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史主任司马迁
有逻辑,有功课,有段子,高强无码,1024!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中国红”入场!转起!为中国队加油! ·  20 小时前  
哈尔滨日报  ·  日均寄存物品500件|城市侧志愿者为观赛观众 ... ·  23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晚开幕万众期待! ·  昨天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晚开幕万众期待!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哈尔滨上榜“异地用户玩乐消费TOP10城市” ... ·  2 天前  
哈尔滨日报  ·  哈尔滨人注意!你的工资或将多一笔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史主任司马迁

北京的土

唐史主任司马迁  · 公众号  ·  · 2019-12-14 22:28

正文

应大家的要求,发到公众号,方便转发给特定的人。


北京不是光怪陆离的城市,街上总有扫不完的土,甚至右转弯的车辆抢行起来,会让人觉得这是八线城市。

刚来北京的姑娘们,最喜欢三里屯。她们不怕堵车,因为地铁会把她们送到附近。当她们从地铁走向三里屯的时候,几家烤肉店的气味和外交公寓招牌就已经让她们觉得着迷。甚至从SOHO里出来准备挤地铁回通尼福尼亚的夹心层也能让她们觉得洋气。
要是偶有几个从盈科中心散步过来的真白骨精,声线恰好控制在闹市里,同伴能听见,旁人却听不清地聊天。小姑娘们便会发怯,因为,她们除了YES之外,别的都听不清,不是英语。只知道这些白骨精,能切换好几种语言,同时和三四个人交流着不掉线。当然,她们更加不知道,这种让她发怯的女人,为了上班方便,就住在盈科后面,房子的物业费一年要五六万块钱,基本是小姑娘一年薪水的钱。
所以,和这样的女人比较,她们会有压力,倒是和高鼻梁的小哥哥对眼,来得放松。

这些C女都算不上的三里屯新人,大多数坐着公交地铁来的。在这个城市里从事不超过5000块一个月的工作。吃饭交房租后所剩无几。所以,来这里之前,她们要打扮一个小时以上。夏天来这里的策略是尽量穿的少,冬天来这里的策略依旧是尽量穿的少。她们会在膝盖贴暖宝宝,当看到其他大长直,身高超过175的女生时,顿时痛恨自己贴了暖宝宝显腿粗。

可以大长直走在这条街上的姑娘,大多已经在北京混了几年。至少有几双万把块的靴子可以御寒。也知道什么样的丝袜不会跳丝不会勒出印。更重要的是,她们大多时候,是自己开京牌车来,或者有人接送。
她们也羡艳过其他人,也在对面的酒吧里物色和被物色。然后她们发现大多数有钱人更常出现在国贸后,她们便去了国贸。偶尔和姐们扎堆,便还在三里屯。在三里屯让街拍尾随几百米,便能找到一点衣锦还乡的感觉,不愧对自己露怯的当年。

国贸圈的姑娘,第一样本事是会吃饭。
吃饭是嘴上功夫,哪家店的什么好吃,哪家店什么时候人多,哪家店适合谁去吃,要门清。甚至哪一张台子最合适和谁坐那,打电话预约时都要能说得清清楚楚。
食物是一方面,环境是一方面。当然,国贸圈的姑娘,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秀色可餐是门槛标准。
嘴上还有一样功夫,便是说话。在对的时间和对的人说对的话,或者在不需要她说话时,坚决不说话。譬如当对方开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时,国贸姑娘会瞪大眼睛看对方的眉心,越是听不懂的地方,她愈发集中注意力听。因为她们知道,这些坐在对面的男人,都是因为在某个方面有过人之处,才能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她今天从这个油腻男身上学到的东西,明天稍微在另一个大叔身上施展,便会获得超高溢价,这一点,她从金庸的小说里,已经参悟到了,郭靖那么笨的人都会用,她们自然也会。

在三里屯学会入门的打扮,在国贸圈继续修炼。在国贸圈学会的说话,却要在金融街彻底重修。因为在金融街,说话不再是一对一,不再有太多坐下来甚至是躺下来谈的机会。
再精致的打扮遇到真常春藤的时候,依旧会像在三里屯遇到白骨精那样怯。有一些30出头就已经爬到水线上的金童,可能是麻省毕业,进过NASA,被挖到大厂,然后出来创业已经到了C轮,大厂领投。关键是,他唱歌打篮球时,感觉比加拿大吴还好。所以再努力的C女,遇到这种金童时,也会怯到夜里痛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