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人畜无害,却暗藏杀机
——围术期过敏反应,怎么破?
点滴共分享,不断求进步。欢迎关注新青年公众号“醉美医声”。我是本期主播栗子。
三月桃花开,十里芳香漫。红蕊含苞羞,青叶犹遮面。迎风摇曳生,婀娜满山涧。
身在层流手术室分不清春夏秋冬的你,是否跟我一样,也想欣然拥抱窗外的绚烂阳光?或者,习惯了食不暇饱,顾不上十里桃花的烂漫景致。
就像住院医新一,此刻也正紧锣密鼓的为手术做麻醉前准备,对窗外的一切全然未察。
患者小兰,青年女性,拟行“LC”术,ASAⅠ级,无术前抗菌素及术前用药。入室监测ECG、BP、RR、SpO2无异常,开放静脉后林格液ivgtt,咪达唑仑2mg,舒芬太尼15ug,丙泊酚80mg,罗库溴铵30mg常规静脉诱导,2min后顺利插入气管导管。一切尽在掌控中。
然而,上帝一个喷嚏,打碎了手术室的宁静。
新一发现小兰的生命曲线明显偏离预定轨道,插管后即刻血压63/41mmHg,并有继续下降趋势,心率也降至42次/分,立马麻黄碱15mg+15mg.iv,阿托品0.5mg+0.5mg.iv,然而效果却差强人意。与此同时,气道压也持续升高,30、35、40、45……直至在48-52 mmHg之间稳定,饱和度也由100%降至了76%。
而此刻,手术还没有开始,离插管前的平静,才仅仅1分钟。
药物剂量过大?循环虚脱?气道高反应?难道是?
此时,主任医师阿笠也已火速赶到现场,翻开眼睑,再掀开被子一瞅,凶手身份昭然若揭。
那个貌似人畜无害,却害小兰险些丧命的小蟊贼,准是他——过敏反应。而从目前所用药物来看,罗库溴铵为过敏原的可能性最大。
诚如某位大神所言,“每一名医生都是福尔摩斯,不同的是,福尔摩斯以破案为终点,而医生明确诊断仅仅只是个起点”。此刻,凶手虽已浮出水面,有效措施却刻不容缓。
那么,发生围术期过敏反应,怎样才能克敌制胜呢?
首先,准确判断与快速治疗是围术期过敏反应发生后的关键(先发“治”人,后发被“制”,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懂的)。如若心肺骤停,应按标准抢救程序施救。
通常,治疗围术期过敏反应,需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停用一切可疑过敏原
二、 稳定循环
(一) 肾上腺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肌注:首选股外侧肌。成人建议给予1:1000的肾上腺素(
1mg/ml
)
0.3-0.5ml
;儿童则以
0.01ml/kg
体重的剂量给予(单次最大剂量
0.5mg
),每隔
5-10
分钟可重复,直至情况稳定。
静脉:一般起始剂量从10-100ug开始,每两分钟增加剂量,直至起效,维持剂量一般为1-10ug
/min
;儿童则建议以0.1ug/(kg.min)的剂量给予,必要时可重复。
(一) 其它血管活性药物
当发生肾上腺素抵抗时,可考虑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等其它药物的应用。
(二) 液体支持
起始量为10-20分钟内输入
20ml/kg
的液体,如果超过
40ml/kg
,要考虑升压药支持。
(三) 抬高下肢
相当于补液试验,在不清楚心脏功能和容量状态的前提下,快速补液有所顾虑,那么可以使用抬高下肢的方法。在药物应用的同时,抬高下肢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既简单又容易纠正。
三、缓解支气管痉挛
(一) 氧疗
有呼吸系统症状或低血压的过敏反应病人都应进行氧疗,高浓度氧吸入乃必要措施。
(二)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雾化或干粉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异丙肾上腺素等能辅助治疗由过敏反应引发的支气管痉挛。
一、 H1受体拮抗剂
如果病人暴露于变应原后仅出现了皮肤症状,应及早应用H1受体拮抗剂,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然而,
H1
受体拮抗剂对过敏性休克的作用并不确切。
二、 糖皮质激素
不应把糖皮质激素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线治疗,目前尚未充分证实其能否降低迟发反应的危险。但在过敏反应导致的支气管痉挛中使用,可以减轻急性期的水肿和炎性反应。
三、 其他
钙剂,维C等也是经常选用的抗过敏药物。
四、 查找过敏原并填写过敏反应报告卡
力战围术期过敏反应,您是否还有其它高招或不同见解呢?欢迎来稿或留言。
新青年麻醉论坛,致力于让每个麻醉同行平等的提升自我。点滴共分享,不断求进步。
谢谢您的聆听。期待下周与您相约。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手绘: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