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是运营最闲散、最安逸的阶段。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个切身的例子,在我经手的几个项目中,但凡在产品初期,也就是项目研发期间,运营每天的工作只有一件:竞品分析。这个阶段,运营根本就无法介入进去,比如数据分析,产品还没上线,哪来的数据分析。活动运营和用户运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连用户的影子都看不到,谈何运营呢?不过还是有几个用户的,测试同学。
而且这个阶段,还是没有KPI的,KPI无非就是收益、用户量考核,这都是中期后期的目标了,所以一般项目前期都不会招运营,对的,你没有看错,项目初期很多都是技术、设计和老板组成的。运营和商务都是在项目雏形差不多完成时候招进去的,为什么呢?为了省钱。就像刚刚说的,在产品初期,运营没事可做,老板还给你开工资,除非有裙带关系,比如老板粑粑,老板干爹(咳咳,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除非你是女儿)。
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项目:手游,就是在产品内测期间介入的。我进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就主管一个人,后来又陆陆续续的招进来了7~8个运营,有的做版本分析,有的做软性推广,有的做活动那块。产品内测和大推这阶段,我也定义为初期。因为这个阶段还没有完完全全的见到用户,内测都是倒小批量用户来测试的。而倒用户的工作,也属于运营的范畴。
这个阶段,作用最大的是数据运营和内容运营。
数据运营是决定这个产品生死存亡的一个关键。我见过很多产品,连上线都没有上就直接胎死腹中了,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当下最火的王者农药了,在内测期间因为数据表现不好,差点over了。我们当时有个浏览器的APP上线,数据运营的工作就是通过数据来分析出来这个产品是否被用户认可,是否有继续运营下去的必要。
比如留存,如果内测期间发现留存只有不到10%,那么问题就大了。普通的应用留存在30%以上,这个时候运营要做的就是分析为什么留存这么低,是适配问题还是体验的问题。内容运营在这个阶段就是和数据运营相辅相成的。
内测期间用户体验的好与差,除了性能,比如流畅度、闪退、登录、菜单切换外,影响最大的就是内容了。一个浏览器,用户打开后,一定是访问网站的,如果里面没有一些知名网站的快捷入口、或者搜索入口,用户很容易就流失了。而怎么搭配这些入口,就是内容运营要考虑的事情了。
为了使用户体验更好,我们也学习了其他浏览器的做法,在底部加入了信息流(新闻),目的其实是为了变现,我会告诉你?当时分析的结果是,我们底部用户浏览新闻的停留时长和PV和一线的浏览器数据接近,这真的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几个月的开发总算没有白白的付出。虽然最后这个项目倒闭了,但是,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成功是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