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总裁任正非在2009年全球市场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有关“灰度管理”的概念。
他提出,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而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仅仅20余年,从一家小微企业成长为世界500强,华为之路极具借鉴意义。任正非说:是什么使华为快速发展呢?是一种哲学思维,它根植于广大骨干的心中。……并不是什么背景,更不是什么上帝,而是灰度哲学。
从字面意义上,灰度既不是黑,也不是白;既不是对,也不是错;既不是好,也不是坏,是一种融合体,不走极端。
从本质上讲,灰度哲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情况的思维模式。
灰度思维既不是“非白即黑”的反向思维,也不是“白加黑”的并存思维,而是“白黑融合”的和合思维。
任正非曾经说过:“在变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观点都是容易鼓动人心的,而我们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们需要的是灰色的观点,在黑白之间寻求平衡。”
这就有点神似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推崇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也是儒家文化的精华。其精髓是不偏不倚,它的主张是“取中贵和”。
这与任正非提出的“‘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历史上,有许多类似的记载来说明妥协与宽容的重要性,在古代叫做是“中庸之道”,现在按任正非的说法就是“灰度管理”。
一方面,灰度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结果。
任正非说:“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因素,在一段时间内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另一方面,灰度是事物未来的预期目标和执行过程。
就目标而言,“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就过程而言,“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并不是一条直线,也许是不断左右摇摆的曲线,在某些时段中来说,还会画一个圈,但是我们离得远一些,或粗一些看,它的方向仍是紧紧地指着前方。”
进一步讲,均衡是灰度哲学的最高表现形态。“均衡——失衡——再均衡……”是企业发展的循环往复过程和趋势。均衡是为了避免组织体系的崩溃;打破均衡,又是为了防止组织“静悄悄地死去”。有时表现得激进,目的在于打破均衡;有时表现得稳健,目的在于推进均衡。
在现代企业管理的中,有许多的案例来佐证“中庸之道”与“灰度管理”是企业成功的最重要的法宝之一。华为20多年的实践证明,灰度哲学要对症下药,“黑白分明”也能够对号入座。
其一,战略、战术可 以讲“灰度”,多些辩证分析和随机调整;核心价值观却是华为15万人最高的“形而上学”,不能有丝毫的扭曲和变通。
其二,对人讲“灰度”,用“两分法”, 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去看,以激发信任、释放潜能;对事和运营流程讲“黑白分明”,要坚持“形而上学”,容不得一点“灰度”和弄虚作假,以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任正非的灰度管理,本质是遵循规律,把握分寸,而绝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和稀泥。不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可以从灰度哲学中得到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