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谈明明 编辑 | 小料
“湖南卫视终于不再播还珠格格了”“今年看不到白娘子被关雷峰塔了”……2017年暑假就这样在网友们的感叹中过去了。
与累计票房达160亿的电影市场相比,今年暑期档电视剧反而略显冷清,五大卫视主打的暑假档频频扑街,
最火的《楚乔传》和《我的前半生》平均收视率也没有突破2%,受到献礼建党90周年的影响,8月份电视剧市场更是收视惨淡。
反观网剧市场形势却是一片大好,腾讯推出的《双世宠妃》、爱奇艺自制剧《河神》等都成为了暑期档的“流量担当”,今年暑期档的网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网剧正在朝着精品化、电视剧化方向发展。
暑期
卫视剧
收视率
难破
2
,都市
、古装、青春
题材
三足鼎立
与往年类似,今年五大卫视暑期档依旧是古装、都市和春春剧的天下,但是从数量上来看,
古装剧和都市剧占比较大,青春剧仅有三部。
从三大题材收视率第一的《楚乔传》《我的前半生》和《我的少年时代》的收视及口碑来看,也是古装和都市实力碾压青春题材,青春剧在今年暑假似乎走得并不顺利。与《楚乔传》和《我的前半生》不同,《我们的少年时代》更像是一部为粉丝打造的电视剧。
《首席娱乐官》(ID:yuleguan001)统计了暑期档三大题材的电视剧,19部电视剧中,有10部是改编自IP的,
从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出,今年暑期档仍旧是IP当道,但是《军师联盟》的爆红和《上古情歌》、《复合大师》的扑街也反映出了IP改编存在的问题:IP是把“双刃剑”。就像很多业内人士说的那样,
相较于IP,内容才是王道。
大女主扎堆
、
青春剧
扑街、军旅题材收视惨淡,暑期档竟无一部双收剧
从15年《花千骨》收视口碑双丰收之后,大女主剧就成为了各个影视公司扎堆争夺的类型。今年暑期档七部古装剧中就有三部是大女主剧,虽然《楚乔传》收视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从口碑和激起的反响来看,都与《花千骨》有所差距。
面对口味多变的观众,电视剧仍旧坚持走大女主剧的一贯套路显然已经行不通了。这一点从《秦时丽人明月心》和《醉玲珑》的收视扑街上不难看出。而昨日开播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和腾讯独播的《大王不容易》也同样是大女主模式,CSM52城收视数据显示,
《那年花开月正圆》东方卫视首播收视率达到1.512%,能否保持或破2%还有待观察。
今年暑假档暴露出来的另一个问题是
单纯请“流量小鲜肉”的模式开始失灵,
内容不好仍旧难逃被吐槽的命运。这个现象在《夏至未至》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即使有郑爽、陈学冬和白敬亭这些近几年大火的鲜肉,但还是因为剧情狗血和内容拖沓而被网友诟病,收视率也高开低走,几度跌破1个百分点。
《我的前半生》意外走红,这是许多业内人士都没有想到的。虽然收视和热度都在,但是这部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仍旧
被批三观不正,口碑跌入谷底。
除此之外,
今年八月的黄金档电视剧市场没有出现一部收视率破1的作品,
这与今年广电的政策有密切的联系。“禁止各大卫视黄金档在重大宣传期播放娱乐性较强的电视剧”,这一政策一经发布打乱了电视台的阵脚,
八月的黄金档被军旅题材强势霸屏。
虽然今年的军旅题材开始改变以往手撕鬼子、空讲历史的套路,走起了青春路线,但是相比前两年的《伪装者》、《麻雀》和《解密》仍有较大的差距,小官认为这其中有三点原因。
其一,
清一色的新人面孔。
《伪装者》有胡歌这个老戏骨挑大梁,还有王凯、靳东这样的实力派;《麻雀》、《解密》有李易峰、陈学冬这样的流量担当。相比之下,今年主打青春军旅的《深海利剑》显得有些稚嫩,主演全部都是启用新人,赵宝刚导演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出了他的无奈:现在明星确实不好用。
其二,
过严管控致许多观众产生抵抗情绪。
今年频繁出台的广电政策已经使得许多观众产生了抵抗情绪,不少人在“重大宣传期黄金档不得播娱乐性较强剧集”颁布时,就明确表示:八月可以不看电视了。
其三,
谍战比单纯革命剧更吸引人
。分析《伪装者》、《麻雀》和《解密》之后,小官发现他们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主打谍战,虽然都有革命抗战的情节在,但是比起《秋收起义》这样单纯的抗战剧,加入谍战元素之后惊险刺激的剧情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暑期档
网剧逆袭,
悬疑
题材成新宠
与往年相比,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网剧市场的扩大与成熟。相比电视剧市场收视率持续低迷,网剧市场显得活跃许多。网剧已经逐渐的摆脱粗制滥造的标签,开始精品化和电视剧化。
仅为部分暑期档网剧,
总播放量
截止至8月31号
虽然在前段时间有人对《河神》口碑高于《鬼吹灯》但播放量不及《鬼吹灯》提出了质疑,但是这部制作精良的小成本网剧在后期实现了华丽的逆袭,
总播放量已经突破15亿,
虽还没有破《鬼吹灯之牧野诡事》的16亿,但是《牧野诡事》比《河神》上线时间要早得多,所以《河神》实现逆袭不是问题。
今年暑期档网剧中悬疑剧占了半壁江山,《鬼吹灯》系列、《河神》、《无心法师2》这几部播放量靠前的网剧都
主打悬疑路线
。纵观这几年的网剧市场,悬疑题材一直十分吃香,几乎到了每一部悬疑题材都能火的地步。
《余罪》、《法医秦明》、《心理罪》和《盗墓笔记》这些近两年热播的网剧无一例外均是悬疑题材。其实从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到曾经TVB的警匪片,都是存在悬疑元素的,悬疑剧符合观众的口味,受众范围也很广,不仅面向女性观众,小孩、男性也爱看,悬疑剧的市场前景仍十分广阔。
另外,
低成本的网剧却有着很高的播放量,
例如《双世宠妃》,虽然在剧情上有模仿《太子妃升职记》之嫌,但是仍旧没能阻挡这部剧大火的脚步。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转投网剧市场,越来越多的名导开始触电网剧,越来越注重付费观看的视频平台,
这些都使得网剧在质量上飞速提升。
放眼2017暑期档,在经历了盲目IP热之后内容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凸显,无论在播放量还是在口碑上,好的内容才是王道。小官也期待在今年下半年能有更多精品内容的影视作品出现。
>> 热文 <<
2016电影
|
2016电视
|
2016VR
|
2016直播
|
2016电竞
|
2016泛娱乐
阿里影业
|
腾讯
|
万达院线
华谊兄弟
|
华策影视
|
光线传媒
|
博纳影业
北京文化
|
欢瑞世纪
|
新丽影视
|
耀客传媒
完美世界
|
正午阳光
|
阅文集团
|
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