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刘润 主笔 / 景九 责编 / 黄静
今天,我们重发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哎,你真的太累了》,希望你有所启发。
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正文。
老王又失眠了。
他盯着天花板,吊顶缝里有一只飞蛾飞来飞去,时不时就撞一下。
估计是想飞出去,但找错了方向。
嗐,窗户在那边。老王心里想,你搞不懂往哪飞,我也搞不懂自己一天天忙啥。
睡吧,睡吧。算算时间,只能睡不到6个小时了。明早开会又要打瞌睡了。
打瞌睡?哼。估计对着那帮人,瞌睡也很难打起来。一天天就知道甩锅,没人关心项目怎么样。
得了,现在我也懒得管了,反正也没人关心我的想法。
分内的事办完,剩下的别烦我,我也管不着。
唉。老王叹口气。
老公,又睡不着啊?老婆迷迷糊糊睁开眼。
没事,老王回答。你睡你的,先别管我。是不是我老翻身,吵到你了?那我先去客厅坐会吧。
不用。老公,要我说啊,你就是心思太重了。自从你调岗,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还老忘事。
上周咱妈过生日,你都忘了,亏得我提前帮你准备了。
本来你还挺喜欢跑步的,这都俩月没跑了吧?昨天收拾鞋柜,跑鞋都落灰了。
再这么下去,你不光看同事不顺眼,你都快看自己不顺眼了。
要不,咱先请假,干脆休息一段时间算了。存款也够。
老王一听,特别感动。
老婆能体谅自己,太好了。要不,我真休息休息吧?
但是转念一想,啧,还真不行。
家里有老人,小孩还没上学。现在不多攒点钱,以后要用钱,怎么办,去借吗?
哎…算了算了。先睡吧,不想了!这周末啊,咱全家出去玩。
真的?老婆问。
这回是真的,没骗你。老王嘴上说。
…如果项目上没事的话。老王心里想。
故事讲完了。老王现在,就是心累了,就是倦怠了。
可他为什么会倦怠?
同事甩锅,项目的不顺利,睡不好,没运动,都是原因。
所以,老王的心理能量,耗尽了。
身体的奖励机制,运转不起来了。
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没有了。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向你索取能量。
可你知道,自己已经很累了。耗尽了。给不出去了。
你感觉自己就像一支几乎要燃尽的火把,干巴巴,黑乎乎。
你想起龟裂的河床。起皮的嘴唇。
你把黏稠的唾沫一口口咽下,但就是没办法滋润咽喉。
所以,一些需要做的决策,你不想做了,一些难办的事情,你不想办了。
你只想逃开,逃。逃。逃。逃得远远的,电话关机。谁也别找我。
可是,你知道吗?
倦怠,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倦怠,其实是你的身体在保护你倦怠不是病,它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你现在没有心理能量了,赶快休息吧。
休息一下,能量会自己缓慢恢复的。
所以,当你消耗过度的时候,身体就会利用“倦怠”这种保护机制,阻止你继续干活,为你争取恢复的时间。
如果把人比作一辆大跑车,那么心理能量,就像一块大电池。
只消耗不充电,怎么能跑得起来呢?
可如果跑的太厉害,车就只好消极怠工,等待电池一点点地恢复电量。
那为什么之前不会感到倦怠呢?
仔细回想一下。
当你开始创业的时候,当你刚刚入职工作的时候。
你什么也不会,但什么都愿意学。
你看什么都新鲜,做什么都有进步。
成就感,满足感,一波一波,一次一次,频繁地光顾你的大脑。
所以,哪怕是干到深夜,你也会神采奕奕,做什么都有力气。
早上闹钟还没响,你想到自己还有什么事没做,就恨不得马上从床上弹起来。
所以,为什么之前你没有感到倦怠?
那大概是因为,心理能量这个大电池,会被成就感和满足感,一次次地充满电量。
而现在呢?成就感没了,满足感淡了,电量一次次被消耗,却始终没有回升。
所以,你倦怠了。
必须重新给自己的大电池充满电量,你这辆跑车,才能重新跑起来。
因为你已经枯竭了,大电池没电了,先不要让它继续消耗了。或许,你可以花上整个周末,或者请个假,好好睡一觉。如果你在内陆,可以去海边走走。如果你在沿海,可以去高原看看。离开你熟悉的一切,忘掉你的压力来源,静止。静下来。让你的电量暂时停止消耗。搞突击,就是快速找到一个新的能量来源,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突击恢复电量。为什么人到中年,很多人喜欢跑步?还有人退休之后,又喜欢上了健身?就是因为他们发现,常规的生活,已经没办法让自己产生刺激了。但是运动可以。罗振宇老师在年度演讲的时候,弹了一首钢琴曲,天空之城。因为弹琴会有挑战,不光是左右手,脚也得配合。对于初学者很难。弹了100遍之后,自己就能听得出来,真的好听了。弹得好了,就又有了成就感。长期来看,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旧课题,实现自己本来的目标。赚1块钱的目标完成后,阿里又报出了每天营业额100万元,每天利润100万元,每天纳税100万元的可观战绩。马云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拆解成为能看到的小目标。
要求高,目标难,期望落空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越容易心累。可是,心累了,被困住了,再美好的生活也索然无味了。当生活没有乐趣,完成再高的要求,达到再大的目标,又有什么用呢?先休息休息,也可以去运动,去学习,最后把目标拆开,一点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