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II期临床研究IMpower13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于2020年2月批准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依托泊苷/卡铂一线治疗ES-SCLC 的适应症。该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具有效应T细胞和B 细胞基因特征的患者联合免疫治疗的OS获益更明显,SCLC-I 型(炎症型)患者更倾向于长期生存(OS≥18个月)
[5]
。既往也有多个病例报道提示,携带融合变异(如
ALK
融合)的SCLC患者接受对应的靶向药物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6,7]
。对于SCLC患者,如何更好地研发及应用靶免治疗或许仍有待生物标志物的进一步深入挖掘。
2023年,国内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转化型SCLC可能从免疫联合治疗方案中获益。该研究共纳入47例
EGFR
突变的转化型SCLC患者,采用免疫联合疗法的11例患者被定义为I/O组,其余36例被定义为非I/O组。结果显示I/O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3%, I/O组和非I/O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1个月和4.1个月,未达显著差异。但I/O组的转化后OS(pOS)更长(中位pOS:20.2个月 vs 7.9个月,P<0.01)。探索性分析发现3例持续免疫治疗获益(PFS≥6个月)的患者中存在SFTPA1高表达,这可能是免疫治疗的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