基金的自救与破局 -2024-03-07
【国信策略】海外低利率时期公募应对策略 -2024-02-19
【国信策略】看好2024年黄金走势 -2024-02-02
【国信策略】国信多元资产配置体系 -2024-02-01

【国信策略】超长债和股市联动,后续怎么看? -2024-01-28
【国信策略】南方日本东证指数ETF投资价值分析 -2024-01-26

【国信策略】价格低迷到再通胀:海外资产配置回顾 -2024-01-24
【国信策略】择时与改进 -2024-01-23

【国信策略】ESG投资价值何时兑现? -2024-01-2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