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什么是图灵测试? ·  昨天  
环球科学  ·  科学家造出了能光合作用的动物细胞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网

科普法“上新”,“网红”爷爷来打Call

科学网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1-24 19:01

正文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张楠


“有人问我,科研和科普哪个重要,我说肯定是两个都重要。”


1月22日,在南京市科技局、南京市科协主办的“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院士(专家)科普基层行活动上,“火山爷爷”、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阐述了他对“一体两翼”的理解:“要通过科研和科普‘两翼齐飞’,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科技强国。”


去年年底,全球唯一一部科普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布施行22年以来首次修订,在新时代迎来科普的新起点。


新修订的《科普法》强调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此次院士(专家)科普基层行活动是对新修订《科普法》的积极响应。


活动中,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王丽慧等分享了他们的洞察。


活动现场


“火山爷爷”话科普


刘嘉麒是短视频平台的人气科普up主。他以《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比翼高飞一一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奋斗》为题,展示了科学大家对贯彻落实“两翼”理论的深入思考,更诠释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科技创新或者科学研究,是科普的基础和理论。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延伸和放大。”刘嘉麒进一步解释,科研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认知,需要创新创造和发明,过程中充满了疑问和求证,是少数精英的事情。


而科普是把已经成熟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传播给广大群众,本质是大众科学。“所以科研和科普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他说。


刘嘉麒作报告


通过对比国内外科学素质的比例数据,刘嘉麒强调了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人的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根本体现,而科学素质则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科学普及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而科普工作不仅要传递科学知识,更要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同时,刘嘉麒也提及当前科普工作的一些短板。


以近年颇受欢迎的中小学生研学为例,他接触过一些,总体感受是“大家都在做,都在努力做,但有点同质化,缺少统筹规划”。


因此,他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科普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因“隐身术”出圈,他这次讲AI


“如果用什么‘化’来形容第四次工业革命,我认为是智能化。就是将智慧融入物理系统,将人工智能融入物理世界,特征是科学与技术交叉推动。”


褚君浩因在科学活动现场,借助特殊材料实现“隐身术”而火速“出圈”,还曾与“银发知播”群体成员共同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在本次活动上,褚君浩指出,智能时代的技术态势主要有5个方面。


一是传感器技术的广泛应用,如马桶盖、酒精测试仪、电子温度计、电子血压计等日常生活中的传感器,以及更高端的如人体感应灯、触摸屏、自动感应门等。


二是新材料的发展,如一种能够感知光、热、声、力、液体流动、共振、磁场的微机电材料系统,可以制成微小的高灵敏探测器。


三是人工智能和智能化设备的发展,如高铁、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等交通工具及其智能化发展,人形机器人及其智能化。


四是红外探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如风云卫星、月球探测、火星探测、深空探测上的应用,以及遥感遥测和上海地铁系统等安全报警系统。


五是光电能量转换器件的发展,如高性能光伏技术,以及光伏与制氢、5G通信、新能源汽车、建筑等领域的结合。


褚君浩作报告


他以《智能时代与科技创新精神》为题,从智能时代科学技术态势、传感器与核心元器件、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培养科技创新精神等方面作主题报告,讲述具体、细致,迎来与会者的追问。


来自南京现代科普场馆联盟的参会代表提出的问题关于青少年教育:AI对话的月活量已经过亿了,答案基本上都挺靠谱,有些孩子会因此认为不需要进学校学习了,可是这合理吗?


“AI是很好的工具,但它提供的只是碎片化的知识,以及碎片化的学习经历,不能够提供系统完整的、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体系。学生只有具备学习知识的系统能力,才能更好地应用工具、创新工具。”褚君浩回答。


社会协同推进科普工作


新修订《科普法》的公布实施,是科研、科普界的重要事件,如何在工作中抓好贯彻落实,是科技相关的各部门、单位共同关注的课题。


“在新时代,科普工作有新的使命和定位,需要与科技创新紧密衔接,聚焦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王丽慧从修法的原则、主要考虑、篇章结构和重要修改等方面对新修订的《科普法》进行解读。


她同样也提及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社会各界对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强,越到基层科普工作开展的难度越大。


再比如高质量的科普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我们身边已经充斥了各种各样的科普产品和服务,但产品还不能够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服务也未必是受众想要的。”她的观点与刘嘉麒不谋而合。


还有非常典型的现象是科普队伍建设滞后,以及农村科普(技)活动场所有所减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的体制机制。”她强调。


王丽慧作报告


王丽慧的报告亮点颇多。她还指出,新修订的《科普法》首次提出了“科普产业”,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提升科普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


对于科协等相关科技部门,她建议,要发挥好搭平台的角色,一方面,运用群团组织优势进行供需对接,鼓励结合需求为科普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科普企业壮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部门资源优势,与文旅、体育等产业融合开展工作,促进科普+产业的发展。


关于“两翼”的讨论与推动不会因活动的结束而落幕。刘嘉麒寄语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待大家把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担牢牢扛在肩上,不断推进融合发展和创新实践。


褚君浩则分享了自己办公室墙上的对联,与大家共勉:勤奋好奇追求科学真理,踏实渐进实现跨越创新


编辑 | 方圆

排版 | 华园

合作事宜:[email protected]

投稿事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