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它意味着四时的终结,也预兆着新春的开始。大寒之后,便是立春了。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
“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鸡始乳:大寒节气鸡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阳气,开始孵小鸡。
征鸟厉疾:征鸟指鹰隼之类的飞鸟,厉疾是厉猛、捷速之意。征鸟盘旋于空中猎食,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
水泽腹坚: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中央,厚而实。而寒至极处,物极必反,坚冰深处春水生。
大寒时节的饮食讲究
滋阴潜阳
,不但要常吃
羊肉、鸡肉等补肾壮阳
的食物,也要适当
补充些补阴的食物
,如木耳、芝麻、鸭肉等。今天哈妹给你推荐几款适合大寒的养生食疗。
到了寒冬季节,日常饮食应多炖汤和羹。选一只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配料:
老母鸡一只、山药500克、木耳20克、枸杞10克、生姜片少许、盐少许、料酒少许
烹饪步骤:
1.把老母鸡清洗干净,锅里加入适量的水,放入切好的鸡块,加少许料酒,生姜片。大火煮开。
2.用勺子撇清漂浮在上面的沫子。
3.大火煮十分钟后转小火炖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具体炖的时间根据鸡的大小来确定)。转小火炖的时间自己掌握,可以用筷子试着戳一下,能戳的动,就是差不多烂了。这次我炖鸡汤的时间比较长,大概花了三四个小时,真的是老母鸡,不容易炖烂。(一般炖鸡汤不需要这么长时间)
4.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备用!
5.木耳提前泡发,去蒂,洗净,备用!
6.鸡块炖的差不多烂了的时候就可以把山药和木耳放下去一起煮了。加入山药后大火煮开5分钟。(这个时候大火煮也可以让鸡汤变的更浓),转小火炖20-30分钟。
7.最后加入洗干净的枸杞子一起大火煮开,炖好的山药枸杞鸡汤,吃的时候加入少许盐调味,一锅香气扑鼻的老母鸡汤成功了!
菜谱小贴士:
1.家里人少可以一次炖半只老母鸡。其他食材也可以酌情减少。
2.炖鸡汤的时候要一次性加够水,不要后续添加,这样炖出来的鸡汤香浓够味儿!
3.鸡汤里只加少许食用盐调味,这样原汁原味特别有营养!
4.枸杞子也可以提前放进去一起炖,不过加入枸杞子煮的时间长了鸡汤的颜色会变的,我比较喜欢后加枸杞子!这样看起来鸡汤的色泽诱人!
冬季寒冷,少不了温阳散寒。姜枣茶具有温中焦,散胃寒的功效,可以回阳通脉,补血补气。饮用后能促使血管扩张,全身有温热感,具有强心作用。促进消化,增加肠蠕动,保护胃粘膜,对胃溃疡有明显抑制作用。
配料:
姜1块、红枣10个、枸杞15粒
烹饪步骤:
1.材料姜、红枣、枸杞,红枣去核、清洗干净
2.清洗干净枸杞、姜去皮切片
3.把姜、红枣、放入锅内、煮15分钟,关火、放枸杞焖3分钟、即可饮用
4 快喝吧
菜谱小贴士: 姜要多放、微微辣才好、可加入红糖。
民间素有“小寒大寒无风自寒”的说法,在这个一年最冷的时期,我国有吃糯米驱寒的传统习俗。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配料:
猪肋骨一斤多、切片年糕200克、生抽适量、老抽少许、料酒适量、老黄冰糖适量、姜片3片、大葱一段、干辣椒3个
烹饪步骤:
1.排骨焯水,捞出沥干
2.锅中放适量油,然后小火放入冰糖,炒个糖色。等到冰糖融化成褐色时,放入沥干水分的排骨,让每块排骨都裹上糖色
3.然后倒入生抽,老抽翻炒两下,再放入姜片和大葱和大量清水和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炖45分钟
4.在旁边另起一个油锅,把年糕煎至两面起酥,然后盛出备用
5.排骨烧至可以用筷子插入时,把姜片和大葱挑出来,放入干辣椒和年糕,再烧10到15分钟就可以收汁了,这样整道菜不会太辣。途中如果汤汁过少可以加适量清水,因为放入年糕后,汤汁会变浓稠
6.最后撒上葱花
菜谱小贴士: 年糕最好选用有嚼劲,耐煮的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