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当代
我知道,打开一本书很难,但你需要了解“当代”。《当代》关注现实,尊重读者,支持原创。每日发布文坛最新消息、连载原创文学、与读者真诚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油工程建设  ·  远方 | 二十四节气的散文诗 ·  3 天前  
中油工程建设  ·  远方 | 二十四节气的散文诗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若想人生快乐多,愿君多读梁实秋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当代

董立勃:尚青 | 新刊预览

当代  · 公众号  · 文学  · 2024-10-08 18:08

正文

导读

自2003年《当代》刊发的《白豆》起,董立勃一次次献给读者独具风情又荡气回肠的新疆故事。长篇新作《尚青》将目光投向二十世纪上半叶这块土地上的爱恨情仇,女主人尚青携带时代激荡带来的血泪与风尘,向我们走来,从省城迪化的校园到监狱对面的山村,毅然决然地,重新书写着自己的命运。
尚青(节选)

文|董立勃

第一章 祸起 


新疆古称“西域”。清乾隆皇帝历时多年,才于一七五九年平定准噶尔贵族和喀什噶尔大小和卓的叛乱,并从此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改称为“新疆”。

一八八四年,新疆正式设省。湘军名将刘锦棠为首任新疆巡抚。

辛亥革命后的一九一二年三月,新疆巡抚袁大化遵旨承认共和,从此新疆进入民国时期。

新疆都督杨增新在执政十五年后,被军务厅厅长兼外交署厅长樊耀南于一九二八年七月七日枪杀于宴会上,终年六十四岁。

时年四十九岁的政务厅厅长金树仁果断处决刺杀者及策划者,被南京政府任命为省主席兼总司令。因急需人才,他派秘书长鲁效祖赴南京纳贤。



鲁效祖遇到不得志的三十五岁军官盛世才,劝其到新疆发展。

一九三〇年,盛世才携妻女先回东北,与家人道别,再从西伯利亚绕道进入新疆。

一九三三年,政变者逼金树仁下台离开新疆,推举盛世才任新疆边防督办。

新疆从此进入盛世才统治的时代。


尚青的故事开始于她二十岁那一年。

那是九月的一天,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在遥远的大西北新疆迪化市(新疆首府,“迪化”一名是一七六三年乌鲁木齐建新城时乾隆所起),尚青的恋人杜涛突然被警察抓走。


这一年,中国的大部分河山,仍然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当然,这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和杜涛被抓,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因远离内地,战火还未烧到新疆。至少目前这段日子,塞外大部分百姓过得还算安稳。

但如果非要扯上一点关系,那就是在杜涛被抓的三个小时前,他和尚青参加了一场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示威游行,并且在支援抗战的募捐箱里投进一块儿银圆。他们本想多捐一点,可穷学生实在没有多少钱。捐钱的人很多,要站在那里排一会儿队,才能捐得上。



两个人参加过示威游行后,找了个小饭馆,一人吃了一碗清汤牛肉面,又去电影院看了一部苏联电影。在这之前,他们已经看过好几部苏联电影。盛世才实行新政策后,书店里苏联作家的书、电影院里的苏联电影明显多起来。

看电影时,两个人的手一直抓在一起。有一阵子,尚青还把头靠在了杜涛的肩膀上。

看完电影走出来,天还大亮着。新疆的太阳,比内地要晚落两个多小时。他们不急于回学校。已经拿到毕业证,他们并没有什么太着急的事要办。

他们顺着大街往省政府方向走。那里有一个大广场,四周全是商行店铺,不管啥时候都热闹得不行。他们想去那个地方转一转,寻找一些新的乐趣。

不断有人从他们对面走过来,只是不管走过来的是什么人,他们都不会在意。同样,走过来的人,也不会在意他们。城市里人很多,认识的没有几个。不管是谁走在街上,都很少会遇到熟人。

这时有三个男人从对面走过来,走到他们面前,却站了下来。三个男人看上去和别的行人没有两样,应该没有理由站到他们面前,挡住他们的去路。

尚青以为遇到了无事生非的街头无赖,拉着杜涛的手往旁边走。拉了几下拉不动,再一看,不是杜涛不想跟她走,是杜涛的胳膊被两个男人抓住了。

其中一个年纪大一点的男人问,是不是叫杜涛?

杜涛说,是的。

能够叫出杜涛名字的人,应该是尚青和杜涛都认识的人,可这三个男人没有一个看着脸熟。

他们说他们是便衣警察,还掏出了警官证。说有事找杜涛,让杜涛跟着他们去局子一趟。

问警察找杜涛什么事,他们说,到了警察局就知道了。

杜涛让尚青先回学校去。尚青不回,要跟着一块儿去。警察不让她跟着,说他们是在执行公务,让她不要妨碍。杜涛也让尚青不要跟着,说不会有什么事,一定是有了什么误会,只要他说清楚就可以了。


毕业前一年,尚青和杜涛确定了恋爱关系。杜涛这些日子干过什么事,她比谁都清楚。要说他有什么过分的事,也就是看到她受欺负,动手把人打出了鼻血。除此之外,杜涛没有再干过什么和警察可以扯到一起的事。

尚青想到假警察,想到绑架,想到报复,越想越不安,就担心起来,生怕有什么无端的灾祸落到杜涛身上。

警察不让她跟着,尚青只得站下来。等他们走出一段,她就悄悄地跟着。街上人来人往,混在人群里,只要别跟得太近,就不会被发现。

跟过了几条街,走到一座建筑前。看到这座建筑,尚青停下了脚步,不再那么担心。

建筑边上是一个广场。经常会有社团在这里搞集会、举行活动,尚青也参加过,知道这个建筑是省督办公署的办公场所。

看到把杜涛带进这座建筑,可以确定他们真是警察。真警察办事,会以法律为依据,不会乱来。只要把事情问明白,肯定就会把他放出来。


尚青回到学堂。

拿到毕业证,一些同学就离开了。宿舍里还有几个同学,在收拾东西,准备离校。看到尚青回来,问她干什么去了。尚青说和杜涛在街上转了转。尚青没有说警察把他抓走的事。

尚青读书的学堂,是省立师范。整个新疆,专门培养老师的学堂,就这一个,不愁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尚青和杜涛已经与迪化女子中学谈好,毕业后去那里任教。两个人打算好了,当上老师后,拿到薪水,就举行婚礼。

一夜过去,尚青一直想着杜涛,几乎没有怎么睡。

天亮后,还不见杜涛回来。她等不及了,走出了校门,走向广场对面的那座建筑。

尚青直接走进了挂着警察局牌子的一间大房子。


走进警察局的那间大房子后,才知道杜涛为什么会被抓,才知道这件事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抓杜涛的三个警察中,有一个年纪稍大一点的男人。他看到尚青后,并没有露出凶恶的样子。可能是看到了尚青柔弱清秀,不忍心对她厉害,和她说话时,脸上一直带着笑意,他说他姓鲁,让尚青喊他鲁警官。

他对尚青说,杜涛犯的是危害社会安全罪。

尚青听不明白。心想,莫非杜涛参加了什么反政府组织,自己不知道?但又一想,这不可能呀。杜涛只是个学生,这两年又在和她谈恋爱,除了上课睡觉外,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是两个人在一起,他不可能再干别的什么事。如果他干过别的什么,尚青也不会不知道。

再听下去,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杜涛被抓不是因为干了什么坏事,而是因为他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是在吃饭喝酒时说的。她当时也在场,她认为那几句话只是他的一时气话,说完就说完了,不管是他还是别人,都不会把这当回事。

这几句话说在几天前。大家学业完成,快要毕业,同学一场,马上就要分别,都有些不舍。于是就会经常凑在一起吃饭喝酒,一是庆祝顺利毕业,二是畅叙同窗之情,三是憧憬远大前途。

关系好的同学,轮着做东请客。轮到杜涛和尚青,就选在学堂马路边上的小饭馆里欢聚。

杜涛做东,不但酒要多喝,话也会多说。

这一说,就说出了那几句话。

什么话,这么厉害,可以把自己说进警察局?说到这,不能不说到另一个人。这个人可不是个平常的人。当时新疆有四百多万人,都知道这个人是谁。

这个人就是盛世才。时任新疆督办,手握军政大权。

盛世才来新疆那年,尚青才刚刚十二岁。没有人会知道,包括她自己,她的人生竟会在她二十岁时,和他扯上关系。


那次请客喝酒,说到了盛世才。大家都在说,只是杜涛喝了酒,说的声音更大,说出的话也狠了一些。

他说盛世才是暴君,是独裁者,应该推翻他的统治。

杜涛就是说了这个话,才被抓起来的。鲁警官说,有人检举了杜涛,说杜涛诬蔑谩骂攻击盛督办,煽动暴乱,犯了“危害社会安全罪”。

尚青问鲁警官,是谁检举的?

鲁警官说,谁检举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说了这个话。

尚青说,他喝了酒,是在胡说。

鲁警官说,酒后吐真言。

尚青问,会怎么惩罚他?

鲁警官说,这不太好说,我们这个部门只负责抓人,怎么处理我们说了不算。

尚青说,就是说错了话,能有多大的罪?

鲁警官说,说了这个话,就说明他有想法。有了想法,就可能把想法变成行为。再说了,谁知道他背后是不是还有什么团体组织在策划?

尚青说,这个肯定没有,他就是个学生,我们一个班的,我对他很了解。

鲁警官说,你说了不算,这要看最后审讯的结果。


去省公署的警察局找杜涛,没有找到。但也没有白去,见到鲁警官了解了情况。

看鲁警官这个人,没有那么凶恶。就想再有什么事,还来找他。

第二天尚青又去警察局,没有空手去,在小店里买了两包“大前门”。

见到鲁警官后,把烟塞给了他。

鲁警官的态度果然更好了。他告诉尚青,三天后再来找他,可能那个时候杜涛的事就会有结果。


离开警察局,没有去学堂,顺着大街往家走。

广场旁边,有一片街区,由多条长巷大道交会形成,又称为大小十字街。店铺之集中齐全,规模之大,在整个西北也不多见。

一八七六年,慈禧太后接受“塞防派”建议决定收复西域,遂令左宗棠率湘军主力平定阿古柏匪乱。激战三年终克敌制胜。一批以天津商人为主的平民随军,在战争结束后,便留了下来,使得这片街区很快成为热闹繁华之处。

尚青出生在这条街上,但家里人并不经商。

爷爷也是随大军进疆的,是铁匠。

铁匠富不了,也穷不了,啥时候都会有一口饭吃。

尚青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她是家中最小的。父母不怎么管她,随她自己的性子长。她要上学,就让她上。她要住校,就去住校。她的事,可以自己做主。好处是自由自在。不好的是,有了麻烦,也要自己解决。

走到巷口,听到铁锤敲打声。循着敲打声走过去,不大一会儿,看到一个木棚。

父亲一只手用铁钳子夹着一块儿铁板,放在铁墩上。一只手攥着一头圆一头方的小锤指点着。



哥哥举起大锤,在父亲指挥下,把铁块锻打成想要的器物。

看到尚青走过来,父亲和哥哥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在四处飞溅的火星中,向她打了个招呼。


她没有和父亲、哥哥多说什么,走进紧挨着铁匠铺的一间砖瓦平房。

看到母亲在做晚饭,她上前帮着母亲往炉子里添柴火。


和杜涛的事,还没有跟家里人说过。打算工作安定下来以后,再给家里人说。

父母对她从来没有什么大指望,想着她毕了业,有个工作,能养活自己,再找个不错的人家嫁了就行。

两个姐姐没上什么学,都嫁了开店铺的,吃穿不愁。尚青比姐姐长得好,还上了学,怎么也会比姐姐嫁得好。

有人看到过尚青后,来找她父母说亲。有当官的,有经商的,条件都不错。

父母与尚青商量,想让她定下一门亲。尚青马上告诉父母,我的婚姻,你们不要管,硬让父母全给推掉。

那会儿,尚青还没有和杜涛好。可她已经读过不少书。比如说巴金先生的《家》,就让尚青落下不少泪,暗暗向往要做一个新女性。还读了鲁迅先生的杂文、小说,也让她有了不同于一般姑娘的见识。


吃过晚饭后,母亲问尚青,要不要在家里住。

尚青说,我回学堂住。

尚青家离学堂只隔两条街,走上二十多分钟就到。

原本是可以不住校的。但尚青一考上省立师范学堂,就把铺盖搬到了学生宿舍。

学堂里全是年轻人,大家在一起的快乐,一个铁匠人家怎么能比。每年寒暑假,尚青在家住不上几天,就盼着开学。

母亲看尚青要走,问尚青,你不是说,毕业后会带一个人来让我们看吗?

尚青看了看母亲,想把杜涛的事说出来。可再一想,给她说,不但不能让她开心,还会让她跟着犯愁。家里人,包括亲朋好友,都是平民百姓。别说手握大权了,就连像鲁警官那样的,也找不出一个来。等杜涛放出来后,再给母亲说也不晚。

不想给母亲说实话,就笑着对母亲说,你看你女儿的样子,还愁嫁不出去?

母亲说,别以为多读了几本书,就了不起。女人呀,不管啥时候,嫁人生孩子都是最大的事。

最大的事没有错,尚青说,只是嫁什么人,和谁生孩子很重要,得选一个自己满意的。

别挑花了眼,母亲说,把自己耽误了。

放心吧,尚青说,你女儿可不想过孤寡女人的日子。


从家里吃过饭出来,往学堂走。

看天还亮,就顺着河滩岸堤,走到了西大桥上。

这座桥建于光绪年间。因为是木头的,不够结实,洪水一来,就会被冲掉。到了这会儿,已经重建过四次。因它位于迪化城西,就起名为西大桥。

桥头处,有一个公园,叫西公园。

这里曾是一个沼泽海子,长满古树,一七五五年建成公园。

和杜涛好了以后,两个人经常跑出校园,跑到西大桥上,跑进西公园里,享受初恋之乐。这会儿站在桥面上,旁边没有了杜涛。但看着不远处红山上的那座古塔,还是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手头一次被杜涛抓住时的紧张羞怯,还有兴奋。

站在桥上想了一会儿,尚青离开大桥,走进了西公园。一进公园门,便看到一座湖。

此湖叫鉴湖。湖边有一楼阁,名为“阅微草堂”。

清朝大文人纪晓岚一七六八年因泄密被贬塞外,两年间留下诗文一百六十多篇。杨增新都督为纪念他,于一九二一年建成这座楼阁。

湖边有成排的柳树,其中一棵柳树下有一个木凳。


尚青和杜涛来公园游玩,只要木凳上没坐别人,他们就会去坐。这会儿正好没人。尚青走过去,坐了下来。

就是在这个木凳上,她第一次和杜涛接了吻。如果说,拉个手,让尚青如触了电,那么亲嘴,会让尚青怎么样,就可想而知了。只是嘴唇刚碰到一起,尚青似乎就要晕倒。没有晕过去,却弄得尚青哭起来。

看尚青哭,把杜涛吓得不行,不敢再去亲。尚青说杜涛傻,主动把嘴凑上去,让杜涛亲。

爱这杯酒,是什么滋味,让尚青在吸吮和被吸吮中,完全品尝到了。可以说,这一年里,在接吻这件事上,一开始杜涛主动,后来,尚青比杜涛主动。

沉醉于爱河里,从来没有想过反对政府和领导人。知道内地有许多人在闹革命,但他们没兴趣。骂盛世才,只是对他所做的一些事,难以接受,说了过激的话,没有半点想干什么的想法。实际上,在这以前,杜涛和尚青,都和许多人一样,也把盛世才当作大救星一样敬仰着,尤其是杜涛。

杜涛家不在迪化,是在阜康县。马军攻下县城,对守城百姓进行报复,杜涛一家人被屠杀。杜涛因在学堂读书,幸免于难。打败了马军,等于给杜涛报了仇。那一阵子,杜涛对盛世才崇拜得不行,谁要说盛世才不好,他会不乐意,和别人吵架。也是后来听到的事多了,说盛世才把当初推举他上台的,还有帮他打仗的军官,杀了一大批。杀的原因,没有别的,就是因为这些人功劳大,威信高,怕以后镇不住,给他带来麻烦。过去皇帝爱干这个事,坐上了江山,就会杀掉一块儿打江山的功臣。都已经是民国了,讲自由讲民主,还搞封建社会这一套,确实有些太过分。

杜涛和尚青不一样,他不想搞政治,可对政治关心。不想闹革命,但血是热的。他面对社会各种事物,有自己的见解。看到现实社会的一些阴暗面,难免会激动,大声骂几句。没有想到,骂着骂着,就骂出了祸。

不过,那些话是对着同学说的,当时在那个小饭馆里,除了他们没有别的客人。杜涛的话,怎么会被盛世才的手下知道呢?尚青怎么想,也没有想明白。


天快黑时,尚青离开西公园,往学堂走。学堂在老城城北,要走半个多小时才能走到。这段路新近安了路灯,不太亮,但可以看见路上的坑洼,不用担心会被绊倒。

快到学堂门口时,听到路边树下的暗影里有人喊她的名字。

尚青停下来。暗影里走出一个人。一看是同学程丰。

班里女同学不少,占一大半,可长得出色的不多。男同学在一起排名次,把尚青排进了前五。

说起来,程丰是头一个追尚青的。他家境好,父亲在省政府里任职,有优越感,做事比别人自信,胆子就大,直接拦住了尚青,向尚青表白。却不知尚青对他的骄傲张扬,有点不喜欢,不大想和他交往。可程丰长得帅气,尚青也不是没有一点动心。

正在有些犹豫时,收到了杜涛的情书,尚青马上做出选择,拒绝了程丰,与杜涛好了起来。

男生在球场上打球,女生围着看,不是看球怎么飞进了篮筐,而是看男生的灵活矫健。杜涛是中锋,经常带球三大步跃起上篮。尚青去看打篮球,不是喜欢这项运动,只是因为球场上有杜涛。只要杜涛把球投进篮筐,尚青必会在一旁使劲鼓掌。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尚青已经在暗恋杜涛。所以,看到杜涛的情书,尚青顿时激动起来,马上就告诉程丰,她有喜欢的人了。

程丰问她喜欢的是谁,她也不避讳,大方地告诉他,她喜欢的是杜涛。

程丰追求尚青不成,倒也没有恼羞成怒,见了面还会主动打招呼。对杜涛也一样,还当成好同学来往。

程丰家里经济条件好,经常喊同学吃饭喝酒,次次都会带上尚青和杜涛。

尚青和杜涛请同学吃饭,也会把程丰喊上。

所以,三个人的关系,看起来倒是比班里别的同学关系还要好一些。

这会儿,尚青一脸愁容,让程丰看出她有心事,问她有什么事。

尚青叹了一口气。

路旁边一家小饭馆,有人进进出出。程丰说,咱们进去坐下来说吧。


进到小饭馆后,尚青说她吃过饭了。

程丰就要了两个凉菜和两大杯子格瓦斯——这是一种用大麦和蜂蜜发酵酿成的饮料,是俄罗斯人带到边城来的,说是饮料,也能让人喝得脸有些发红和兴奋,说是酒,却怎么喝都不会昏醉。大家凑到一起,就经常喝它。

喝着格瓦斯,先说到毕业以后要去哪儿工作的事。

程丰早就说过了,他上完学不会去当老师,他要去当官。

读书不当官,书就白读了。他告诉尚青,他已经上班工作,在省政府管教育的部门做事。又问尚青打算去哪儿。

尚青说原想着去女中,现在不知能不能去了。



程丰说学师范的,哪个学堂都会抢着要,怎么去不了?

尚青这才说了杜涛目前的情况。

程丰听过以后,一脸吃惊的样子说,当时杜涛说这个话,我也在场,不过是话赶话,随口说说罢了,哪里会有这么严重。

尚青说,可他现在真的是被抓了,并且还没有放出来。

程丰说,要不就让我爸爸出面,多大的事呀。

听到程丰这么说,尚青不由得有些感动,也一下子宽慰不少。

没有偷,没有抢,也没有杀人放火,就是说了几句气话,错到天上去,能有多大错?关上几天,教训一下,没有理由不会放出来的。实在不行,程丰父亲还能出面帮忙。

这么一想,尚青脸上的愁云消散了。

店主来收钱,尚青不让程丰给,非要自己给。

程丰当然不会让她给,两个人推来推去争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程丰付了钱。

尚青知道程丰被她拒绝后,没有再在学堂找女朋友。他给别人说,除了尚青,没有女生再让他看得上。还听说,家里给他介绍过一个医院的护士,人长得挺俊俏。

走出小饭馆后,想问问是不是有这事儿。可再想想,这个话题还是不说为好,就没有问。

尚青回学堂住,程丰回家住,到了学堂门口,两个人说了再见。

有事来找我,都是同学,程丰说,千万别客气。

他还给了尚青一个电话,说有事可以直接打电话到办公室找他。

那可要麻烦你了,尚青说。

只要是你的事,程丰说,我永远都不会嫌麻烦。


见过程丰后,尚青心情轻松不少。夜里躺在床上,只想着明天杜涛放出来后,得找个地方庆祝一下,一定得把程丰喊上。不管帮上忙没有,人家说了那个话,愿意真心帮忙,就很够义气。幸亏有程丰这么个好同学,不然的话,出了这个事,连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找不到。

……
精彩全文请见《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24年5期

选自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年8月版

董立勃山东荣成人,生长于新疆。已在《当代》《收获》《十月》《人民文学》等刊物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百余部。出版长篇小说单行本二十余部,小说集八部及十四卷文集。曾获过多种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

稿件初审:周倩羽(实习)

稿件复审:徐晨亮

稿件终审:李红强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新刊
《当代》微店


订阅《当代》:
1.《当代》邮发代号/2-161
2.《当代长篇小说选刊》邮发代号/80-194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当代长篇小说选刊》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