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拾史事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览扶桑  ·  太宰治:“我可不是富士山的对手呀。” ·  15 小时前  
史事挖掘机  ·  “韩国的耻辱”,女子双腿叉开,坐在2个美国大 ... ·  15 小时前  
国家人文历史  ·  晚清的“费洋古”们,在海外经历了什么?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时拾史事

大宋朋友圈 | 吕蒙正的清贫与坚守

时拾史事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8-13 11:36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大宋朋友圈/每周二更新/宋慧敏(撰文)|



三五一


算卦这件事都是因为没有底气,缺乏自信,一旦有了结果,特别是好果子,不但信其有,还会一心一意等着命运的安排,眼前立即马上金光灿烂,梦寐以求的繁华和富贵仿佛近在眼前唾手可得。

寒门学子吕蒙正揣着王大师珍贵无比的预言和一肚子的八股文章诗词歌赋,背负着贫穷寒冷白眼屈辱不名一文,意气风发高歌猛进走在通往大国宰相的路上。 老师们说了,不能死读书,更不能读死书,读万卷书需经过行万里路来检验,只有这样,知识才能转化为能量,经验才能变现成经历。 吕蒙正是个听话的好学生,一路走一路学,和所到之地的老师同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生活清贫但精神富有,学霸 连同青年诗人的名气不胫而走。


吕蒙正来到山东一个县城,照例和那里的老师同学见面,交流学习心得。

有朋自远方来,学子们按照程序开展吹捧和自我吹捧,称赞学霸吕蒙正天生就是为学习而生,功课一流诗写得也是杠杠滴。 吹次见面,请多关照。

小吕同学起身给大家行礼,温和的目光迎着同学们的注目,并与之一一对接。 忽然发现有一位同学的眼睛像两束强光聚焦在自己脸上。 台词是: 就凭你? 我不服气。

他叫胡旦,不但是学霸,他爹还是李刚的上级胡县长。


吕蒙正有点尴尬,刚要说说嘛,胡旦斜着眼睛面相全体同学开口说: 你们说这位吕同学的诗写得好,怎么个好法? 好在哪里? 有没有万世流芳脱口出的金句? 请举例说明。

一个学子信手掂来: 挑尽寒灯梦不成。 外加解释和评论: 你看人家这意境,看人家着精神。

胡旦轻蔑地一笑: 什么意境什么精神? 你也太没有格局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怎么跑。 不过是又冷又饿饥寒交迫翻来覆去睡不觉的瞌睡虫罢了。


同学们一看是胡大公子发起挑衅,个个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立正稍息,安静地像空气。

小吕叹了一口,把进门时准备好的答谢词生生咽回饥肠辘辘的肚子里,上场就能把天聊死也是一种本事,胡旦后来还真的成了有本事的人。

吕蒙正起身一言不发离席而去,无知是无知的通行证,浅薄是浅薄的座右铭,外加狗眼看人低,直到二十一世纪人类才揭开狗眼看人低的秘密,和屈光透视有关。

第二年,吕蒙正步履铿锵朝着天子明堂,朝着黄金屋、颜如玉、吃不完的肉喝不完的酒的未来自带伴奏走去: 小吕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头,通天的大道九千九百九十九。 吕蒙正踏着节奏走到天子脚下,幸运的大门朝着他敞开,高考第一名的光环让小吕走到哪里自带流量。 他给胡旦写信: 天灵灵地灵灵,不好意思,瞌睡虫考了第一名。


胡旦也不含糊,马上回信: 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并且早就看好了你。 我谁都不服,就服你。 包括那天你走后我喝大,墙都不带扶。 就等着服你。 你等着,明年我考个第二名,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第二年,胡旦果然不含糊,一不小心,考了个第一名。

胡旦没有给吕大人写信,而是发了一个朋友圈: 牛车不是推的,牛皮是吹的。 你是马我也不是骡子,你是棒槌我也没有细成锥。 没有两把刷子,也敢说自己会写梅花篆字?

胡旦只是晒个心情,不敢映射谁,人家现在是大领导。

三五二


吕蒙正身为大国宰相,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宰相的范。

合格的宰相眼睛里应该只有一个人——皇帝,其他的人都在滤镜后边。 优秀的宰相如吕蒙正,眼睛紧紧盯着皇帝,心里时刻装着天朝人民。就连每天上下班出入大门都会刻意把公文包换到另一只手上( 其实那时的公文包就是一块细长的木板 ),为的是方便和同事们也就是下级握手。就连单位的保安每次经过他们身边,吕蒙正也会一丝不苟满脸笑容和他们一一招呼致意。


宋太宗对这样一位居安思危收放自如又亲民又自信的下属很满意,多次在各种会议上表演吕蒙正态度端正。 每次年终考评,吕蒙正的优秀等级也都是全票。但吕蒙正总是坚辞,把机会让给那些真正需要尤其是表现出色的年轻人,帝国的未来全靠他们,应该多给他们脱颖而出的机会。

万物向阳,人心向善。 有位同事家里收藏了一面古镜,他很钦佩吕蒙正的为人,在这位同事额心目中,吕蒙正就是一面镜子,如果能把把这面古镜送给吕蒙正,那才是相得益彰殊途同归。


但是有了这个心愿的同事有点为难,因为历朝历代对于送礼这件事都十分敏感,甚而反感。 作为吕蒙正的下级,这个同事害怕人家说他无事献殷勤,一定是别有用心图谋升迁。

后来,这位同事终于想起一个曲线送礼的办法,他辗转和吕蒙正的弟弟拉上关系,让弟弟把古镜务必转送给吕蒙正。 因为他们已经是朋友了,对于朋友拜托的事情,吕蒙正的弟弟表示会竭尽全力达到朋友的满意。 更何况他的这个哥哥待他们不是一般的亲,当朋友说请他多费心,千万不要让吕蒙正拒绝时,弟弟拍着胸口保证没问题。 临别还安慰这个新朋友: 天上飘下六个字,这真不是个事。


在一个亲情满溢其乐融融的日子,弟弟把同事送古镜的事说给大哥,并且把古镜的使用说明书背了一遍。

大哥捋了捋胡子亲切地说: 弟弟你看哥哥这张老脸大不过九寸的盘子,和大郎烧饼的尺寸差不离。 要那个能照二百里的古镜做什么? 给人家说好好收藏珍惜他们的传家宝吧,我不能要,以后都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弟弟有些蒙圈,但深知哥哥的脾气说一是一,不打折扣。 弟弟找个机会给哥哥那位同事转达哥哥的拒绝。 同事表示失望的同时,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一次喝过酒他把这件事说给参加饭局的人,参加饭局的人又把这件事带到下一个饭局。 窗外春风十里,饭局 这件事又传了十里。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各级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会都把古镜的故事作为高级领导从身边人做起,以身边事为戒,防微杜渐反腐倡廉的经典范例深入人心。吕蒙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大形象呼之欲出。

然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 何况是超脱不了七情六欲的人,吕蒙正也概莫能外。

参考资料:《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 中华书局
上一期: 大宋朋友圈 | 未卜先知的王大师

END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