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机构需要在两条战线上突围,才能使其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一方面,慈善机构要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借此开展政策倡议并扩大服务范围。但是,政治关联既有好处,也有风险。同政府部门走得太近,会让慈善机构丧失独立性,甚至使其不得不委曲求全。
另一方面,慈善机构要同企业搞好关系,获得企业的慈善捐献,为慈善事业赢取资金支持。但是,企业的慈善捐献往往是“看人下菜”,捐赠是冲着慈善机构背后的政府部门而去的。企业希望通过慈善捐赠赢得政治合法性,使政府部门为企业发展开绿灯,或者至少不为难企业。
由此可见,同政府部门有政治关联的慈善机构可以大做文章,通过政治关联而吸引企业的慈善捐赠。这项研究表明,非营利组织的政商关系会为其带来间接影响,即政商关系会吸引企业的捐献。
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政治嵌入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为什么慈善机构可以通过政商关系而获得企业捐赠。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一个组织同某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会影响其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政治嵌入理论则认为,组织之间的关系具有跨界性,并会为组织带来额外的收益或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政治关联可以是组织嵌入,即慈善机构与其主管部门的正式关系;也可以是个人关系,即慈善机构负责人因为在政府部门的工作经历而建立起来的政治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慈善机构的政治关联也可能令企业望而却步。比如,政治关联可能令企业担心其捐赠的善款被挪用和滥用,因为政府部门对慈善机构往往有生杀予夺之权。如果政府官员腐败,因为政治关联而导致的慈善丑闻,也可能令企业蒙羞并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与组织层面的政治关联相比,个人化的政治关联更加不稳定,风险也更大。企业看中的是政府官员的职位,但是他们的流动性很大,官员失宠、落马或卸任,都可能让企业的政治投资付之东流。与此同时,政府官员希望“在其位谋其‘利’”,这令企业被寻租的风险加大。因此,企业更加看中组织化的政治关联,因为它更有稳定性、可预期性和可持续性。
外资企业需要赢得东道国的政治关联,但同时可以得到宗主国的政府支持。如果同东道国政府走得太近,跨国公司也可能在本国市场丧失信誉。相对来说,内资企业对政商关系的依赖性更强,因此更有可能对慈善机构的政治关联感兴趣。内资企业也更加熟稔国内政治环境,知道如何识别并投资政商关系。因此,慈善机构的政治关联更有可能赢得内资企业的慈善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