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年轻律师,当事人更加青睐有多年经验的资深律师,原因在于资深律师有两个优势:
其一,可以更加敏锐的判断案件的风险,并且凭借以往经验最大程度的化解风险;
其二,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法律问题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说白了可以做别人没有把握胜诉的案件。
这两点,都是需要经过若干年的积累和研究才能沉淀下来的能力。但是资深律师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往往太忙,时间非常宝贵。
因此选律师,仅仅看中经验年限是远远不够的,除了经验之外,还有两点特别重要:
A.律师投入案件的时间
如果仅仅是接案阶段出现,在承办阶段不能担任主办律师,或者也不能抽出时间进行质量控制和案件指导,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办案结果就有可能出现风险。行业中,老律师拍着胸脯接案,年轻律师硬着头皮办案的情况也不少见,最后案件不利,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对自身和行业的声誉也是不利的。当然,资深律师办案,并非是事事亲自亲为,这不仅不能合理发挥资深律师的经验优势,也对律所团队传承非常不好。
比较合理的模式是,老律师在最关键的环节,在那些年轻人无法替代的事情上进行把控和指导。比如案件评估、方案设计和承接阶段,案件的关键文书审核、庭审准备、沟通等环节,如此可以把资深律师的时间花在刀刃上。
B.律师的办案思维方式
曾经有一个知名企业的老总说,律师比专业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我对此深以为然。在司法诉讼中,我们常常也会遇到一些资深同行,他们在专业能力上技术非常精湛,几个回合下来就知道是真正的对手。但我们也会在复盘中,反思我们和对手身上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就是一个思维方式问题。
比如,在证据提交上,有的律师会堆砌式的提交大量证据,并不以达到证据目的为限度。结果是法官被大量无用的证据看得眼花缭乱,反而忽视了那些最重要的证据。
还有,在观点表达上,有的律师只要对自己有利的观点都要详细陈述,没有舍弃,不分重点。这种思维方式,无疑也会限制庭审的效果,导致法官对任何一个观点都不重视。尤其是在上诉案件中,这种思维方式显然达不到一击即中的目标。
所以,在同等经验能力情况下,那些重视案件并愿意投入时间,特别是在洽谈案件中展现了办案思维的律师,更值得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