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再一次回到剑桥的查尔斯河畔时,首届年会的盛况如昨日般的清晰浮现在脑海里,纵使我们将见面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但依然克制不了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的脚步,向
第二届年会的盛会中央靠拢。
2018年4月29日,华人抗体协会第二届年会在位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校园附近的Boston Marriott Cambridge宾馆成功举办,近600位全球抗体同仁齐聚一堂,40多家赞助商助力华人抗体事业发展。会议期间,同仁们既聆听了抗体药领域的大咖们的精彩报告,同时
充分地进行了交朋识友,获取了一手咨询、发现项目、合作对接等等众多机会
。在第二届年会结束之际,本文快速带来此次年会的鸟瞰式报道。
会议首先由华人抗体协会顾问、第二届年会主席
王富宝
博士(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Sanofi)致开场辞,欢迎全球抗体界同仁齐聚波士顿,共同参与华人抗体盛会。
随后,
华人抗体协会创始人、会长
王守业
博士对在座嘉宾表示感谢,并全面介绍了华人抗体协会在近一年多时间的发展。 协会目前会员已经突破1200多名,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也突破万名。
近一年里,协会已经和众多国际会议主办单位和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比如Cambridge Healthtech Institute、Oxford Unineristy Press、新浪医药和知识分子等。同时目前协会的主要活动总结为“1111”工程,即1个每月一次的Webinar线上讲座,1个协会期刊(Antibody Therapeutics),1个每年一次的年度会议和1个“走进名企
”的系列
线下活动,并宣布涂智丹博士为候任会长(president-elect)。
接着,
William Str
ohl
博士(强生前副总裁)带来“Current Status of Therapeutics Antibodies—2018”的演讲,对当前全球抗体药研发管线进行了全面盘点。William介绍道,自2012年以来,每年都有超过6个以上的治疗型抗体被批准,目前全球有接近900多个抗体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抗肿瘤领域,涉及相关靶点为HER2、VEGF和PD-1/L1等。同时随着抗体药物技术的不断成熟,抗体药物的应用也不断延伸至抗炎症、心血管和神经领域等。此外,CAR-T为代表的T细胞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十分值得关注。目前全球共有217项自体和25项异体的CAR-T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应用到实体瘤及血液病的治疗中,市场前景广阔。整体来看,全球抗体药物进入创新研发阶段,新型抗体研发齐头并进,机遇与挑战并存。
紧跟着,
华人抗体协会董事会主席,信达生物董事长兼总裁
俞德超
(Michael Yu)博士带来了“Progress and status of immuno-oncology in China”的报告,全面介绍了肿瘤免疫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
在PD-1/L1方面,俞
博士介绍道,中国有29个新药已向CDE递交了IND申请,5个新药递交了BLA申请。在CAR-T研究领域,中国已经有153个已注册临床试验正在进行,15个在中国递交了IND申请,并提及了溶瘤免疫疗法的巨大潜力。随后
俞
博士
也详细介绍了信达生物PD-1药物的研发历史及主要研究进展。
俞
博士
坦言虽然国内
肿瘤免疫治疗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此领域跟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癌症疫苗方向上尚无进展,需要更多努力。
短暂的茶歇后,
NGM Biopharmaceuticals副总裁、Elpiscience Biopharmaceuticals Chairman of SAB,Teva(梯瓦)Global Biologics前副总裁
沈文彦
(David Shen)博士带来了“Antibody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towards novel and first in-class target: from denosumab, evolucumab, to anti-GFRAL antibodies”的演讲,重点介绍了GDF15受体(GFRAL/RET,GDNF family receptor alpha like/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的发现以及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随后,
刘诚
博士(Eureka创始人及CEO)带来了“TCR-mimicking antibodies: attacking Cancer’s Achilles’ Heel for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
的演讲,针对肝癌特异性肿瘤标志蛋白AFP (Alpha-fetoprotein),Eureka研发了针对AFP158的TCR模拟抗体,在肝癌等实体瘤治疗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上午会议的最后一个报告由
复宏汉霖的掌门人
刘世高
博士带来,刘博士的报告题目为“Development of biosimilars in China”,介绍了复宏汉霖在国内抗体生物类似药开发方面的经验。刘博士介绍道,过去几年基于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有限的药物可及性,抗体生物类似药在国内的发展方兴未艾,CD20、HER2、TNF、VEFG和EGFR成为研发最为激烈的5个靶点,
复宏汉霖有幸在此中四个靶点的项目均进入三期临床,HLX02项目同时还在全球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刘博士还认为,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临床试验成功率将是决定生物类似药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
结束了由成都医学城赞助的午宴后,会议精彩继续。下午的会议中,首先由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
傅阳心
教授带来“Targeting tumors with antibodies to improve immunity”的演讲,他以CD47和PD-L1两个靶点为例讲述靶向肿瘤细胞的抗体如何通过桥连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他认为CD47和PD-L1的共同靶向将有利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傅教授也认为1型IFN在控制各类肿瘤进展方面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靶向肿瘤IFN可能将有利于克服耐药性的问题,并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抗体。
接着,华人抗体协会顾问委员会主席、期刊主编
何苗壮
(Mitchell Ho)教授介绍了协会旗下的同行评审英文期刊《Antibody Therapeutics》的筹办情况。何教授隆重介绍了Antibody Therapeutics的Scope和Contents,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创办杂志的初衷--A platform for networking,educa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among members;A multidisciplinary forum for the global scientific community。 随后,
何教授
通过介绍therapeutic antibody曲折历史、开发技术的发展(hybridoma, phage display),以及肿瘤靶向抗体治疗所面临的挑战( good tumor antigens),提出了攻克肿瘤可能的发展方向—通过System biology platform来更加深入理解肿瘤,从而攻克肿瘤。而这也是我们协会创办Antibody Therapeutics的初衷。我们的杂志具有强大的Editorial board,并且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并呼吁大家积极投稿。
随后,现任齐鲁医药首席医学官、前Ambrx Inc.的首席医学官(CMO)
黑永疆
博士将带来“Challenges in the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的演讲。Dr. Hei 首先介绍了目前ADC药物开发的主要公司以及产品的销量。接着,Dr. Hei详细分析了大量ADC开发中临床试验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分析,Dr. Hei分享了总结到的经验,尤其是临床试验设计上的大量经验。最后,Dr. Hei对
2018年
两个
ADC药物的临床试验IMMU-132(TROP2-ADC)和Rova-T(DLL3-ADC)提出了展望。
下午的最后一个演讲嘉宾为
美国Fish& Richardson律师事务所(专利领域顶级律所)资深律师
Teresa Lavoie
博士,她带来了“Bio-innovation & Global IP Strategy--Practical insights”的演讲,介绍了关于多个抗体药物在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实用策略。
最后迎来本次会议的重头戏,长达一个半小时的
“中国抗体药申报美国IND的机遇与挑战”的专题讨论。
这个研讨会由华人抗体协会董事、赛诺菲(Sanofi)
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王富宝
博士主持。此次邀请的专家嘉宾阵容强大:
傅道田
(
丽珠单抗总经理、华人抗体协会顾问
),
刘世高
(Scott Liu)(
复宏汉霖CEO兼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