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 胡懿新)
酷派集团(02369.HK)1月1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罢免CEO蒋超在集团内的所有职务。但公告未透露更多相关细节。
酷派成立至今已逾25年,在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时代交替之际,依靠独特的运营策略异军突起,成为国产手机四大知名品牌“中华酷联”之一。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手法在近十年里快速变化,酷派却未能抓住转型机会,逐渐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几乎丧失存在感,再叠加2017年开始智能手机市场萎缩等因素,酷派连年巨亏。近一年来,其不断通过裁员、卖地等方式自救,但前景依然堪忧。
财联社记者1月14日致电酷派集团投资人专线。接线人员表示,不清楚蒋超被罢免的原因。
该人员并称,蒋超的职位在其卸任后暂无接任者,待有新人选后会另行公告。这意味着酷派高层目前处于“权力真空”状态。
一位二级市场资深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上市公司高层人士变动并不少见,但为了维护公司形象,即便是内部纷争,通常在公告内也会以“辞职”的形式体现。“通过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罢免的,通常是矛盾已经到了比较尖锐的程度。”
公开资料显示,蒋超于2002年加入酷派,历任酷派集团财务总监、副总裁、副董事长等。2017年8月31日,蒋超从刘江峰手中接任首席执行官职务至今。
蒋超掌权酷派后,开始着手进行改革。2018年年初,蒋超提出要将重心转往美国,中国市场变为制造和供应链基地,以及AI和运营的辅助基地。
在这一年内,酷派逐步关闭在中国的业务,只保留核心的研发团队,并加速布局以美国为主的海外市场。就在被罢免的前两天,蒋超还在美国CES(国际消费电子展)接受媒体专访,表示酷派对美国市场很有信心,将坚持扎根美国,并计划引入美国基金,成为一家真正的美国化公司。
“(酷派)国内基本都活不下去了,几年内我们是都不会考虑了。”蒋超对媒体表示。
蒋超被罢免的真正原因尚不得而知,但酷派在国内手机市场日益缺乏存在感却是事实,这与酷派多年前如日中天的声势形成鲜明对比。
酷派创立于1993年,至今已有逾25年历史,从做寻呼机起家,2000年后开始进军手机领域。
因创新性地推出双卡双模手机,酷派在手机业声名鹊起。在运营策略上,酷派也选择了与电信运营商进行渠道合作的方式,俘获了大量用户,成为国产手机四大知名品牌“中华酷联”之一(中兴、华为、酷派、联想)。
2009年,酷派曾面临过一次危机。彼时智能手机时代开启,传统功能手机的没落初现颓势。酷派选择放弃自有操作系统,全面转型做安卓系统智能手机,并主攻“百元机”等中低端市场,成功躲过了智能手机的第一次大浪淘沙。
但第二次酷派便不再那么“幸运”。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电商模式一路攻城略地,传统经销渠道优势不再,随之而来的是营销策略的根本转变。然而,高度依赖运营商销售渠道的酷派,却遭遇了运营商补贴减少的政策,最终被后起之秀如小米、OPPO、vivo等甩在身后,现在手机市场上已难觅酷派踪迹。
2016年开始,酷派在财务数据上颓势尽显。财报显示,酷派2016年净亏损43.8亿港元,2017年净亏损26.8亿港元,2018年财报尚未出炉,但业绩快报显示前三季度智能手机销售收入大幅下降。
与巨额亏损相对应的是酷派股价的长期低迷。2016年年底,酷派股价跌破1港元/股,沦为“仙股”,随后于2017年3月31日起开始停牌,停牌前收盘价为0.72港元/股。2017年7月,易方达基金将酷派每股估值下调至0.11港元,折价幅度高达近85%。
在移动互联网冲击到来之时,酷派并非毫无作为,而是试图与他人合作抱团突围。
2015年,酷派曾先后与360、乐视展开合作,此次被罢免的蒋超也正是彼时的主角,但这场合作最终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