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肿瘤时间
肿瘤时间是丁香园旗下的专业平台,这里有医生同仁分享经验、解读指南、追踪前沿,是肿瘤医生的充电时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顶级罕见!一辈子都可能难遇的病例! ·  9 小时前  
放射学实践  ·  RSNA2024心脏CT及MRI ·  11 小时前  
丁香园  ·  DeepSeek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肿瘤时间

肝脏富血供病变一例,这个诊断很重要!

丁香园肿瘤时间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1-17 20:20

正文


病例 展示


女性,57 岁,一周前体检发现肝占位,无明显不适。既往体健,否认重大手术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等,常规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异常。患者行 CT 及 MRI 增强检查。


CT 增强: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图像如下:

CT 表现: 肝左叶低密度灶,密度均匀,边界尚清晰,增强后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造影剂退出,平扫、动脉期、门脉期 CT 值分别为 36 HU、166 HU、122 HU。病灶强化较均匀。

MRI 图像如下:


MRI 表现: 肝左叶病灶,呈 T1WI 低信号、T2WI-FS 高信号,信号均匀,反相位上病灶无明显信号减低。DWI 呈高信号,ADC 值约 1.58×10-3 mm2/s。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动脉晚期病灶周围小斑片状异常灌注,门脉期及延迟期仍呈高信号(延迟期图像未展示)。

病理 肝脏副神经节瘤


肝脏副神经节瘤


副神经节瘤,是起源于副神经节细胞的肿瘤,一般把起源于肾上腺的副神经节瘤称为嗜铬细胞瘤,而位于肾上腺外的统称为副神经节瘤,并以解剖部分命名。肾上腺外的副神经节瘤中,约 55.2% 发生于腹膜后,25.6% 发生于头颈部,5.6% 位于膀胱,3.2% 位于纵隔。而发生于肝脏副神经节瘤罕见,文献一般为个例报道。本文从临床、影像等方面简述肝脏副神经节瘤相关表现。


0 1
一般概述





副神经节瘤起源于胚胎期的神经嵴组织,由成巢或器官样排列的小圆形上皮样主细胞组成。周围围绕少量的支持细胞,瘤巢之间为丰富的血窦样血管网。发病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平均年龄为 41 岁,男女发病数相近。副神经节瘤多沿颅底至盆腔人体中轴线分布,偶尔也出现在副神经节以外区域。发生于肝脏的副神经节瘤可良性或恶性。

0 2
临床





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和是否分泌儿茶酚胺有关,一般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少数功能性肿瘤分泌儿茶酚胺,导致相应的内分泌症状。当血液中儿茶酚胺高于正常值的 4-5 倍时,会出现阵发性高血压、心悸、头晕和多汗等临床症状。肝脏副神经节瘤亦可表现为功能性。当肿瘤受到外界作用如挤压、牵拉时,可能会突然大剂量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引起血管剧烈波动等,引起急性肺水肿、心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损害及心功能衰竭等危象发生。因此术前诊断尤为重要。

0 3
影像表现





副神经节瘤常位于中轴线附近,单发多见,直径常 > 5 cm,边界尚清,可有假包膜,病灶呈实性或囊实性。副神经节瘤血供丰富,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文献报道肝脏副神经节瘤影像表现无特异性,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呈明显强化,术前常被误诊为肝癌。当肿瘤较大时,副神经节瘤可表现为周围结节样强化,类似于血管瘤的强化。MRI 影像特征与 CT 类似,常难以与肝癌鉴别。而放射性碘标记的间碘苄胍 (1I-MIBG) 显像诊断对副神经节瘤的检出率较高,敏感性约 77%-95%,特异性约 95%-100%。

总之,对于肝脏富血供肿瘤,需考虑到副神经节瘤的可能。

01

病例一



49 岁女性,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无明显不适。CT 增强示肝内低密度灶,增强后动脉期呈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边界欠清晰。门脉期造影剂退出,呈稍低密度。MRI 示病灶呈 T1WI 稍低信号、T2WI-FS 高信号,DWI 呈高信号(未展示),信号尚均匀,增强后呈明显强化。术前误诊为肝癌,手术过程中该患者血压急剧升高,术后病理为肝脏副神经节瘤。


02

病例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