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秦朔朋友圈
秦朔朋友圈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牵头创立的一个新媒体与专业服务品牌,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节目、音频节目等。内容聚焦于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关注重点为全球和中国财经商业热点、企业家精神、创新与发明创造、商业文明探索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呀,又地震了,还是墨竹公卡地区 ... ·  3 天前  
大猫财经  ·  一个兽医,套现30亿的操作…… ·  4 天前  
华尔街见闻  ·  风衣鼻祖Burberry,要被卖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秦朔朋友圈

应对有效需求不足,能否推行“新鸟笼经济”?

秦朔朋友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0-30 00:00

正文

  • 作者:鄢一龙 / 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607篇原创首发文章

提要: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由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阶段,中短期是有效供给问题,但长期看还是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为了拓展有效需求,我们可以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加入私人和公共两大分类,把三驾马车变成六驾马车。


“新鸟笼经济”参考鸟笼经济的思想,立足有效需求不足、信息技术革命、公共品增大的趋势,根据公共品、混合品与私人品的性质不同,实现市场、信息、计划机制结合,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结合,利润导向与按需导向结合,自由竞争逻辑与共同体逻辑结合,发挥“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复合优势,以创造比自由市场机制更持续的增长机制。

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


对当前的中国经济,大家有共识的是,经济发展已经由紧缺阶段进入相对过剩阶段。其中有供给问题,即有效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但更长远来说,还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如说降成本,其实空间已经很小。有效的供给改革如推进创新与结构性调整,根本上是因为激发了潜在的需求。


中国经济发展更长远的挑战是有效需求不足。我们现在面临的状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为追逐利润而生产,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生产,随着生产率越来越高,需求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所以会导致生产过剩,利润率下降。马克思说:“积累啊,积累啊!这就是摩西和先知们”资本的复利式的无限积累与有效总需求的有限扩张是矛盾的。


资本无限积累的特性会导致持续性的产能过剩与生产过剩,进而导致资本投资回报率持续下滑。亚当•斯密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他说:如果一个国家的资本增加,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减少,资本的竞争加剧,资本产生的利润必然减少。根据布伦纳计算,G7国家的净利润率从1950-1970年的26.2%,下降到1970-1993年的15.7%。2001年美国非金融企业的利润率处于战后最低水平。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也都观察到同样的趋势。

 

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突破有效需求边界,包括发动战争、产业转移,也包括在虚拟产业中追逐更高利润等,最根本是创新。但创新也有一个瓶颈,大家可以看到,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一个又一个新产品出来,市场马上又被填补,创新进一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未来我们和欧美国家一样都会面临有效边界不足的瓶颈。


需求侧的“六驾马车”


经济学告诉我们需求就是三驾马车,投资出口,而这里可以增加一个维度,将私人公共分类。这样,三驾马车会变成六驾马车:公共投资、公共消费、全球公共品,企业投资,私人消费以及出口。(见表1)

 

| 表1 需求侧的六驾马车


在新的分类框架下,我们可以看到有大量潜在的需求尚未得到有效供给,可以利用市场优势与社会主义优势加以充分挖掘并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支撑中长期中高速增长。


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公共投资需求空间,包括基础设施的升级,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生态环境、国防、水利等各方面投资都还有很大的欠账。同时,公共投资也会拉动私人企业投资需求的增长。

 

在公共消费领域,除了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大量人民的基本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在私人消费领域,由于贫富差距较大,大量的中等及以下收入人口的消费需求并未得到有效释放。在全球范围内,占世界80%人口的南方国家,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而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失灵问题突出。

 

虽然存在着潜在的巨大需求,但由于消费需求与购买能力在人群中不匹配,长期需求与短期收益不匹配,公共需求与私人利益不匹配,使得其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这就需要利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复合优势,将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持续扩大总需求,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长期利润率下降的危机。


新鸟笼经济


改革开放后,陈云提出了“鸟笼经济”的设想,经济要搞活,就好像鸟儿要飞,捏在手里就死了,但是要有个“笼子”,不然鸟就飞跑了,他说的“笼子”就是计划指导。



我在新书《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的四个三十年》中提出一个看法,参考鸟笼经济思想,可以建立一个“新鸟笼经济”机制,即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公共品增大的趋势,根据公共品、混合品与私人品的性质不同,实现市场、信息、计划机制结合,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结合,利润导向与需求导向结合,自由竞争逻辑与共同体逻辑结合,发挥“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复合优势,以创造比自由市场机制更持续的增长机制。


激发潜在的公共投资并不是简单地依靠投资刺激经济,不是靠政府举债拉高杠杆率然后拓宽投资渠道,而是建立一个国家与市场的金融共同体,来激发潜在需求。目前,由于市场失灵阻碍了市场资金与公共投资需求的结合。一方面,市场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但是缺乏投资与获利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公共投资周期长、外部性强、不确定性强,私人资本不愿意进入。


金融创新实际上可以在这方面做大量的工作,构建国家与市场金融共同体。例如,复旦大学的史正富提出,设立担负国家战略使命的准市场型战略投资基金体系。由央行与国家财政提供引导基金,形成国家战略引领、国家资金带头、多元资本混合的长期投资基金。这种基金在中、短期难有回报,在长期具有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

激发潜在的公共消费需求,同样需要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首先,需要探索个人、集体、国家共同体的民生品提供机制。原有的单位体制解体之后,本来希望用社会化的组织力量形成民生问题的解决机制,但实际上,原子化的个体被抛入到市场洪流中。在过度市场化的环境中,随着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必需品的价格上升,作为劳动者个体,无论如何努力,已无法靠个人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广泛探索共同体的解决机制。


第二,坚持民生领域改革的公益性方向。现在的一个问题是,收入越来越高,但生活却还是感觉压力巨大。根本上是由于住房、医疗等民生基本品领域的过度商品化、甚至金融化。民生品是极低价格弹性的必需品,民生领域不能作为一个产业来做,而是要坚持民生领域改革的公益性方向,回归公益性的改革。


第三,探索基于使用价值的民生品配给制。实物配给制固然有其问题,但是也有其优点,就是回归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避免了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背离。北京的二手房十几年市场价格翻了十几倍,但是从使用价值上基本没有变化,其中有大量寻租空间。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核心就是住房要回归它的使用价值。探索基于使用价值由共同体共同承担的民生品配给方式,将使得大量的寻租泡沫挤出。以住房为例,如果对于居民的第一套住房,按照一定条件,采取实物配给制的方式供给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交易的共有产权房,由于土地是公有的,建造成本实际不高,就可以以很低廉的成本,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中国梦。


最后,探索非货币化的基本公共消费制度。可以尝试逐步推行基本公共消费制度,设立基本消费的衣、食、住、行场所,网络购物也设置基本公共消费区。公共消费还包括公园、健身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公共社交场所的免费开放与提供。创造性恢复票证制度,每个公民按照一定的配额领取基本公共消费券,不能兑换现金,该券只能在基本公共消费区使用,同时公共消费区的商品禁止用货币购买,这种制度安排可以和共享经济、社会服务积分结合起来,避免成为养懒人的制度富人可以将消费券捐赠或者转让(换取社会服务义务的免除)给穷人使用。通过基本公共消费券制度可以逐步使得所有人不论贫富的基本生存需求都可以以非货币化的方式得到满足,又可以释放巨量的社会需求,提高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为经济发展创造机会。



总之,我国的市场经济探索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市场经济叹为观止的财富创造能力与丛生的弊病,国人已经目睹与体验,中国既没有条件像美国一样成为金融帝国来转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不能重蹈日本等国因产业空心化而进入高收入陷阱。唯有利用社会主义固有优势,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升级到2.0版本,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和健康。或许,我们可以借鉴陈云当年的智慧,把它称为“新鸟笼经济”。

  • 作者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著有《目标治理:看得见的五年规划》、《2030中国》(合著)、《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合著,畅销书)。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qspyq2015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spyqsw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