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时代的来临,使得第三阶梯也就是东部地区在经济潜力上,开始占据了明显优势。这其中最大受益者又是有河、海之利的三角洲地区。比之纯粹的海港城市,身处河口位置的都市,即可得海洋之便,又可通过水路向内陆延伸腹地。以广州、上海为核心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的两大高地,便是得益于这种位置。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一个多世纪都处在一个5000年一遇的转型期。人类凭借对化石燃料的开发运用,进入了经济和生活指数高速发达的工业时代。只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先后不同。具体到中国,虽自清末洋务运动起,就试图搭上工业化的班车,但鉴于船大难调头的困境,这个调整过程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算进入了快车道。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当下的中国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了弯道超车的进程。为此我一直认为,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可以见证这一切,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能够从这些变化受益。
为什么要先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呢?很简单,从地缘角度来说,工业化指数与城市化指数是正比关系。化石能源的利用,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农业效率及产量,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又需要制造业、服务业来满足。这些都因素促使人口向城市,尤其大城市集中。
当然,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还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逆城市化,典型代表就是美国。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开始逃离大城市。然而每一种现象都有植根于相应的地缘背景,这种情况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并不会在中国出现。也就是说,不管你愿不愿意,摊大饼式的都市圈都将是资源最集中之地。东京都市圈汇集了1/3的人口,50%的GDP、首尔都市圈汇聚了将近一半的韩国人口,以及7成的GDP,才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未来的景象。往深层次说,这种现象与东亚整体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有关。也是东亚地区能够紧随欧美,进入发达工业体序列的源动力(同时是唯一能做到的地区)。
在中国现已存在的都市圈中,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已经现实存在的,并不需要太多的行政干预。这两个地区之间比较的话,长三角因为上海有公认的综合优势,城市间的自然协作会更加有序;珠三角的话,则因有广州、深圳、香港这几个各自优势的龙头竞争者,还需要更多的调整和平衡。真正需要大费周章设计的,是黄/渤海地区。
从位置、资源、海洋、人口等各个角度来看,黄渤海地区无疑将产生中国第三大都市圈。同时,又因为北京政治中心的存在,以及天津直辖市的定位。这个都市圈的产生之地不可避免的会向北,也就是向渤海地区倾斜。纯粹从长三角、珠三角因海而兴的经验来看的话,有海可依的环渤海地区,似乎有机会形成第三个都市圈。然而问题在于,环渤海地区本身的“地中海”格局,天然缺少聚合力。沿线的每个城市,对其它城市也没有绝对的优势,以促成以自己为龙头的合作关系(更多是竞争关系)。因此,即使“渤海湾跨海大桥”将来修通了,环渤海湾地区也只是个经济上有所关联的“经济圈”,而非水乳交融的“都市圈”。
渤海湾无法成就都市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北京的存在。北京并不是天然的经济中心,它与渤海的地缘联系更多是通过“天津”来实现的(天津最早就是拱护北京的“卫所”)。现实的情况是,在中央集权的大文化背景下,政治中心天然会成为文化、经济中心。北京能够位于超一线城市之列,完全是因为政治对资源的吸附力。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北京,也存在于各省的省会之中。有鉴于此,环渤海地区中与北京相接的天津、河北两地,在规划自己前途时,无可避免的更多关注北京的动态,而非渤海圈中另两个成员:山东、辽宁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必须包括北京、天津,并以河北为腹地的“京津冀都市圈”,便成为了中国第三大都市圈的唯一候选地。
以一个特大型市为中心,摊大饼式的营造都市圈,是都市圈自然形成的一般规律。北京毫无疑问的将是“京津冀都市圈”的核心。问题在于北京的位置过于靠北,以此为核心的话,不可能覆盖整个河北。记得几年前写《中央之国的形成-战国部分》时曾经说过,经过数百年磨合而成的战国时代,是最能反映中国核心区地缘结构的。在地理环境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当时形成的一些地缘分割线,今天依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