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本简书
每日发布一本简书,最高效方式了解一本书的内容
51好读  ›  专栏  ›  一本简书

10分钟看完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

一本简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6-26 20:23

正文

[一本简书]微博另发布两千字内再精简版和相关问题探讨


1938年蒋廷黻用两个月时间写就了这本《中国近代史》,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侵略的危机之中,同时也是中国开始现代化改革的百年之机。


当时的中国史学界认为中国近代史尚未到著书立说的时候,这本被蒋廷黻称为"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中国近代历史虽仅百年,历时不长但内容极为复杂丰富,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是他对中国近代史整体思考的集中体现。


《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  

  写于1938年
  原书5万余字,简写后约17300字

 上约7000字


简写 | 图图  编辑 | 为为 AURORA


作者简介


蒋廷黻(音同”浮”),1895 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生于一农家,1965 年病逝于纽约,享年 70 岁。在新中国成立前, 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49 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


在国共两党斗争中,尽管他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便是这本仅五万余字的《中国近代史》。

 


书的目录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书的简写


总论


近代中国的落后,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工业的欠缺。中国的优势有三:


一、中华民族的本质并不劣于其他任何民族;

二、地大物博;

三、中国并不是不知变通的老顽固,秦时的废分封设郡县就已彰显了我们的政治智慧。


而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根本上的问题,除了科学不及人、机器工业的落后,还在于民族观念的欠缺。西洋国家虽小,但在历次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深刻的民族观念。而中国一直以来强调的家族观念却如同一盘散沙,大而无用。从地缘看,近有1868日本的民治维新,和1861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给中国以启迪,远有1925凯末尔在土耳其的复兴,显示出要救国非彻底接受近代的文化不可。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


中英战争


以“剿夷与抚夷”为标题,实在是与中国一直以来的“天朝”心态有关。彼时中国尚不知外交的必要,认为外国皆“夷”,贪利而来。所谓的政治家派别,也不过是一些主张剿,一些主张抚。


彼时清朝只许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并限制外国人的活动范围。关税方面,朝廷原定的关税极轻,不过4%,但层层官吏通报下来,抽成竟能达到货价的20%,因此外商也很不耐烦。中国对涉外法权的不重视,其实也为日后埋下隐患,此处暂且不表。


乾隆年间,英国为解决通商时遇到的种种麻烦,决定借为乾隆祝寿之名,派马戛尔尼为特使来交涉。可惜乾隆只视他为蕃属贡使,并不接受谈判。其时欧洲正忙于法国大革命,也无暇顾及这次失败的和平交涉。十九世纪初,英国第二次派使节来华,然而嘉庆对英使的态度更差。


故而英国不但对中国的私人感情不好,也明白了和平交涉的道路走不通。为增加交易量,在中国的外商经过多年试验,发现鸦片是上等的商品。中国举国上下,则都认为用我们的银子换这有害无益的鸦片实乃大患。有的人建议以国货抵外货;有的人主张严禁吸食;有人则建议禁止贩卖。


彼时是道光当政,他指派林则徐赴广州查办禁烟,林的清誉使得举国官员都无异议。然而禁烟是个极复杂、困难的问题,绝非士大夫阶层唱高调可解决。鸦片是通商大利、印度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宗;国人染上烟瘾者也不会放弃;英国更早就不满我国闭关自守的自大态度,禁烟正好给英国以出兵借口。


1840年的这场战役我国称之为鸦片战争,缘于我国的目的是禁绝鸦片烟;英国称之为通商战争,缘于其希望能藉此获得更多机会和自由。因此就世界大势而论,那次的战争无可避免。


先说禁烟。林到广州后,先要求外商交烟,外商不肯,则派兵围起十三行,撤走中国人,使其成为外国人的监牢,且断绝饮食供给。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终于屈服,但他教英商把烟转给他,再以商业监督的名义交出,此一转手,英商的鸦片变为大英帝国的鸦片,借此将英国商人行为上升至国家层面。


查理·义律(Charles Elliot,1801—1875),出身于英国贵族。1834年随英国政府来华,1936年升为商务总监督。


林随后于虎门销烟,林则徐为彻底禁绝鸦片,要求义律保证日后不再做鸦片生意,义律自然不答应。于是为防再起冲突,林重修虎门炮台,并以粗重铁链封锁虎门入口,同时禁止茶叶、大黄出口(一种中药,清湿热、泻火,林以为次乃外国人生活之必需),以为足以抵挡外国军队。


大黄


布置好的种种防御,一开始的确有效,在与英国几只小兵船的冲突中,广东水师获胜;然而英军由小兵船改率海陆军队北上,随之而来的是定海失守、割地香港。


林则徐上书增加军费建设,而道光不愿花钱,对林则徐的军费请求大为光火。不愿花钱又器不如人,清军一败再败。终于,道光二十二年夏天,公元1842年,英军攻破广州一路直上攻抵南京,订立《南京条约》。


败因分析


战败的根本原因,仍是中国的落伍,一切都是中古的。道光、咸丰年间没有人领受战败的教训,直到1857年英法联军攻入京城,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关于为何鸦片战败后没有立刻开始维新,主要有三点:


一是国人的守旧性太重,不愿承认改革的必要。二是新政势必要动摇传统文化,这是士大夫阶层不能容忍的:科举出身的先生们恐怕有要失业的危险。三是所谓的士大夫阶级,即知识阶级与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大无畏的精神。即使有人清楚明白,可因着害怕清议的指摘而默而不言。林则徐便是其中一例。


当时的林则徐实则有两个形象:一个是主剿的,活在士大夫心目中,百战百胜,他们以为,林则徐遭驱逐全因奸臣琦善,林走之前,英人不敢开战,林走之后便开战。故而他们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而是奸臣误国。


真正的林则徐在贬职至广东后慢慢醒悟,他意识到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并将在粤搜集到的材料交给了魏源。魏源借此编撰出《海国图志》,书中提倡以夷制夷。后来日本文人将此书翻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然而林则徐不敢公开地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士大夫阶层不服输,也不主张改革。主张抚夷的琦善、耆英虽看清了中外强弱的悬殊并公开宣传,但他们对民族没有信心更无自信,只听其自然,不图改革。


博尔济吉特·琦善,清朝大臣,鸦片战争时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战败后签订的诸多条约中,时人最不满的还是五口通商,然而今日看来,条约的核心当是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即洋人在中国不受国内法律约束,如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和法庭的约束)。时人以为,对夷人最方便的治理便是让他们自己管自己,然而这一举措牺牲了国家主权,贻害不少,使中国开始丧失了海关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大量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只同英国订立该种条约已有许多麻烦,然而此时美、法两国皆派代表来华,也要求订约。其时正是抚夷派正得势,皆以为同意美、法两国的要求,便能令两国感激我们,并且让两国之间形成竞争,这是极其无知的。


此外,士大夫阶层传统的论调“民心可用”实为空谈(注:民心可用即利用民众对夷人的厌恶来抵御外敌。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无疑是自杀)。民心固不可失,可一般人民哪懂得什么呢?主政者应该负责指导舆论,如不指导,或指导不生效,这就是政治家的失败。


英法联军侵华


咸丰四年,剿夷派的叶名琛担任两广总督,相当于全国外交部的总领。美、法两国联合要求修改条约,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减轻关税、废除厘金(厘金是一种地方商业税,因初定税率为一厘即1%故名厘金,有着多、乱、杂的特点),叶名琛的应对方法则是不交涉、不接见,总之一概拒绝。于是外人只剩战争一条路。1857年,英法联军从广东一路打到大沽口,与清廷先后订立《北京条约》及《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侵华路线


彼时正直太平天国战争,清军本就自顾不暇,故而转变态度,愿意接受条约修改并且开口岸通商。1858年,咸丰自己逃避至热河,派奕䜣留守北京与外国使节交涉。奕䜣也是剿夷派,毫无新知识,但他有血性,且真心为国图谋,他看清情势,便毅然决然订立《北京条约》。


爱新觉罗·奕䜣,晚清重臣,洋务派领袖,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的弟弟,咸丰帝登基时封为恭亲王。


从此西洋与中国的关系更加密切,这一关系可福可祸,全看我们振作与否。奕䜣等人有着能毫不留恋过去的精神,大胆到国际生活中寻求新出路,这种精神若能早出现二十年,近代中国该大不一样。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内患


近代史上外交虽然要紧,内政才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要素。不幸中国社会当时已腐败不堪,那时的人一方面不知利用科学节制生育,另一方面又不知利用科学增加生产,人口愈多而荒地愈少,等土匪再起,人民更没有土地耕种,没有粮食无法生存,小乱变为大乱。


中国还有一种循环套,即开国君主善体恤民情,吏治昌明;几代之后,统治阶级欲望提高,愈奢侈,则贪污愈进,人民愈受压榨。旧社会中,政界是才子唯一的出路,有心事业者集中政界,专心利禄者也都挤在官场。旧社会的科举实在是有许多弊病,有志之士只有政界一条出路,但近代文化教人除做官外还可经营工商、行医、做记者、大学教授、工程师,不但名利两全,所得往往还在官场之上。


对于有人所说旧时教育不费钱,也未免过于乐观。前清一代的翰林,哪一个本人或是其父亲有当过苦力?旧日的大商业,哪一种不仗官势发财?


到了道光年间,我们的法制有名无实,官吏腐败,民生痛苦。西洋势力侵略起始时,正是我们抵抗力量薄弱时,我们遇到的难关,是双层的。


太平天国


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那一时代与环境下的产物。中国自古以来的民间运动都带点宗教性质,西洋中古时期也是如此。但太平天国与基督教产生关联,不过是偶然之举。


他称耶和华为天父,耶稣为天兄,自称天弟,同时他还吸收了许多三合会(一个排满的秘密团体)分子。他的运动以推翻清政府为第一目的,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以外(推动基督教、排除满人),他也确有社会革命的思想。他提倡男女平权,但自己蓄满妃妾。他颁布的田亩制度“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类似原始的共产主义,但并未实行。


我们可以说洪秀全对于宗教及种族革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社会革命则甚消极。他的运动当然是民间运动,反映了当时的民间疾苦和迷信,以及潜伏于民间的种族观念。


1850年夏天洪于广西金田起兵,其后便是不断的被进围与突围。直到1853年定都南京以后,他才开始他的建国工作。这三年是太平天国的顺利时期。一般国民不论贫富,都是守中立的。所谓顺民,便是太平军到了,顺从,贡献金钱;官军到了,也顺从,贡献金钱。他们对清政府绝无好感,加上官军纪律又不好,相比之下太平军还更守纪律些。


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 ,势力发展到18个省


但太平军又是造乱分子,破坏庙宇、毁灭偶像,令百姓无法过平安日子。土匪也爱在太平军经过地趁火打劫,故而百姓心中对太平军也不以为然。士大夫阶层则积极反对太平天国。尽管太平军排满,但洪秀全同时也竭力破坏几千年来的汉族文化,而满人虽是外族,自始即拥护汉族文化。此外对于士大夫来说,与清廷的君臣之分既定,不好随便作乱,乱虽易,拨乱反正却难,故而士大夫阶层对于种族革命并不热心。


太平军的顺利主要不在于太平军本身的优点,全在于它是一种新兴的势力,能拼搏,能牺牲。当时的官军,即八旗和绿营,则过于腐化,无纪律无操练。绿营虽有这样多的弊病,但在制度上也有一种好处,便是它仍是国家的统一军队,不是个人的私有武力。道、咸以前,地方大吏无人敢拥兵自重,私有武力,可说是太平天国内乱的意外副产品。


洪秀全攻得南京后,建设新朝代的痕迹愈发明显。他所期望的不是新国家或新社会,而是王朝。他深居宫中,追求宫女征选、金银敛聚、规定宫制,他的宗教后来简直变为迷信。快要灭亡时,南京绝粮,洪令人民饮露水,说露是天食。


这样的领袖不但不能复兴民族,且不能作为部下团结的中心。在咸丰六年,洪秀全的左右起了很大的内讧。经过此次的内讧。太平天国打倒清朝的希望完全消灭。虽则后来洪得了两个后起的良将,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最终还是被湘军打败,1864年曾国荃率兵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遂亡。


洪秀全的人格上及才能上的缺点很多而且很大,倘若他成了功,他也不能为我民族造幸福。总而言之,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


曾国藩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他成翰林时,正是鸦片战争将要开始的时候。他是湖南湘乡人,家世业农,没有政治势力作后盾,但湖南地方上的士大夫承认他的领袖地位。当时人民为自卫计,都办团练,团练是民间的武力,用以抵抗土匪。曾国藩的事业就是利用这种乡勇,加以组织训练,使它成为一支军队,即史上著名的湘军。


湘军火枪队


曾国藩是孔孟的忠实信徒,所选的官佐也都是他的忠实同志,他还是所带兵士的导师。湘军是支有主义的军队,这也成为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特别的原因。曾国藩利用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加强军队的团结力,他选的军官几乎全是湖南人,这些官兵又回本地招兵,兵士都是同族或同里的人,湘军的部下互助精神浓厚。


历史上他国的精神领袖很少同时能兼顾事业领袖,因为注重精神者往往忽略事业的具体条件,但在中国却不同,几千年来中国政教不分、官师合一的社会使得领袖必须兼精神与事业双层资格。曾国藩虽注重为人,并不忽略做事。他办团练,给兵士的饷额比绿营的待遇厚一倍;又由于湘军的作战区域是长江沿岸各省,曾国藩自始就注重水师。此外,对于军器的制造也颇费心,他用心罗致当时的技术人才,也常常督查检阅兵士的操练。


曾国藩想维持清政府,要救旧社会,但清政府反而嫉妒、排斥他。在长沙练勇时,旧时官兵不愿接受他带兵方法几乎把他打死;后来他成了大事,并不是因为清政府和官僚自动地把政权交给他,而是他们的失败迫使他们给曾国藩一个做事的机会和权利。


曾国藩


然而曾国藩所领导的士大夫式的运动能救国救民族吗?他救了清朝,当时清廷腐败举国皆知,士兵战斗力低下,而曾文正公带出的湘军战斗力有目共睹,其严于律己的为官态度吸引了一批士大夫,在朝中自成一股力量。


但是清朝并不能救中国,倘若他客观的诚实的研究清朝在嘉庆、道光、咸丰三代的施政,他应该知道清政府是不可救药的。他未尝不知道此中实情,所以他平定太平天国以后,态度趋于消极了。


至于他要救清朝则不难理解:一是旧礼教与士大夫阶层是他的凭依,他不能不忠君。二是他以为清廷经过大患难后,必能有相当的觉悟。事实上同治初年的北京,因为有恭亲王及文祥二人主政,似乎景象一新,故而历史上有“同光中兴”一说。


三是他深知中国历史,担心清朝的灭亡要引起长期的内乱。内战虽给人民无穷的痛苦,尚不至于亡国,但到了十九世纪,有帝国主义者绕环着,长期的内战就能引起亡国之祸,这也是曾要维持清朝最大的理由。


在维持清朝的大前提下,曾文正公的工作分两部分进行:一方面他要革新,他要接受西洋文化的;另一方面他要守旧,恢复我国固有的美德。革新守旧同时举行,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大贡献,也是曾最令我佩服之处。


然而曾国藩的守旧事业亦有流弊 。湘军初起的时候,精神纪律均好,战斗力也高。后来人数多了,事业大了,湘军就退化了。此外湘军充满了宗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兵士只知道有直接上级长官,不知道有最高统帅,更不知道有国家——所以湘军是私有军队的开始。


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


(《中国近代史》下 明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