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南智能制造
华南智能制造生态枢纽与赋能平台。提供智能制造产业研究/咨询规划/专业培训/媒体推广等综合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DearAuto  ·  听非哥,不堵车 ·  昨天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抵押解押上牌过户,全国可做 ·  2 天前  
哲学王  ·  有了权力后,就懒得再装了 ·  2 天前  
驾仕派  ·  方程豹豹8/问界M9: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南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背景下,制造企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华南智能制造  · 公众号  ·  · 2024-03-13 17:30

正文





破解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难题,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 远远不够 的,既需要“走出去”,通过考察学习等方式进行提升,也需要“引进来”,荟聚更多的人才培养资源,此外更需要搭建一个能够持续学习的平台,打造学习型组织。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应当充分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学以致用,使智能制造推进能够取得实效,才能真正助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 文章信息 -


本文由e-works原创发布。


某高科技电子制造企业(下文简称,A公司)是大型的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主要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超小型计算机、存储产品、服务器和智能物联设备等。 其智能制造能力和水平卓越,是国家评定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工信部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智能制造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 如何建立和培养一支复合型的人才队伍,掌握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并善于为我所用?如何持续提升智能制造团队的规划能力、实施能力和服务能力?如何实现智能制造理论与智能制造实践的知行合一?如何有效地借助智能制造厂商和咨询服务机构的外力?如何正确进行软件、硬件和自动化系统的选型、实施与落地?如何实现智能制造系统的持续改善与优化,更好地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而应对市场的动态多变?如何实现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聚焦于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然而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知识体系的构建也需要长期积累。对于A公司来说也是如此。那么,其是如何破局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难题的呢? 本文将结合其智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探寻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之道。


四级培训体系支撑数字化人才培养

作为集团下属企业,A公司的数字化建设紧跟着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步伐逐步推进。在初始阶段,由于员工的数字化意识不足,给数字化转型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A公司把提升全员数字化意识作为了数字化人才建设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享数字化技术知识,引入数字化在线课程、开展数字化训练营,构建起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四级体系。(图1)

图1 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1.组织Digitalk,提升数字化意识
为了提升全员数字化意识,A公司不定期组织数字化学习活动--Digitalk,邀请企业内部专家分享数字化转型基础知识,组织员工展开讨论,借助Digitalk这个数字化交流平台,提升全员的数字化意识。

2.开展Digicamp,分享数字化技术知识
在数字化意识提升的基础上,A公司下一步开展了Digicamp活动,分享数字化技术相关知识。知识内容围绕着企业的智能制造战略目标,以“端、边、云、网、智”的技术架构展开,同时结合A公司现有的各类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各个智能制造项目实施落地的经验,整体提升了员工的数字化能力。

3.引入外部资源,搭建在线学习平台
随着数字化培训工作的逐步深入,A公司发现仅依靠内部的知识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A公司引入了外部资源--e-works在线学院。e-works在线学院是e-works打造的智能制造在线培训平台,围绕着智能制造体系架构、使能技术、规划应用、选型实施等多个维度,提供了大量的智能制造专家培训课程。借助e-works在线学院丰富的内容资源,大大拓宽了员工智能制造的视野与能力。

4.走进标杆企业,探索前沿实践
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A公司在将外部丰富的学习资源“引进来”的同时,也让学员“走出去”,通过各类标杆工厂的实践考察,探访前沿的技术应用,学习先进的创新实践经验。


人才培养组织保障培养体系落地

为了使四级培训体系能够顺利落地,A公司建立了由HR部门和企业内部专家共同推进的协作组织,来主导与推进各类培训工作。 一方面,由HR部门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法,全面统筹规划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另一方面,由企业内部的数字化委员会整合企业内外部专家及知识资源,从技能与知识的角度,为培训工作提供指导。

数字化委员会是A公司内部的专家组织,随着其数字化转型的过程逐步建立起来。 它并不是一个实体部门,而是一个虚拟的组织,由各个部门的数字化业务骨干组成,负责企业的数字化战略与规划、数据标准制定、端到端流程梳理、各类数字化的前瞻性研究、以及架构与系统相关工作。在组织架构上,数字化委员会由主任委员以及多个分管不同技术领域的副主任委员组成,此外每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数字化委员,负责本部门的数字化相关工作。使得企业在开展培训业务的过程中,数字化委员会既能在专业知识上给予指导,也能与HR部门紧密配合,保障培训工作有组织地层层开展,大幅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


e-works在线学院
助力人才培训闭环管理

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既需要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也需要科学的落地方法,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专业且丰富的知识资源内容的支撑。这也是A公司引入e-works在线学院,作为智能制造知识学习平台的初衷。

1.分析需求,因材施教,建立个性化的学习地图
e-works在线学院围绕着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人才的知识体系(图2),开设了大量的课程,涵盖了前沿技术分析、技术应用之道、项目规划重点、企业实践案例等丰富的内容。

图2 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人才知识体系

然而,在平台应用的初始阶段,对于学员来说,一是对平台课程不熟悉,二是对相关知识了解不够,不知道应该学习哪些课程。此外,对于以人为本的培训工作来说,A公司希望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能与工作需要,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差异化,同时结合员工的成长路径,为其匹配适当的课程资源。

为了满足企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为每位员工匹配合适的课程,A公司HR部门、数字化委员会联合e-works专家,共同梳理了关键岗位的智能制造能力项,并以自评表的形式下发给每位员工。 此外,员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在自评表中标注出需要重点提升的能力,以及目前参与的智能制造项目等信息。

通过自评表,A公司以季度为单位收集学员对智能制造知识的需求,再由数字化委员会专家根据每位员工的自评结果,从e-works在线学院中选择合适的课程,匹配给该学员(表1)。

表1 针对每位学员的个性化课程匹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