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
上方
蓝字
关注,
自动为你
推荐一部
热
门
好片
文章转自十点电影(
sdimov)
很多人一听到“
纪录片
”就想逃走。
因为觉得没有起伏的剧情,或炫丽的电影观感。
但相比起很多电影的奇幻想象,或用力对现实生活的刻画还原。
十点君对相对
直接、真实、客观
的纪录片一直偏好。
今天,介绍的这一部,
也是想给,和十点君同样对我们普通生活之外
世界另一面
感兴趣的人看。
或许离我们柴米油盐、喜怒哀乐的平常生活有点远。
但用心看完的人,心里可能会有一点点不一样。
《珠峰清道夫》
Death Zone
很多人对
珠穆朗玛峰
应该不陌生。
它是出现在我们地理课本上的世界最高峰。
也是电影《2012》里世界末日来临时的最后一块
希望之地
。
据说当全球气候暖化,南北极冰川消融,全球海平面上升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将成为地球一片汪洋中的唯一一座孤岛。
不危言耸听,但光是想象,都能想到世界最高峰变成海中孤屿的寂寥感。
总之,珠峰似乎一直代表着大自然不可逾越的
最高尊严
,还有人类对神秘圣洁之境的向往和希望。
直到这部《珠峰清道夫》告诉我们——
这种至高无上的尊严,早已被污染。
1953年,新西兰人
埃蒙德·希拉里
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首次登上珠峰之顶,拉开了从此以后,人类对这座世界高峰无止尽探索的序幕。
后来的几十年,想要挑战珠峰的人越来越多,登顶的人也越来越多。
最终爬上去的人来自全球各地,不同年龄,
性别,国籍。
或许从第一个到后来者,名字我们一个也记不得。
但无法忽视的是,有固定的一群人,在这些一趟又一趟的征程中占有不变的重要位置。
那就是尼泊尔的
夏尔巴人
。
夏尔巴人是一群散居在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民族。
可以说,他们是
离珠峰最近的人
。
凭借着高原生长的特殊身体条件,夏尔巴人的血液浓度比低海拔地区的人稀薄。
他们能在珠峰缺氧的环境下,背负起重于自己身体许多的重物。
也因此,
几乎每个挑战珠峰的登山队,都会有夏尔巴人的参与。
他们成了那些络绎不绝的登山者的
向导和挑夫
。
或者说,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才能有那么多的登山者登上珠峰之顶。
可能也因此,夏尔巴人自觉对守护珠峰有种使命感。
在很多人的眼里,或很多登山者的照片里,珠峰是座圣洁、干净的雪山。
但其实,
人类的发现便是打扰的开始
。
随着登山的人越来越多,那些登山者在山上留下的
垃圾
也与日俱增。
或许是恶劣的高原环境,让他们失去了环保的意识,或许确实是条件艰难,让他们对于随身所带的垃圾无所适从。
于是那些废弃的氧气瓶、帐篷、食物罐头、酒瓶,甚至人类排泄物……我们日常的生活垃圾,竟然也成了
八千米高山上的污染
。
夏尔巴人
纳姆加尔
和查克拉发起了一场“
清理珠峰
”的行动。
他们召集了二十个人的队伍,登上珠峰。
不仅要清理几十年来珠峰山上累积下来的
十万磅垃圾
(约九万斤)
,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运送回登山者的遗体。
是的,
遗体
。
珠峰8000米海拔到峰顶的区域是传说中的“
死亡地带
”。
到2009年底,有216人在这段死亡地带丧生,在山上留下了超过150具遗体。
因为恶劣的环境,这些生命几乎是悄然地消失,逝去后也无人能够把他们带离开那片寒冰孤寂的冷地。
后来的登山者上山时,在路上能不断地看到那些鲜艳的冲锋衣,和被
日照冰雪侵蚀后的骸骨
。
那些甚至还保留着他们生前遇难时最后的姿态,像一座座记下生命痕迹的石碑。
登山者挑战自然的精神可贵,每一个生命的消逝也让人遗憾。
那些无人善后的遗体,像是生命缺少了一个得体的收场。
而腐烂的尸体和遗迹,对于提供着超过十亿人口水源的珠峰冰雪,也是一种
物理上的污染
。
因此,纳格尔这次召集的行动,不仅是要把登山者的遗体运回让他们安息,还要清理珠峰的垃圾,还夏尔巴人心中的神山一个圣洁的环境,也是想要还给祖国尼泊尔
干净的水源
。
在八千米的高山上,无论是清理垃圾或运送遗体,都不是易事。
因此无论这项行动意义有多大,肯定是困难重重。
从最初的组建召集准备,问题就来了。
先是无人愿意
赞助
。
接着说好的
政府支援
,因为加德满都发生地震,又被取消。
还有因为资金和后援条件所限,他们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随队跟拍的摄影师。
夏尔巴人只能不熟练地自己拍摄整个过程。
当然所有物质准备的不足,都比不上变幻莫测的高原环境。
所有加入行动的夏尔巴人都知道,他们是在用生命投入这场行动。
低氧、低温、大风,险要的地理环境。
还有随时可能的体力不支。
都会让他们瞬间停止这场行动,还有自己的
生命
。
但每个人,依然都全情投入。
所有的危险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在从一号营地到二号营地路上,他们就遇到了
雪崩
。
大本营传来消息,三个登山者在这次雪崩中
遇难
。
死亡就像漂浮在白色冰山上没有影子的神。
看不见,但如影随形。
在结冰陡峭的山体上。
即使穿着专业的装备,每一步依然都步履维艰。
难以想象的观众只看到纪录片画面,都会觉得
胆战心惊
。
更别提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清理垃圾。
因为
连垃圾都被冰冻三尺
。
每一步都需要耗费比平原大上百倍的力气。
每一点力气,也都是对自己体力的消耗和挑战。
被冻住的垃圾
那些前几十年以自己登上珠峰为傲的登山者们肯定不会知道——
他们当时的骄傲,另一面是“
罪恶
”。
他们留下的垃圾,在经过了几十年之后,依然没有被环境消化,依然还留在原地。
甚至有可能,还会这样几十年,几百年。
或许,珠峰从来就不接受他们。
更糟糕的是,那些垃圾真的影响了
冰山的水质
。
这次驻扎在二号营地的夏尔巴人们,因为没有干净的水源,开始生病。
因为垃圾导致了生病,这对这群怀着善意到八千米海拔清理垃圾的登山者而言,不知道是尴尬还是讽刺。
所有担心的事情,真的正在发生。
这座神山脚下滋养的数亿子民,是不是也有可能面临着这样的遭遇。
至少这次证明了,雪山并不因为它是白的,就真的能永葆圣洁干净。
人类,难道真的以为神山有神
,能收拾所有人类留下的烂摊子?
最难的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