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蹊
地理蹊(xi),将地理知识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恶 魔 之 眼 !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琉球群岛自然人文考察报名 ·  昨天  
中国国家地理  ·  这种纳木错,千万别错过 ·  3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古埃及历史文明考察报名 ·  3 天前  
大皖新闻  ·  今晨,新疆连续地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蹊

闲话地理 | 秸秆焚烧是不错的选择

地理蹊  · 公众号  · 地理  · 2024-11-17 19:22

正文

欢迎大家检索、浏览及关注同类型公众号“㱏史蹊”:

一、 秋收时节,秸秆“燃”起来

每年的夏秋时节,秸秆(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的茎叶)禁烧就成为各地一项主要工作——农村露天焚烧秸秆和烧草木灰现象进入高发期。但是,“年年禁烧年年烧”,农民的秸秆问题难以解决。一般认为,秸秆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还容易引发呼吸道等相关疾病,同时还有可能 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形成火灾隐患、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城市形象。


二、 秸秆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饲料化


为高质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不少地方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基料化(一般指有机肥基料)、燃料化、饲料化。比如, 通过开展“蚕沙+秸秆”发酵堆制生物质肥料试验,成功研发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高质量有机肥。 燃料化利用方面,将水稻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供应给烘干中心。此外,还有 推广“秸秆—饲料”循环生产模式,加强农牧对接, “由草变奶”。


三、 秸秆焚烧是不错的 选择


对于普通农户来说,秸秆焚烧是不错的 选择 :一者,焚烧秸秆的操作简单,既省事,又成本低。二者,焚烧可以灭除秸秆携带的病菌虫卵,杀灭表层土壤中的致病微生物和草籽,减少土传病害和草害(秸秆里边有大量病菌、虫卵,温度、湿度适宜时,或使得病虫害加剧)。三者,秸秆焚烧后的草木灰富含钾元素,可补充耕地钾肥等。


四、 秸秆是很好的资 源,一把火烧掉可惜


秸秆是很好的资源,一把火烧掉就是浪费资源(如秸秆中的有机质和氮养分等)。在旧时,秸秆是农村用能、养畜、房屋修缮等提供原材料。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除了就地焚烧,最简单省力的处理办法就是就近秸秆还田——季节性种植的或者轮作的禾本科粮食作物,可在整地时直接粉碎还田翻耕入土,这样既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


五、烧了几千年,今天不能 焚烧 秸秆了?

旧时农村,就有露天焚烧秸秆,但焚烧的数量(面积)较小,且时间并不集中。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种植面积和单产的不断增加,秸秆产生量也随之增加,同时随着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及商品能源供给能力增强,秸秆作为炊事取暖的薪柴等用量大幅减少,秸秆出现季节性、区域性和结构性过剩,(集中时间段)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日益突出。



六、 为了禁烧,有关部门“不择手段”


为了禁烧,有关部门可谓是“不择手段”,每年各地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严防死守。比如,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管控,集成片区所有的高空瞭望,并能对火点进行AI智能识别并告警,并第一时间推送给基层管理员、执法队员和网格员。另一方面,线下巡查组进行全覆盖巡查,同时对重点镇街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无人机巡航,确保焚烧火点第一时间整改到位。


七、 秸秆不能随便烧,但离田还田都存在弊病

还田的主要问题在于随着秸秆的增多,每年都还田,土壤“吃不下”这么多秸秆。 如果秸秆没有彻底腐烂,一是会造成烂根、缺苗等,二是会为病虫害提供温床,导致病虫害盛发。 离田的主要问题在于一些地方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仍然偏少,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不足,秸秆离田后运输、储存成本高,很难及时处理。 此外,秸秆打包离田,还会刮走一层肥沃土壤,处理不及时还会耽误农时。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之王

审核 | 利之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理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