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70年代初PCI便已应用于降低SCLC患者脑转移的治疗中,1999年Auperin A[1]的Meta分析和2000年Meert AP[2]的meta分析均表明,脑预防照射(PCI)不仅能降低脑转移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提高经放化疗后达CR的局限期SCLC患者的生存期,由此奠定了PCI在SCLC脑转移治疗中的地位。2007年欧洲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入组了286名对放化疗有效的广泛期SCLC患者,结果显示PCI降低了脑转移的发生率(16.8% vs. 41.3%,P<0.01),且延长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PFS: 14.7月 vs. 12月,P=0.02)及总生存期(OS)(中位OS: 6.7月vs. 5.4月,P=0.003)[3]。但此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入组患者照射剂量及分割方式并未统一(20Gy/5f~30Gy/10f),全身化疗方案未严格界定,最大争议点是实施PCI前没有行MRI排除脑转移的存在。
MRI的出现使SCLC脑转移检出率从CT时期的10%提高到了24%[4],在行PCI前对达到CR的局限期SCLC行MRI检查,32.5%的患者已存在脑转移灶[5]。考虑到MRI能分辨出部分CT无法辨别的亚临床病灶,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在现代影像学检查条件下,既往关于PCI的临床价值的研究可能错误地高估了PCI的价值?日本的一项临床研究再次将此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该研究随机分组前所有患者皆行头部MRI除外脑转移。结果显示,在化疗有效的广泛期SCLC,PCI组和未行PCI组相比,虽然脑转移发生率降低(48% vs. 69%,P<0.001),但似乎对患者的总生存有不利影响(1年OS:48% vs. 54%,P=0.094)[6]。虽然有学者提出,该研究由于提前终止入组病例数偏少难以与前期meta分析的效力相比,且163例患者分散来自40个中心,可能存在较大的信息偏倚。但不可否认,颅脑MRI的广泛应用的确提高了脑转移灶的检出率,在现代诊疗条件下接受PCI的患者人群较既往已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去评价PCI对于SCLC的临床价值。NCCN指南现已降低了广泛期SCLC行PCI的推荐等级,并且建议未行PCI的患者要定期进行颅脑MRI随访。
PCI在广泛期SCLC中的争议促使我们思考其在局限期SCLC中的应用价值。2015年有学者对124名局限期SCL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29及95名患者分别纳入PCI组及观察组,全组患者都接受了头颅MRI检查除外脑转移,为去除患者不同分期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该研究亦对各组III期患者的生存及脑转移情况也进行了单独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脑转移发生率(45.5% vs. 30.8%,P=0.313;III期患者42.3% vs. 52.3%,P=0.458)及中位OS(25月vs. 34月,P=0.256;III期患者25月vs. 26月,P=0.6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本研究中未接受PCI的患者脑转移发生率为30.8%,低于之前研究所报道的50%~60%,考虑与头颅MRI排除了部分无症状脑转移的患者有关。2017年ASCO会议上,一项纳入79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亦对此进行了探讨,该研究将所有病人分为3组,初始治疗后达CR且行PCI的患者为“C“组,达PR且行PCI的患者为“P”组,达CR+PR但未行PCI的患者为“N”组,各组例数分别为21,37,21例。结果显示:P组、N组间OS,PFS,3年脑转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C组3年脑转移发生率显著低于N组(P=0.03),PFS和OS虽然没有达到统计学差异,但是C、N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7.8年和1.7年,3年OS分别为70.8%和50.2%,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的原因有可能是病例数过少引起;该研究认为对于初始治疗未达CR且经MRI证实无脑转移的患者,PCI可能不会带来临床收益[8]。虽然以上两个研究都为小样本回顾性分析,不会改变现阶段局限期SCLC的临床决策,但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PCI在局限期SCLC中的价值也会受到了一定挑战,还需新的大型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现代影像学检查条件下的PCI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