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由21个国家的57个组织中78名研究人员(其中来自俄国的有28人)发表了一篇关于棕熊袭击人类的报告《全球棕熊袭击人类事件观察》。
报告收集并分析了2000年至2015年15年间664次棕熊袭击人的事件,这些攻击事件致死致伤的概率很高。其中:北美183例,欧洲291例和亚洲190例,其中俄罗斯有111例。
野外与棕熊遭遇的情况极为罕见,死人的比率并不高。但是为了人类和熊的安全,避免出现血案,研究总结棕熊攻击人类的事件非常有必要。虽然棕熊一般尽量避免与人类相遇,但完全避免并不可能。
分析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棕熊袭击人类的事件近些年呈增加趋势。在俄罗斯15 年间有 111 起棕熊袭击人事件,在罗马尼亚则更多达到 131起。欧洲的斯洛伐克54例、瑞典28例和芬兰17例,都是欧洲熊袭事件比较多发的地区。北美的大多数熊袭事件发生在阿拉斯加(51起)、卑诗省(42起)、怀俄明州(29起)、蒙大拿州(25起)和艾伯塔省(18起)。亚洲国家统计袭击事件包括土耳其54起、日本35起、伊朗25起和尼泊尔2起。
大多数熊的攻击(85.7%)会导致人受伤,每七次熊攻击事件(14.3%)中就有一个人死掉。欧洲有19人死亡(占欧洲记录的袭击的6.6%),北美有24人死亡(占北美袭击总数的13.1%),包括俄罗斯远东在内的亚洲死亡率最高为32.0%,有52人死亡。全球每年平均发生40 起熊袭击人事件。
大多数熊袭击事件发生在夏季(48%)和白天(73%)。被袭击的人几乎都是成年人(99%),其中88%是男性。在袭击发生时,63%的被害人是独自一人没有伙伴。被熊袭击时,有一半人(279人)忙于在森林中休闲活动,徒步的88人,采蘑菇或捡鹿角的64人,露营的31人,钓鱼的18人,慢跑的17人。在28%的案例(158起)中,人类在户外工作时在受到棕熊攻击,种地伐木放牧时被熊袭击的事件有104起,从事其他与野生动物有关的考察拍摄等工作时被熊袭击案件12起。123起(22%)事故发生在狩猎季节期间。
在俄罗斯,阿拉斯加,瑞典和芬兰都有猎熊季节期间发生的袭击事件,在合法猎熊的国家和禁止猎熊的国家之间,熊袭击人的频率没有差异。有种假设在合法猎熊的国家,由于消灭暴躁的棕熊个体,可以减少棕熊袭击人类事件,但调查结果显示禁猎和不禁猎棕熊都是一样的伤人比率。
最常见的棕熊攻击人的场景是雌熊带着幼崽的防御性攻击(47%),其次是即熊与人近距离突然遭遇(20%),因为狗的原因(17%),熊在射伤或被陷阱弄伤后报复袭击(10%),纯粹的主动攻击只有5%,其中9起发生在俄罗斯,6起发生在北美。
近几十年全球棕熊袭击事件呈增长趋势,熊的数量的增长还有人类去熊栖息地的频繁活动都导致人熊冲突。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搬到郊外有熊的地方居住,又对熊的习性不太了解,和熊发生危险接触几率变高了。
熊袭击最常见的情况是人类和带幼崽母熊相遇,带崽母熊对人类更危险,需要格外关注。在发现带幼崽母熊的区域设立警告牌,限制人类进入可以有效防止大部分袭击事件发生。其他熊袭击事件常见的原因大多是人类不了解熊的习性,例如,独自静悄悄地在有熊的区域区行走,遛狗不牵绳,在狩猎时追逐受伤的熊等。通过普及熊习性的知识,可以减少袭击事件。在茂密的树林中行走时,一定要发出声音,可以使用熊铃,要预先告诉熊有人类经过,熊就会远远避开人类。
在有熊的区域尽量多人行动,熊更容易发现一群人,它们会早早避开人类。而且即使和一群人遭遇,熊更有可能逃跑而不是攻击。在熊的区域用牵引绳拴住狗有助于控制狗乱跑,避免它们去找熊。同时,熊一般不攻击牵狗的人。防熊喷雾剂在北美是主要驱赶熊的方式,有多次成功案例证明防熊喷雾效果明显,在斯洛伐克也有用喷雾成功驱赶熊的案例。
PS被熊攻击后的图片由于过于血腥,我就不发了。
东北虎杀棕熊
俄式猎熊法
现代食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