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扬子晚报
新鲜事、有趣事、不平事、离奇事、为难事,欢迎第一时间微信我们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夜读|五种心态,成就更好的自己 ·  19 小时前  
南都周刊  ·  复播被封禁!被质疑吃相难看 ·  昨天  
人民日报  ·  【夜读】新年开工第一天,布局你的2025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扬子晚报

ATM转账有了“后悔药”

扬子晚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20 06:56

正文


临近年底,骗子愈发猖獗。

都说世上没有后悔药,

一年辛苦钱,疏于防范,就被骗走了,

找谁哭去?



别说,现在还真有“后悔药”


2016年12月1日起,央行规定,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转账的,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发卡行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在发卡行受理24小时内,个人可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从此,ATM转账多了一剂“后悔药”。



来看个真实案例:


中信银行北京世纪城支行就遇到过一件很悬的事。当天下午5点左右,一名女士行色匆匆来到支行自助服务区,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将卡插入ATM进行操作,支行引导员听到电话中不时传来“不要去柜台”、“直接到ATM机转账”、“不要告诉别人”的声音,马上很警觉的意识到客户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但是这位女士在值班经理的反复劝说后仍然无动于衷。


老办法: 想到客户即将承受的损失和痛苦,中信银行值班经理在这位女士即将转出款项的最后一刻,冲上去果断按下“退出键”,这才最终保住了这位女士银行卡里的35000元现金。


新办法: 央行新规出台后,遇到这种情况即便值班经理没有抢下客户的银行卡,这笔钱也不会马上到诈骗分子的账户上,客户多了24小时的后悔期。

友情提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