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安街知事
提供靠谱的政事分析,解读注意不到的新闻细节,脑补有趣有料的政治常识。一群接近核心的小编,给你提供走心的时政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终极较量  ·  加拿大准备报复美国 ·  6 天前  
半月谈  ·  申论全“抄”材料会得多少分? ·  6 天前  
半月谈  ·  当心!这类“取暖神器”很危险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长安街知事

最高检公安部相继进驻 这里动静真不小

长安街知事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1-13 16:37

正文


在2016年的新媒体江湖中,有这样一个平台突出了重围。


每天9点到10点,平均每分钟就有10篇政务类文章发布。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安部”、“司法部”等中央国家机关相继入驻。在过去的一年里:“单位”总量,从4000家增长到超过35000家。


在这个平台上,政务部分发布的阅读量达到10万+的文章,一年产生了超过7000篇,政法大号“长安剑”发布的《十八大后第一个被判处死刑不缓刑的大老虎!这传递出什么信息?》,阅读量甚至达到1060万。


这个平台就是今日头条的政务头条号。

一听说政务这个词,大家就会天然地联想到党政机关发文,认为这是枯燥的,缺乏吸引力的,不论到哪个平台,读者定然甚微。


可是,上面这些数据,又响亮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甚至强化了一个事实,政务信息,是有巨大的传播潜力的。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要来看一个大的背景。


2016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发挥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网络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做好政务公开工作。


这其中,就有两个契机。


一是释放了政务信息的有用性。大家都知道,几乎所有的重要新闻,都是政府部门发布的。媒体作为中间环节,把艰涩的文件语言翻译成公众容易理解的文字。但是,基于其中的沟通成本,第一时间发布是个难题。于是,就有了多方猜测的“预热”过程。新媒体的出现,无疑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海量政务信息涌入传播渠道,成为必然。目前,很多党政机关都在大力扩充自己的新媒体人员,加强内容的创作。

二是提出了“如何精准传播政务信息”的新命题。既然政务信息是有用的,那么党政机关必然希望传递给“需要让他们知道的人”。而从事或关心政务工作的人,也希望能方便、快速地获取政务信息。那么,谁来做投递员呢?


大家最容易想到的两个方案,一是个政府官网,一个是新闻媒体。


可是,现在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的阅读行为完全改变了,绝大多数人都在手机上进行阅读,而基于PC互联网的网站目前均面临着“访问量”危机——也就是说,越来越多人不习惯于登录网站、阅读报纸、收看电视来获取这些信息,而更愿意依赖于随身携带的手机,以及信息聚合能力更强的综合类网络平台。


社交媒体是不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也不是,因为在社交媒体上的帐号是由读者根据自己需求去选择的,有哪些有特点的帐号存在读者不完全知道,而对帐号的运营者来说,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是不了解的,多数时候是靠内容本身在朋友圈里的转发来传播,只能靠一些奖品激励的手段来获取关注,专业术语叫“运营粉丝”,这是一个和创作内容完全不同的工种,需要耗费更大的成本。


基于社交关系的信息传播有点像滚雪球,但没有解决准确找到目标人群的问题。这个问题最终在“机器人”出现后解决了。


“机器人”,行走于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一批“算法”平台之上,“他”的重点工作,只有一个,那就是实时发掘读者的兴趣,然后把信息精准推送到读者的目光所及范围内。

比如说,在区级环保部门工作的公务员,浏览过一次市级环保部门的文件,那么机器人就会记录下他的这一次阅读行为,加入进他的阅读模型中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就是市级环保部门的其他信息也会陆续推荐给他。当然,推荐的算法要比这个描述更复杂。


实际上,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信息,政务信息更为需要借助“算法”功能。因为,它并不求送达所有人,覆盖目标群体即可。比如某位地方发布的小编在今日头条上首发了一条停水消息,借助人工智能的初步筛选,头条的工作人员看到这条信息,就对这个小区的用户进行精准的地理位置弹窗推送,发送人数仅仅是3000人,但足以覆盖目标用户。


也就是说,有了“机器人”的存在,政务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为智能。发布单位几乎不用培训和特别学习,就可以完成发布动作,同时不需要花费精力和成本去拉“粉丝”,内容就可以自动的分发给相关的人群。


而对于城市传播工作来说,利用好“机器人”和“手机终端”帮助城市塑造立体、多维、有内涵的城市品牌形象、实际的提升及打造城市软实力,是当下每个城市都在努力研究的大课题。


今日头条基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和实力,推出“了不起的城市,千城千面中国行”纵贯全年落地全国的大型项目,将用大数据洞察贯穿始终,联手当地政府部门和内容创作团队深挖本地城市特有基因,通过图文、视频、直播、问答等多种形式,在头条上从文化特色、旅游生态、精准扶贫、招商引资、城市设计等方面实现信息与人的精准连接、助推城市发展;并通过大数据发布会等城市活动、立体化解读和传递城市亮点、旨在诠释塑造千城千面的地域风貌。

除了常规的政务信息、城市资讯的发布之外,突发事件应急也是党政机关最为重要的发布诉求。根据国务院的要求,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须第一时间回应。


可是实际情况是,政府部门不是不想第一时间回应,而是第一时间回应了,很多人听不见。为此,开微博、开新闻发布会、电视台滚动播出,各种手段都用了,也不尽然能达到告知效果。


第一时间找到覆盖目标受众,这是今日头条擅长的本领。并且这个本领在“头条寻人”这个公益项目上也得到了验证,“头条寻人”开通近一年来,通过精准的弹窗找人,已经找回了800多人。


这样精准传播的实践案例,政务头条号还有很多。其实这集中说明了一个问题:新技术让传播变得更精准,让传播的效率变得更为高效。得益于同政府部门的紧密合作,今日头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政务新媒体客户端,“端·政”大会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政务新媒体会。

习总在去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说,“要充分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今日头条正是沿着这个思路,在传播政府权威声音,提升政府形象,服务百姓生活,弘扬社会正能量上正在发挥着积极和独特的作用。


最具影响力公检法司头条号运营人访谈视频短片