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豆瓣读书  ·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  昨天  
十点读书  ·  和妈妈的关系,决定孩子将来会和谁结婚 ·  昨天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9 日,宜违背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交往见人品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23 08:19

正文

作者:周国平

朗诵:雅心

配图: 插画师 Kürti Andrea 作品

来源:周国平(ID:zhouguoping6666)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做人诚实无欺,做事光明磊落,尊重他人,亲疏随缘。希望我们都能如此。

——兹心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雅心的朗诵


交往的质量


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那么,挥霍与慷慨的区别在哪里呢?


我想是这样的:挥霍是把自己不珍惜的东西拿出来,慷慨是把自己珍惜的东西拿出来。社交场上的热心人正是这样,他们不觉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心情有什么价值,所以毫不在乎地把它们挥霍掉。相反,一个珍惜生命的人必定宁愿在孤独中从事创造,然后把最好的果实奉献给世界。



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


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


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的性情的原则,就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


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人缘好可能是因为性格随和,也可能是因为做人圆滑,本身不能说明问题。


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 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最好是有一位称心的旅伴,其次好是没有旅伴,最坏是有一个不称心的旅伴。


推荐:周国平老师的微信公众号

周国平(zhouguoping6666)

每天读到更多哲理美文


*朗诵:雅心,慈怀读书会、日行一善共修平台嘉宾主播。相信因果,相信缘分,相信心性是万事万物的根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喜欢阅读、音乐、插花、冥想、旅行以及等一切美好养心的事物。

回复“ 置顶 ”,小慈告诉你如何一键找到“ 慈怀读书会 ”。

回复“ 微课 ”,收听慈怀课堂的 线上微课

回复“ 线下 ”,了解慈怀读书会 线下活动最新通知



特别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