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经
"钱经"专注于钱的经营之道。钱生钱、利滚利,时间是您的最佳理财经理。K线语言会说话,它会告诉你资本市场上正在发生的故事,我们要学会使用它与资本市场进行对话。教育启示、人生经验、思想智慧、哲学哲理,健康养生:无价之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诸海滨科新先声  ·  周四-五|北交所上市公司相聚交流上海--开源 ... ·  23 小时前  
交易员策略  ·  2025.2.9(抱团核心,干就完了,明日目标)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89 ... ·  2 天前  
心禅道  ·  投资#789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钱经

一个家有这4种迹象,定能兴旺!

钱经  · 公众号  ·  · 2019-11-19 07:15

正文


做财富的传播者, 路同行,一起成长


1. 把健康看得比钱重要

我家是个很大的家庭,兄弟姐妹众多,身边朋友知道情况后都会大呼“你们小时候一定过得很辛苦吧?

我每次都会回答: “不会,回想起小时候全是开心的事。

被问多了之后,有一次我好奇地问我妈: “养孩子成本那么大,你和我爸是靠什么把我们几个拉扯大的?

我妈当时跟我说: “只要家里每个人身体健健康康的,不管有钱没钱,一个家总能活下去。

是啊,健康就像是一个家的地基,没有它,一切都是空谈。

当医生的哥哥经常带着家人一起养生,我们几个常笑话他,明明才30多岁,却过着60岁的生活。

他跟我们说,保重身体,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整个家。

因为职业的原因,他见多了因为疾病而分崩离析的家庭:

孩子病了,夫妻俩花尽积蓄,每天以泪洗面;

丈夫病了,弱妻幼子束手无策,一个家摇摇欲坠;

妻子病了,一个大男人拉扯着孩子,连热饭都吃不上一口,谁见谁可怜;

老人病了,全家人愁云密布,甚至争闹不休;

平常,家里每个成员都在为更大的房子,更多的积蓄努力,但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 身外之物换不来健康,而没有健康,一个家有再多的身外之物,也不会幸福。


2. 遇事不责备,遇难紧抱团

很多家庭的客厅上都挂有“家和万事兴”的牌匾。

“家和”为何致“万事兴”?

因为一家人不吵闹,团结一致,和和气气,不在家庭矛盾上耗费时间,这样,家庭成员才有幸福感,投入事业就有更多的精力和动力; 多沟通,多交流,避免走上邪门歪道。

而要做到家庭和睦,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一点: 少责备,多团结。

听过一个故事:

有两家比邻而住,一家经常吵架,另一家却总是充满欢声笑语,日子越过越好。

有一天,经常吵架的那一家去邻居家请教保持家庭和谐的秘诀。

邻居告诉他们: “我家不吵架,是因为我家坏人多。

原来在邻居家,不管谁做错了什么事,导致了什么问题,家庭成员都不会互相责备,而是诚恳地检讨自己,说如果自己做得再好一点,就不会出现失误,然后再合力去解决问题。

有一句说: “责备之话一出口,就有了对错之分,将两个人瞬间拉到对立面,爱的感觉便会消失。

很多时候,责备一说出了口,就意味着伤害,只会让犯错者更难受,或者激起对方的攻击欲从而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总之对解决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和睦的家庭在平常可能跟万千家庭一样,一日三餐,鸡毛蒜皮,但一遇上困难,每位家庭成员都知道: 一家人,就该拧成一股绳。

团结就像是一个家的屋顶,有了它,再大的风雨也能挺过去。



3. 家庭成员没有界限感

是一种灾难


有人说: 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界限感。

在前不久热播的《都挺好》就印证了这句话。

苏家的一系列闹剧,其实都是由于苏母的没有界限感造成的:

对丈夫,她毫不尊重,家庭大小事务一个人说了算,导致苏大强一辈子扣扣索索,胆小怕事;

对儿子,明明已经成家立业,仍然处处照顾,明成啃老到30岁依然不自知;

对弟弟,偏袒包庇,处处接济,导致他毫无廉耻之心,一心只想占便宜……

到了明玉他们这一代,一系列问题还是由于没有界限造成的:

苏大强不知满足,要求提了一茬又一茬,三个孩子苦不堪言;

苏明哲一心愚孝,对父亲的诸多无理要求一一应允,导致妻子吴非备受冷落,提出离婚;

……

所谓的界限感,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行的。

该点头的时候点头,该拒绝的时候拒绝。

爱孩子可以,但适当的时候要选择放手,让他学会独立思考,不剥夺他成长的机会;

监督伴侣可以,但不能一味压制,要学会倾听、接纳、尊重对方的意见;

孝敬父母可以,但不能为了成全“孝子“的虚名打脸充胖,让妻小为自己的面子买单;

帮衬亲戚可以,但救急不救穷,他自己不努力把日子过好,谁帮都没用。 帮他是情分,不帮也是本分。

茫茫宇宙,能进一家门成为一家人肯定是有某种特殊的缘分,这种缘分不是过分索取的资本,而应该是互相珍惜的理由。

家庭里的每个个体做好自己的事儿,少干涉别人事儿,帮别人时留点底线,求别人时留点脸面。

界限感就是一个家的墙壁,能让家人在各自不越界的情况下相处,让彼此感受到得体舒适的和美关系。



4. 过好自己的人生

让幼有所长,老有所依


《易经》里写: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意思是: 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干好自己的事,才能家道正,万事和。

曾经在后台看到一位读者说到她家的情况:

丈夫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成天无所事事,只想着吃喝玩乐,她自己身体也不太好,没有正经工作,带着一个上初中的儿子,时常要靠自己父母接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