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忙不忙
停下来听我说段故事呗
本期导读
看着标题你会疑问,脑残粉还能拉动中国经济?这不是开玩笑吗?虽说是一种夸张的形容,但你别不当真。现在偶像的粉丝们个个是土豪,而且他们的消费水平可能是你需要发挥想象力的。
到底是什么催生了这种粉丝经济?今天的“爆兔经济学”来聊一聊粉丝到底有多土豪?
今年第一季度,微博营收共22.13亿元,占新浪总营收的75%,这75%的营收主要归功于粉丝们。此话怎讲呢?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上月网站流传艺人范某某在微博发了张付费照片,需要60元才能查看原图,结果获得8万人支付。
没想到人家一觉醒来,就赚了480万。虽然微博VPlus会员澄清"范某某付费照片卖出480万"是不实的,因为60元并非单张图片的费用,而是开通半年VPlus会员的费用。
但此次事件告诉我们,粉丝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啊。假如你拥有一张吸引迷妹的脸,你也可以拥有无数为你打call的粉丝们,480万又算的了什么呢?
说到粉丝拉动经济,有一位艺人的粉丝十分土豪,到底如何土豪呢?我们就给几组数据就知道了。
比如,粉丝们为偶像庆生承包70家银行、30间咖啡店、500个KTV包厢以及500家影院的5000块LED屏播放庆生视频,涵盖了从北京、南京、杭州和重庆到港澳以及台北的各大商圈。
我想和你说,千万别让贫穷限制了您的想象力,上面说的那些都不算什么,如果偶像说想看星星,粉丝们也会毫不犹豫的送给他。而且,一送就是18颗。因为星星恒久远,18颗永流传啊。为了让偶像更好得看星星,粉丝们还特意送上价值27万的手控器。你要问这次庆生花了多少钱?我只能说,可能是个天文数字吧。
有的网友调侃说,这些粉丝的宣传组织能力简直能够秒杀4A公司。不过还真让这些网友说对了,超人气偶像所有的应援活动都有专业的粉丝公司来承包,大到周岁庆生,小到每次节目录制和演唱会举行,同时她们还会兜售各种偶像的周边产品。妥妥的是因为这些粉丝而诞生了一种新兴公司啊。
粉丝经济越来越受到了广告商们的关注,明星本身当然也不会错失这波赚钱的红利期。最近,范某某在某app上成为了最受追捧的美妆博主,这下好了,只要是她推荐的产品,第二天就会被各种代购买断货。
范某某看到了如此大的粉丝市场,立马就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同名美妆品牌。如今,越来越多明星通过电商完成身份的转变。不完全统计,天猫已有上百位明星开店了。
为什么粉丝都能成就一种经济呢?来看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怎么说的,它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阶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消费说到底就是在满足人类不同的需求。
原始社会、农耕社会,我们天天就在想怎么活下去呀。这就是满足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吃饱了,睡足了,才会想着和我要和家人聊聊谈,乐呵乐呵,交交朋友,这就是社交需求。
在社交的过程中,原来也就是排解排解空虚寂寞冷,慢慢就变成了我要获得家人,朋友,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尊重。现如今在大庭广众吵架的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尊重我,或者类似的台词儿。最高段位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能不让人羡慕嘛?
粉丝经济,显然不是为了吃喝这样的俗事而存在的,也不是为了安全,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心理需求,够得上是第三层次,社交需求,甚至在某些特定场合能达到更高段位的需求。
心理状态这事儿吧,其实说很难评判的。你可能不屑一顾,有人可能痴迷得不得了,恨不得给出全部,这样也就产生了粉丝经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粉丝都那么容易变现,成为经济。好比豆瓣、知乎上就有不少大神,他们就拥有很多粉丝,但是真想变成钱,难。知识付费的当下,按说也是一种粉丝经济的变种,好像进展起来比演艺界就差了许多。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说,要实现粉丝商业转化,有三个前提条件:粉丝有购买欲,有支付能力,有黏性可持续。而我要说的是,年轻人是追星的主力,热情而有的时候缺乏理性,自然愿意偶像花钱。喜欢知识的,一般都理性,理性吧,这掏钱包就有难度。您说呢?
无论如何我觉得这粉丝经济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的强大。
撰写整理:爆兔泉
音频:季苏平
图文编辑:爆兔泉
封面设计:山花少女
新浪微博: @极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