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和产品人都渴望对用户有所了解。过去,我们有一个好用的工具,叫做“用户画像”。但今天,这件事可能已经过时了。著名产品人梁宁老师有个洞察,这个供给过剩的时代,“人设”是比“画像”更趁手的工具。人人都有人设,人人都爱自己的人设,搞懂“用户人设”,你才能搞懂他们真正的需求。梁宁老师的新书《真需求》中,对这个问题有系统的讲解。这本书,不管你是创业者、产品人、营销人,还是普通消费者,都值得一读。时代变了,需求也变了。原来是刚需驱动,而现在你会发现,已经供给过剩了,大量曾经很刚的需求已经变成了弹性需求。连结婚组建家庭这样曾经绝对的刚需,都已经事实成为了一些人眼里的弹性需求。时代变了。谁还敢说自己的东西是今天的绝对刚需呢?
我们观察用户和理解用户的工具也必须改变,你不能再用原来的“用户画像”那一套了。用户画像是什么?就是在刚需时代分析和洞察用户需求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你看他没什么,他就应该有什么。你家没有电视,你就应该买一台电视;农业社会的单身汉生活质量很差,所以他需要讨个老婆。刚需时代,分析和洞察用户的需求,用的工具是用户画像。用户画像的特征是,一个人没有什么,就需要什么。比如,农业社会里单身汉生活质量很差,因此需要讨老婆。而在弹性需求时代,勾勒用户可以用一个新工具:用户人设。你会发现一个人如果没有一样东西,也许就是不要了。比如我家没有电视,我就是不打算要电视,我就不爱看电视。你会看到一个人的长项,就是他的需求。也就是一个人越擅长什么,他就越要投资什么。这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工具。02
消费,是在为自己的人设做投资
明星、艺人、网红,都需要对自己的记忆点去进行设计,来打造差异,来制造印象。所以我们对人设这个词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娱乐八卦内容,比如“卖人设”“人设讨喜”“人设崩塌” ……如果我们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不止明星有人设、网红有人设,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设。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你打开看一下,那就是一个人设场。有钱人设:白富美、高富帅,人设内容是晒消费——高端场所、酒、收藏品;有知识人设:文艺青年、业界精英,人设内容是偶尔分享一些与行业相关的前沿分析,附上几句自己的观点或洞察,晒培训课程,晒出差,晒行业会议;有生活人设:猫奴、宝妈、美食达人,人设内容是晒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当然有自己的人设。人为什么会按照自己的人设去发布信息,去购买商品,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呢?你可以认为人设是一种个人的愿景。它是一种自我期许,以及沿着这种自我期许所产生的行为逻辑。那什么是用户人设呢?它是我的朋友曹楠洞察到并与我分享的。曹楠是一位游戏策划人。他的工作需要设计一个个的角色,再为角色设计不同的皮肤和道具,让用户代入自己。然后有一天,他发现,并不是他提供了什么角色,用户来被动选择。而是用户自己有人设,他是在购买符合自己人设的方方面面。所以用户在游戏中的消费,是在建设他自己的人设,是在为自己的人设进行投资——在游戏中如此,在真实的生活其实也是这样。这就是我说的,在弹性需求的时代,你会发现一个人的长项,就是他的需求。这个人越强的点,他就会继续要、继续投入;而一个人没有的东西,也可能就是他不想要的。所以在供给过剩的时代,一个人持续没有什么,可能是这个人持续回避的结果。在刚需时代,我们可以非常简单粗暴地去做一个市场分析,去看这个市场规模有多大,消费者没什么就应该有这么大的市场。没电视吗?那肯定是要买电视的。没洗衣机吗?那肯定是要买洗衣机的。在非刚需的、弹性需求的时代,会产生大量的非本圈中人不能理解的消费与行为,那其实是一个人在为自己的人设投资——他在持续构建自己的人设,他想活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不管他当下的投入,他买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多么不合理。理解用户人设
天猫时尚趋势中心曾经推出过一组时尚用户人设,你一听名字你就会有画面感:
正在逃公主、稍普通青年、起居室艺术家、露营地作精、破次元CLUB、考究派健身、茶水间凡尔赛、宅家三公里……这些不是传统的用户画像,不是用年龄、地域、收入、这人没啥等数据标签来框定的。你看,每一个用户人设的名称,都可以让你产生画面感,你能够感受到一个人的故事性和叙事逻辑,感受到这个人设的行为倾向。你一听是不是故事感就出来了?她是一个公主,而她正在逃,逃到了普通人的世界,所以她日常的生活、衣服都可能是普通人的。但是因为她的本质是公主,所以她身上总会有几样单品,让你感受到她的不一样,她很特别、很精致......这种自我设定和年龄无关,一个45岁的女性,内心也可以是一个正在逃的小公主。她也会买薄荷绿的娃娃领上衣、网纱连衣裙、斜跨马鞍包......而这些,正是大数据下“正在逃公主”这个用户人设会选的单品。露营是这几年的时尚,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的催生下,“露营地作精”这个用户人设就越来越成熟了。对于露营地作精来说,露营不单纯是接触大自然,更是要在自然的环境中,呈现我自身生活的精致和品位。于是就有了很多露营的子品类,比如“搬家式露营”,就是恨不得在营地构建一个完整且精致的家。而露营地作精的很多心头肉,剁手也必须买的包括:蛋卷桌、天幕、卡式炉、手磨咖啡等等,在经济适用人设的眼中,这些都是没必要的东西。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一个商家,你要为你的用户设计产品,你就必须得理解你的用户的人设是什么。比如说利用数据工具,你可以看到最近“斜挎马鞍包”这个关键词它的搜索量和话题量都在提升,而现有供货不多,所以你可以判断,我应该生产一批斜挎马鞍包这样一个单品,就会有一波销量。但是斜挎马鞍包到底是给什么样的用户用的呢?是粗糙一点无所谓,重点是便宜;还是要精致、有高级感、有小装饰还要有文化隐含,但价格小贵呢?这时,如果你知道了斜跨马鞍包的用户人设是“正在逃公主”,就可以立刻判断,如果做得粗糙一点、便宜一点,其实是无效的产品。因为对于这类用户,粗糙的东西价值不成立。同样,虽然露营是新时尚,很多产品都在卖,你也想做。但如果你不懂“露营地作精”的诉求和痛痒,你去做一个东西,同样是似是而非,驴唇对马嘴。所以,在弹性需求的时代,你需要理解一个人的人设,你才能够找准真需求。一个人越擅长什么
总结一下,使用“用户人设”这个工具来观察一个人,会发现:一个人的长项之所以长,长到他可以拿来做自己的人设,被人记住,那一定是他长期投资建设的结果。一个露营地作精,已经有了一个蛋卷桌,他还会再买俩再试试。一个考究派健身,明明已经有了三件运动服够用了,还是要继续入手。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某方面越擅长,他对于某方面投资的获得就越让他有收益,所以会更主动、更舍得去投入。组织同样如此,我们知道华为每年研发费用超过1000亿元,并且每年投入100多亿元用于数字化建设。这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讲是无法想象的。但是研发能力、数字化能力是华为的长项,它因此而受益,所以它也敢进一步投入。这也就是它的需求。反之,一个人的弱项,一个组织的弱项,可能是他长期回避的结果。所以在今天,一个刚需驱动的时代变成了一个供给过剩、大量弹性需求的时代。而刚需购买和弹性需求的购买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刚需产品是因为没有,所以必须有;而弹性需求产品,很多情况是这个东西我有了,我还需要更多。在弹性需求时代,你需要理解用户人设,才能够进入对方。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产品,其实都是如此。
最后,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谈谈自己对“人设”的看法。
11月30日和12月1日
梁宁老师将出席昆明和成都
两场《真需求》线下分享会
与书友们见面和交流
欢迎昆明和成都的朋友们扫码报名
现场还有机会与梁宁老师近距离互动
梁宁老师与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