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猫哥的视界713
独特的宏观视角,时政、经济、产业、投资等有价值的信息提供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马斯克宣布:免费!直到崩了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见证历史!小米突发:新高、跳水、反弹!万亿美 ... ·  3 天前  
e公司官微  ·  重磅!商务部将推“1+N”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猫哥的视界713

中国如何在未来十年保住自己世界工厂的地位?

猫哥的视界713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09-17 19:57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中文在承载和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通过与字母文字的比较,强调中文在跨领域、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效率。作者通过多个例子,如“表尺”、“诉讼代理律师”等词汇的解析,以及与其他语系的对比,说明了中文的二维文字优势。同时,文章也提到中文可以培养“啥都知道一些”的“通才”,这是其他语言体系所难以做到的。最后,作者通过出题的方式,挑战读者用其他语言来表达相似的中文概念,以进一步证明中文的表达优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文的优势在于其二维文字特性,使得信息承载和传播更为高效。

作者通过对比一维的线性文字和二维的平面文字,强调了中文在维度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使得中文在跨领域、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具效率。

关键观点2: 中文可以培养“通才”,这是其他语言体系所难以做到的。

作者通过多个例子,如“表尺”、“诉讼代理律师”等词汇的解析,说明了中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他认为,只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水平,就可以通过中文培养出专业水平的人才,这是其他语言体系所难以做到的。

关键观点3: 字母文字与中文在构词法上的不同,导致了在表达某些概念上的差异。

作者通过出一些用中文表达的概念,挑战读者用其他语言来表达,以证明中文在表达上的优势。同时,他也指出了字母文字在构词法上与中文的区别,以及这种区别所带来的表达上的困难。


正文

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失联,欢迎大家加我的个人微信好友。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作者:李劼  来源:知乎

中国“世界工厂”的根基在于语言(没错,就是中文)。

你像那什么“发电量”啦,“人口红利”啦……都是表象。

真相就是我说的,语言优势。

甚至于,很大程度上,就连“人口红利”都源自语言优势——

中文有利于将不同领域的词汇传播开,有利于以极高的效率和极低的成本,培养和使用多领域跨专业人才(至少是量产基层从业人员)。

这才是真正的“人口红利”。

首先声明一点,我自己的本专业是法学,职业是律师,接下来,我要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请大家看一个词语:表尺。

不考虑任何专业背景,像什么理科,工科,机械,军事……一概不考虑,就只从语文的角度来分析:

表——表示,表达,表格。

尺——尺子。

这两者结合,就纯靠猜啊。

总之,应该是一个外表长得像尺子,搞不好上面还有像表格一样的东西,起到标识,标示,并且确定某种标准的玩意儿。

答案揭晓:别名“标尺”,用于枪炮等武器,瞄准系统的一部分。

长这样,确实很像一把尺子,一格格的刻度也确实像表格:

你就说猜的准不准吧。

作为对比,我百度了“表尺”的英文单词——rear sight。

你看,跟“表格”(form),“表达”(deliver,express),“尺子”(ruler),风马牛不相及。

再举一个例子,另一个词语,这个是我本专业的了啊——诉讼代理律师。

还是像刚才那样,不考虑专业背景,只考虑语文。

诉讼——诉,告诉。讼,争讼,词讼,讼棍,合起来就是打官司。

代理——代为处理。

律——法律,律令。

师——老师,技师,专业人士。

那么,诉讼代理律师就是“代替别人去处理官司事情的专业人士”。

怎么样?又猜对了吧?

好的,我又百度了一下,诉讼代理律师的英文是“attorney”。

跟“诉讼,官司”(lawsuit或者简称suit),“代理”(agent),“律师”(lawyer )这几个词汇那是长得一点都不像。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了,那不是有lawyer(律师)吗?

我跟你说,“诉讼代理律师”是专业表达,特指出庭参加诉讼的律师,表达的是法庭上的身份和角色。

我们平时说的“律师”是统称,俗称,不是专业表达。

不信的话,你看法律文书,上面都是“代理人”,“委托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这类专业表达,而不是笼统的一律称为“律师”。

而且,还告诉你一点,上面那个单词attorney,它的词源来自拉丁文。

不仅如此,你像什么生物,医学,化学等等领域,大把逼格高一点的,你去找拉丁文——

不信的话,最方便验证的一个地方,医院,你去看各科室的牌子,看英文标牌,你会觉得大学英语四六级白学了。

那么,这跟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有什么关系?

那就是隔行如隔山—— 语言文字意义上的隔行如隔山。

我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人,不论你是文科理科,只要你有高中文化程度,只要你上过语文课,哪怕课上是偷偷看小说,你给我三个月,只要三个月,我保证能把你训练成合格的律师助理——

国家要求的什么法学专业,司法考试,本科学历,那是另一码事。

我这里只说实际应用水平。

只要你有语文水平,自然有办法给你调教出专业水平——

这一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最不起眼的,最习以为常的现象,恰恰是我国最大的优势。

多的不说,只说我自己以及身边的例子:

当我满嘴“利息”,“展期”,“连带保证 ”,“融资”,“放款”,“银行团”的时候,我就是代理“金融借款纠纷”的“金融律师”。

当我满嘴“变压器”,“受电弓 ”,“调谐器”等等乱七八糟玩意儿的时候,我就是为电力集团代理“买卖合同纠纷”的“合同专业律师”。

当我满嘴“手术”,“脊神经 ”,“胫骨骨折”的时候,我就是代理“医疗事故纠纷”的“医疗律师”。

你发现没,从头至尾,我一直在用中文,我不用考虑什么拉丁词源。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我顾问单位的销售员,在经过我们简单的交代之后,能独立代公司处理常规的强制执行事项。

通的,都是通的,至少在大规模海量的基层从业人员方面,通的。

中文在承载和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和效率,使得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成为“啥都知道一些”的“通才”——

这其中的大部分甚至都能达到基层从业人员的水准。

我在还没摸过枪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并理解“表尺”的概念,等到某一天,你塞给我一杆步枪,或者一门迫击炮,是不是自带几点熟练度?

可以这么说,一个中国人,只要高中毕业,不考虑准入门槛,只说实操水平,“文”能去当律师助理,“理”能去当科研民工刷试管,“工”能去厂里打螺丝开机床,“医”能揣一本《赤脚医生手册 》救急,“兵”能去合成旅。

这就是为什么我对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有信心。

你在别的地方找不到这么大规模的“通才”储备库。

你在别的语系,语种,语言环境下,找不到这么高效率的“基层从业人员培养体系”。

中国哪怕就是落后了,曲折了,坎坷了,最终也必定能够东山再起,迎头赶上,靠的就是这种刻在语言文字里的效率优势。

把一个个字母从左到右线性排列是一维文字。

中文是把笔画在一个方框内平面排列的二维文字。

二维对一维,这是维度的优势。

高维度也有“走弯路,睡大觉”从而被低维度“打闷棍”的时候,但维度本身的差异是客观的,是不得不承认的。

龟兔赛跑,你可以指望兔子睡觉而赢一时,但是,从科学的层面,从物种优势,你不可能跑赢兔子一世。

我的女儿才读二年级,她跟我讨论合成旅,洲际弹道导弹,多功能步兵战车,恶性肿瘤,胃肠镜,医保,有期徒刑,死刑,一级建造师,自行式房车,拖挂房车……你敢信?

你数数这都跨多少个领域了?什么叫“语言文字无障碍”啊(战术后仰)?

我可以说,没人意识到这一点。

在以前,在西方世界主导前几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这个问题还不明显。

而到了现在,这一点是越来越明显。

这就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随着专业科技,专业词汇,专业表达,专业壁垒的日益增长,语言文字在消弭这些区分,沟通这些领域方面的差距就越来越明显。

一维的线性文字会因为“优化”不好而越来越卡,二维的平面文字则还有大量的“储备内存”。

唉,每次这种问题,总有低估中文维度的。 没办法,我只能请大家再玩一次我设计的这个游戏。

就是把下列中文表达翻译成任何一种用字母表达的语言(文字),又或者,你拿任何一种用字母表达的语言(文字)编一个跟我说的中文表达相似的:

1.箭。

2.火箭。

3.冰火双箭。

4.金木水火土五行箭。

5.金木水火土风光暗全能元素箭。

6.天道共鸣全能元素裂天蹈海惩恶扬善大至大势所向披靡灭魔箭。

7.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箭。

8.坏疽隐痛咳痰便血发热血栓梗阻套叠积液脱皮横纹肌溶解医学箭。

9.淬火锻造冷轧电镀浇铸熔喷自紧一体成型工程箭。

10.雷锋班邱少云排杨根思连腊子口英雄营叶挺独立团满广志 蓝军旅军魂箭。

像上面这些中文表达,但凡学过语文的中学生,中二少年们,再加上别的领域别的学科一些词汇(其实还是中文),编起来一套一套的。

你要是不服,可以拿到那些用字母表达的语言的国家,也找中学生,甚至于可以找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比如法律,医学,西点军校,麻省理工)。

你叫他们也试着编,把自己本专业的词汇编进去。

你只管说你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俄文,行行行,都OK ,我都认。

请看图:

你出的题,我已经尝试了,我出的题,你也试一下?

你出题,我敢陪你玩,因为我有一个底气,就是,哪怕我错了,错的再离谱再搞笑,也是错在专业领域内。

你可以说我猜的不对,但你不能说我猜的跟数学和化学无关。

只要还在领域内,哪怕是错的,哪怕只有10%甚至1%沾边,也好过0。

我从来没否认过其他专业的重要性,也从来不认为只靠一门中文就能替代一切学科。

我的观点打一开始就明确了,是“承载和传播信息更有效率”,而不是替代。

就算你出的题我猜错了,那也是错在领域内,比那些连猜都没得猜的更接近知识,更接近科学。

这恰好证明了我说的,起步就自带几点熟练度。

但是,我出的题,你玩玩试试?

别说涉及到的专业词汇,搞不好仅仅只是语言层面上,你都不敢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你哪怕编一个“ice and fire double arrow”(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该不该用复数形式),我都算你有勇气有热情。

可你不接,而是出题反呛我。

你对语言文字的胆量和热情连我二年级的女儿都不如,她都敢猜。

大家看,这就是以中华文明为荣的人(比如我)跟不服中华文明的人(比如他),在境界,胆魄,以及语言文字水平上的差距。

评论区好玩的很,一堆拿汉语考我的。

我懂,你们无非就是穷举法 ,一定要找到那些光看文字猜都猜不准甚至猜不出意思的中文。

你们能找到吗?那当然能找到啊。

但是,回到开头,仔细想一想,我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我要表达的是“只需要学一门汉语就相当于学会了一切知识,汉语可以取代一切知识”吗?

显然不是啊,我的观点是 “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更容易承载和传播信息,更容易打破专业壁垒”。

那么,如果有人不服,想反驳我,需要做的不是找到那些猜都猜不了的字和词(不用找,我承认肯定有)。

你需要做的是反过来,从字母语言里面找出大量的例子,像我这样演示给大家看:

你看啊,首先,这几个字母,通常代表什么意思,容易让大家联想起什么什么。

那几个字母,通常代表什么意思,然后,把这些合起来,可以猜测大概是什么意思。

你做得到吗?能找到这些海量的词汇和概念吗?你找不到或者找到的不够多不够广不够专业,有什么用呢?

我从来不否认汉语里面也有猜不透的东西。

但我依然认为,即便有猜不透的,也比字母语言里面的少,程度更轻,壁垒障碍更容易打破,更有效率,更轻松。

比如:

1.函数,代数,几何,公约数,对数——就算我猜不准又怎样呢?

就凭里面的“数”和“几何”,我起码知道这是有关数学和计算的概念。

起手就排除了历史,地理,生物,农林养殖,食品,医疗等等领域,是不是一下子就缩小了范围?

2.套接字——就算我再不专业,只知道“字”,我也联想得到跟“符号,表达”有关。

那么,跟符号和表达有关的领域有哪些?计算机?信息工程?传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