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太爷
高太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攻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学习可以很快乐,生活可以更美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新型情感暴力”正在祸害千万孩子,也许你就是 ... ·  3 天前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新型情感暴力”正在祸害千万孩子,也许你就是 ... ·  3 天前  
夏天的陈小舒  ·  平时都会,一考就废?读不懂题该咋办! ·  3 天前  
夏天的陈小舒  ·  平时都会,一考就废?读不懂题该咋办! ·  3 天前  
壹心理  ·  为什么“不好惹”的人,反而更受欢迎? ·  6 天前  
盛和塾  ·  稻盛和夫:避免可以避免的错误 ·  6 天前  
壹心理  ·  这可能是东亚小孩一生最稀缺的能力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太爷

摆脱低水平的勤奋陷阱,获得高水平的反思能力

高太爷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4-15 21:47

正文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我的朋友Spenser,他在我们圈子里,属于传奇般的存在。两年前还是年薪一二十万的普通职场人,两年后,年收入上千万;已经是职场大咖的他,坚持原创写作,分享独特和深刻的思考,文章经常刷爆朋友圈。


如果你想了解他是怎难做到的,或者希望和他一样,实现自己职场的迅速崛起,我强烈建议你关注他个人原创公众号:Spenser。


这可能是我见过最优质的公众号之一了。



我有个不太阳光的性格特点:喜欢观察人和分析人。


互联网时代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意味着财富重新分配,阶级流动活跃。让一小撮普通人脱颖而出,站上浪潮之巅,实现财富和影响力的飞跃。


而现代的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感觉这个时代,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也就平平淡淡地度过这一生(虽然也不是什么坏事)。


但我相信有更多的人,其实是希望成为那些在这个时代里崛起的普通人,但问题是,他们有心,也有力,却不知道方向在哪里,迷茫,无奈。似乎总有一个看不见的天花板,你明明知道上面的天空很美,但就是上不去。


这两年,我很幸运,因为自己公众号的体量起来了,积累了自己的影响力和个人势能,同时,认识了一大批各个行业顶尖的牛人,比如年纪轻轻就去百度当副总裁的李叫兽,比如当年尊为偶像又一直红到现在的李笑来老师,与他们一起交流,甚至一起共事,听他们的思维方式,看他们的行动做风。


然后当我尝试复盘分析这些人的崛起轨迹,发现似乎总有一条隐秘的力量,引领着他们成为了金字塔间的那一小撮人。


我尝试挖掘,提炼,总结,得到了金灿灿的九个字——刻意练习的深度认知。


真的,牛人的认知层次,和普通人就是不一样的。




普通人是舆论认知
  牛人是底层认知


舆论大多是被媒体控制的,永远不要完全信任媒体,更不要被媒体绑架。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对于很多事件和世界的认知都是来源于媒体,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媒体提供给我们的事件就是客观的,媒体提供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于是我们的大脑就变成一头懒猪,吃着媒体喂给我们的速成品。


但是,随着自己也不知怎么就成为了这个时代所谓的自媒体人,自己生产的内容开始具备媒体属性,这时,突然发现,媒体人其实是最不客观的一帮人。


因为多数媒体,关注更多的是热点带来的传播属性,以用来获取流量;而不是完全地关注事实本身,除非这事件本身具备传播价值。


所以,只有少数的媒体,用高质量的内容在引领;而其余的媒体,利用人性的内容在迎合。


而可悲的是:做引领的媒体,大多小众,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大多不挣钱;但做迎合的媒体,却赚了很多钱。毕竟“奇葩说”这种叫好又叫座的干货泛娱乐节目,终究太少。


导致结果是,大多数人对于事件的分析和判断,从来不是一手的,而是经过媒体喂养的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看着好像有道理,却不去论证,懒得探求根本。


比如媒体说乐视是庞氏骗局,他们就跟着说乐视不行了。


就好像现在舆论鼓吹,经济不景气,资产泡沫,你也说经济不行了。


但对于牛人来说:


每一次资产价格的低潮,都是静心学习研究的时候,为了下一次资产泡沫做好准备。


所以说白了,很多人的所谓独立思考,既不独立,也不思考。




普通人是经验认知
   牛人是行动认知


人性中有个弱点,当我们遇到与过去不一致的观点时候,就会触发我们的惯性思维来防卫。


比如表面现象是公众号的红利已经结束了,然后你就也嚷嚷说红利结束了,但你不愿意再进行深一层思考,你不了解好内容是永远稀缺的,现在正是做个人内容最好的时候。所以内容风口是和你没有关系的。


你不愿去思考这一层,是因为和你的想法冲突了。


进而导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么按照过去的经验,要么按照所谓成熟的规定,没有想过要去打破常规,更不会去刻意思考创新。


美团的王兴说得更犀利——“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甚至有些行业精英,他们其实也被束缚在一个既成的思维框架里,只不过他们的框架,看起来更高级罢了。


而牛人在看待一个和他观念相冲突的结果时,一般会多问几个为什么:真的是这样么?是不是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他们一定会不断深挖,以求看到事件的真相和本质。


因为你要相信,你所看到的,一定是表象;正如这个世界的真相,往往是under the table。



现在的我,渐渐地不愿听那些所谓正确的废话,而更愿意听一些更偏激更冲击的观点,哪怕会颠覆我原有的认知。


我当年的几个抉择,比如辞职来香港念书,大家都说年龄太大,成本太高,我却认为不离开的成本更高;比如毕业后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做销售,很多人说你的硕士学历做销售太亏,我却认为迅速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是第一步,再去谈未来。其实每一个决定都是被不理解甚至反对的,说我激进,说我功利,大多数人以“关心”的名义劝诫着我;但是如果我听了他们的建议,我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同样的人,当年说你傻逼,现在夸你牛逼。这就是舆论。


只有深度的自我思考,才会带来认知的优势;普通人是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而牛人是用未来的眼光来判断。


未来的竞争,只会更同质化和白热化,理解的深度决定着结果的巨大不同。


我反而更加相信大众普遍认知的反面,更像是未来真正的样子。


真正的学习,都是发生在行动之后。




普通人只一味提升技术效率
   而牛人提升认知效率


很多人抱怨说,我也很努力呀,但是怎么就上不了一个台阶呢?


因为,只知道提升技术效率的人,一味地希望通过复制前人道路寻找成功,都陷入了“低水平勤奋陷阱”


我们就像在跑步机上汗流浃背的人,看似辛苦,却一直到不了远方。


这导致的结果是,你在一个行业进行所谓的时间积累,能力增长会越来越缓慢,过了几年后,你便会觉得自己遇到了职场的瓶颈期。


为什么很多人明白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你觉得一个观念很有道理,然后生活照旧,那就不是道理,只是信息,而信息转化不了行动,就只是数据和文字,是没有价值的。


即便你想转成行动,却往往不知如何。因为没有做提升认知效率的刻意练习。


我对于刻意练习最好的定义就是:


“妓女不是有了性欲才接客,作者也不是有了灵感才写作”。


“刻意”,指的是摆脱原来舒服的习惯和流程,变得不舒服,和自己较劲。


试图想一想,在基本功扎实之后,自己做的事里能不能产生一些跟前人不同的思考和进步。最初的行动尝试也许莽撞,但试得久了,你会在自我刺激中摸索出一套新的方法论。


我对我团队的人说,永远记得,不要只是执行我交给你们的任务,那样只会成功得把你们训练成可被替代的三流人才。简单的执行是不需要深刻理解的,只是变相的体力活。一个任务,你能不能给出一个连我自己都没想到的方案,给我惊喜,那才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


你会很痛苦,很没有头绪,很抓狂,很烧脑,但你一定会在这过程中,完成蜕变。


最后想说,舒适和成长永远不可兼得,但我们还是应该感到庆幸,这个时代终究还是给愿意奋斗的年轻人留下一道破局的窄门,这个破局的点,也许在于能否——


“摆脱低水平的勤奋陷阱,获得高水平的反思能力”。


END


这篇文章是不是很有深度,长按下方图片二维码,和我一起关注Spenser,更快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